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C13076)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马葵芬张幸国赵青威饶跃峰汪洋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注射液
  • 2篇家兔
  • 2篇葛根素
  • 2篇葛根素注射液
  • 1篇心病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不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治疗冠心病
  • 1篇细胞
  • 1篇绵羊红细胞
  • 1篇冠心病
  • 1篇META分析
  • 1篇变态反应
  • 1篇不良反应分析
  • 1篇参麦
  • 1篇参麦注射
  • 1篇参麦注射液
  • 1篇超敏反应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城市...

作者

  • 4篇张幸国
  • 4篇马葵芬
  • 3篇饶跃峰
  • 3篇赵青威
  • 1篇娄域峰
  • 1篇申屠建中
  • 1篇柳琳
  • 1篇胡云珍
  • 1篇汪洋
  • 1篇张丽丽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药品评价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Ⅱ型超敏反应家兔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Ⅱ型超敏反应家兔模型,为免疫毒理学或药效学研究提供新方法。方法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绵羊红细胞(SRBC)5×108kg-1,每天1次,每周连续6d,停药1d,连续6周,诱导Ⅱ型超敏反应。每周观察呼吸和喷嚏等症状,并监测体温,检测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和游离胆红素及尿隐血,计数外周血网织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及尿素氮和肌酐浓度,用Coombs实验法检测血清抗SRBC抗体水平。6周后处死家兔,测定肝、肾、脾和胸腺指数,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SRBC后1~6周,家兔呼吸和喷嚏等症状及体温未见明显变化,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目和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未见明显变化。但从第1周开始出现尿隐血,第5周时血清游离血红蛋白显著增加,提示出现血管内溶血。外周血淋巴细胞从第1周开始显著增加,第4周时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血小板数目未见明显变化,提示粒细胞受损伤。第1和第2周时血清GPT活性增加,第6周时GOT活性增加,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第3周时血清中出现抗SRBC抗体,第6周时脾脏和胸腺显著肿大,提示免疫系统参与此过程。第6周时肾脏、脾脏和胸腺组织未见明显变化,肝脏组织出现肝小叶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和大量空泡等现象,提示肝脏有变性性损伤。结论家兔耳缘静脉注射SRBC6周可导致Ⅱ型超敏反应。
张幸国马葵芬娄域峰饶跃峰赵青威
关键词:超敏反应绵羊红细胞
295例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总结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及特点。方法:对2005~2009年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到的295例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药物热、药疹、溶血及休克等症状,在高剂量(≥400mg/d)及连续用药时更易发生。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用时应高度警惕。
柳琳饶跃峰马葵芬赵青威张幸国
关键词:葛根素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79-2010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0年)和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1989-2010年)等文献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随机对照研究。与对照组相比,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提高临床症状疗效[OR=3.43,95%CI(2.734,.30),P<0.01]及心电图疗效[OR=4.03,95%CI(3.09,5.25),P<0.01],对冠心病患者的其他指标如心绞痛总次数、绞痛总时间、硝酸甘油总消耗量、心肌梗死发生率、需加用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的例数、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流变学改变、血压心率、血脂、血浆ADMA也有显著改善。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但由于目前的临床研究质量较低,尚需进行严格的、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汪洋马葵芬张幸国胡云珍申屠建中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冠心病META分析
葛根素注射液对家兔不良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作用机制。方法参考反映Ⅱ型变态反应的免疫毒理学研究模型,以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绵羊红细胞为阳性对照组,连续注射葛根素注射液(28.6 mg.kg-1)6 d,停药1 d,持续6周,停药当天观察家兔免疫系统大体症状如呼吸困难、喷嚏等,并监测体温;检测血液、尿液中溶血相关指标和肝肾功能指标;用Coombs实验法检测家兔血清体外使红细胞溶血情况;给药结束后处死家兔测定脏器指数,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家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3周开始出现尿潜血,第5、6周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显著增加,提示家兔可能出现血管内溶血。中性粒细胞数目从1周开始减少,其中第4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对粒细胞有损伤;淋巴细胞数目在第2周显著增加(P<0.05);血小板数目于第6周显著增加;脏器指数显示胸腺增生,提示免疫系统参与此过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脏病理学结果提示肝脏损伤。而免疫系统大体反应均未见显著变化。Coombs试验结果表明,3周后有67%的家兔血清在体外使与葛根素抗原共孵育的红细胞溶血,提示其含有葛根素抗体。结论静脉注射葛根素注射液会引起家兔溶血、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加及肝损伤等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Ⅱ型变态反应相关。
马葵芬赵青威饶跃峰张丽丽张幸国
关键词:葛根素注射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