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ZH205)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余佶余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中国经济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生态文明视域
  • 1篇世界城市
  • 1篇视域
  • 1篇文明
  • 1篇绿色经济
  • 1篇库兹涅茨
  • 1篇库兹涅茨曲线
  • 1篇环境库兹涅茨
  • 1篇环境库兹涅茨...
  • 1篇基本公共服务
  • 1篇基本公共服务...
  • 1篇公共
  • 1篇公共财政
  • 1篇公共服务
  • 1篇公共服务均等
  • 1篇公共服务均等...
  • 1篇财政

机构

  • 4篇中国浦东干部...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余佶
  • 3篇余佳

传媒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理论学刊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浦东干部...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元主体视角下区镇联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5年
经济园区(开发区)与乡镇协同发展(简称"区镇联动")已成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新常态。尽管区镇联动模式有区镇分立、区镇合一、成立功能区域等不同形式,但核心在于实现经济社会收益的帕累托改进,因此必须处理好多元主体间的行政协调、利益共享、社会共治等关键问题。以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三个领域为突破口探索区镇联动新机制,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改革重中之重予以保障。
余佶余佳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供需视角的分析框架及其路径选择被引量:27
2014年
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已经突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进而转向更为复杂的"城一半城一乡"三元结构。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必须从供需角度出发,关注市民、准市民(农业转移人口)以及农民三种异质性社会群体的"共同和有差别"的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供给主体之间的互动。为此可以考虑以下策略:其一,通过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确保所有群体享受"城乡共需型"基本公共服务;其二,通过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协同供给,提升"城乡差异型"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其三,通过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扫清制度障碍。
余佶余佳
关键词:城镇化公共服务公共财政
巨型城市、“世界城市”与“全球城市”——兼论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层级中的位置被引量:3
2012年
"巨型城市"与"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代表两种不同的观察和描述城市的视角,前者主要从人口数量角度关注城市发展,后者着重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城市的功能及其作用。在比较全球城市的等级位序时,由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宏观界定以及跨国企业的微观选择每次很难保持一致,从而使得不同年份"全球城市"排序的准确性受到削弱。但毋庸置疑,如果根据"全球网络联通度"来衡量,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层级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余佳余佶
关键词:世界城市
生态文明视域下中国经济绿色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浙江安吉案例被引量:16
2015年
经济绿色发展是将环境资源作为经济发展内生要素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溯源经济绿色发展的全球背景,发现一些国家通过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实现环境资源外部效应内部化,有助于走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加快经济绿色化过程;反之,经济、环境与社会政策的非协同困境则延缓经济绿色化进程。以浙江安吉经济绿色发展为代表的中国区域本土实践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绿色转型需要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明确发展内生动力与目标,将价值层面的引导动员与经济运行机制、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创新相结合,以健全生态制度和弘扬生态文化为保障,同步发展城乡绿色经济,从而打通经济与环境间要素阻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绿色化路径。
余佶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经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