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6142)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陈炳德徐建军谢添舟黄彦平肖泽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窄缝通道
  • 5篇矩形窄缝
  • 4篇矩形窄缝通道
  • 3篇摇摆运动
  • 2篇摇摆条件
  • 2篇汽泡
  • 2篇可视化
  • 1篇堆芯
  • 1篇摇摆
  • 1篇受力
  • 1篇受力分析
  • 1篇汽泡生长
  • 1篇两相流
  • 1篇两相流动
  • 1篇模型构建
  • 1篇内高压
  • 1篇可视化研究
  • 1篇冷却速率
  • 1篇滑移

机构

  • 6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6篇陈炳德
  • 5篇谢添舟
  • 5篇黄彦平
  • 5篇徐建军
  • 3篇闫晓
  • 3篇肖泽军
  • 3篇卓文彬
  • 1篇陈德奇
  • 1篇潘良明
  • 1篇秦胜杰
  • 1篇刘斌
  • 1篇张震
  • 1篇王小军

传媒

  • 5篇核动力工程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4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摇摆条件下矩形窄缝通道内汽泡脱离直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可视化研究了矩形窄缝通道内不同质量流速下摇摆运动对汽泡脱离直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摇摆运动引起的局部流场波动,汽泡生长过程变得不稳定,且汽泡脱离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种效应会随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减弱。线性拟合发现,摇摆角位移为0°时,汽泡脱离直径有最小的趋势。
谢添舟陈炳德闫晓徐建军黄彦平肖泽军
关键词:摇摆运动矩形窄缝通道
摇摆条件下矩形窄缝通道内汽泡脱离直径模型构建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在静止条件下汽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摇摆条件引起的瞬变外力场,构建了摇摆条件下汽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符合较好。通过受力分析发现,摇摆运动引起的浮力波动必须予以考虑。模型计算发现:角位移θ=0°时,汽泡脱离直径最小;而质量流速越大,这种趋势越不明显。如果系统存在5%以上的流量波动,则其对汽泡脱离直径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
谢添舟陈炳德闫晓徐建军黄彦平肖泽军
关键词:摇摆运动受力分析矩形窄缝通道
摇摆对窄缝通道内高压两相摩擦阻力影响的研究
2014年
对矩形窄缝通道内高压两相摩擦阻力特性开展实验研究,分析摇摆运动对矩形窄缝内两相摩擦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摇摆运动条件下,两相摩擦阻力会随着摇摆运动而呈现近似正弦的波动,两相摩擦阻力波动时均值与静止条件下的相等;摇摆运动引起的摩擦阻力相对变化量随着全液相雷诺数、含汽率、摇摆周期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摇摆幅值的增大而增大;摩擦阻力相对变化量与最大摇摆角加速度没有明显单调关系。提出用于计算摩擦阻力相对变化量的经验关系式。
张震肖泽军闫晓秦胜杰黄彦平陈炳德
关键词:摇摆运动矩形窄缝两相流动
堆芯应急冷却热块再淹没过程实验研究
2013年
实验模拟核反应堆堆芯失水后堆芯熔融物和被加热压力容器壁等热块再淹没时的应急冷却过程。实验研究发现,液滴飞溅对热块钢板起到了预冷作用,在淹没液位上升的过程中,热块纵向导热越来越强,被淹没位置具有很高的中心冷却速率;热块被淹没位置的中心冷却速率并不随浸没速率单调变化,而是在一定区间内呈起伏变化,这说明在某个淹没速率下存在一个最小中心冷却速率的区间,因此在进行应急冷却时要避免这个区间;在高温情况下,冷却的初始温度对中心冷却速率影响不大。
刘斌陈德奇潘良明
矩形窄缝通道近壁汽泡滑移和浮升可视化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高速摄像仪从宽面和窄面拍摄、观察矩形窄缝通道内近壁汽泡滑移、浮升运动,发现在加热面倾斜朝上和竖直向下流动沸腾时汽泡易于浮升。汽泡浮升后,其运动速度迅速增加。由于浮升汽泡处于过冷流体中,其界面上发生冷凝,导致汽泡界面形状变化较大。基于可视化实验结果,从受力角度分析不同流动方式和加热面放置方式对近壁汽泡滑移和浮升的影响。
徐建军卓文彬谢添舟陈炳德黄彦平
矩形窄缝通道内滑移汽泡生长及界面形态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高速摄像仪从宽面和窄面观察窄缝通道中孤立汽泡区域内滑移汽泡生长以及滑移过程中汽泡界面形态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拍摄窗口内滑移汽泡生长速率较小,小汽泡的生长速率略高于大汽泡的生长速率。从宽面观察,滑移汽泡呈近似球状;从窄面观察,平行于加热面方向的轴长略小于垂直于加热面方向上的轴长。总体来说,在本实验工况下,汽泡在滑动的过程中其前后接触角变化不大。
徐建军卓文彬谢添舟陈炳德王小军
窄缝通道内汽泡界面参数对脱离直径预测的影响
2014年
通过汽泡受力分析,构建窄缝通道内汽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基于可视化实验获得的汽泡轴心倾斜角、前后接触角以及底部接触直径等数据,评价分析汽泡界面参数对脱离直径预测的影响,进而确定适用于本实验工况下窄缝通道内汽泡受力模型求解的界面输入参数,获得了窄缝通道汽泡脱离直径的预测值。利用竖直和倾斜条件下可视化实验获得的58个数据对汽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预测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基于验证的汽泡脱离直径模型评估了各个力的地位和作用,应用分析了热工参数对汽泡脱离直径的影响。
徐建军谢添舟卓文彬陈炳德黄彦平
关键词:汽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