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基金

作品数:96 被引量:1,166H指数:19
相关作者:黄凤洪邓乾春刘昌盛李培武张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农业科学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化学工程
  • 9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0篇芝麻
  • 13篇毒素
  • 10篇油菜
  • 9篇曲霉毒素
  • 9篇黄曲霉
  • 9篇黄曲霉毒素
  • 9篇甘蓝
  • 8篇曲霉
  • 8篇籽油
  • 7篇花生
  • 7篇菜籽
  • 6篇抗体
  • 6篇基因
  • 6篇风味
  • 5篇杂交
  • 5篇色谱
  • 5篇甾醇
  • 5篇相色谱
  • 4篇亚麻酸
  • 4篇亚麻籽

机构

  • 9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8篇中华人民共和...
  • 11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孝感学院
  • 2篇无限极(中国...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8篇黄凤洪
  • 20篇邓乾春
  • 17篇刘昌盛
  • 17篇李培武
  • 13篇张文
  • 12篇张奇
  • 11篇赵应忠
  • 11篇刘红艳
  • 11篇黄庆德
  • 10篇杨湄
  • 10篇丁小霞
  • 9篇董绪燕
  • 9篇陈洪
  • 9篇陈鹏
  • 8篇郑畅
  • 8篇张逸
  • 7篇江木兰
  • 7篇钮琰星
  • 7篇魏文辉
  • 6篇魏芳

传媒

  • 40篇中国油料作物...
  • 13篇中国油脂
  • 4篇中国食物与营...
  • 4篇食品科学
  • 4篇作物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化学试剂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营养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1篇2012
  • 16篇2011
  • 16篇2010
  • 10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芝麻花粉附着、萌发与花粉管伸长过程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以中芝1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荧光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法研究芝麻花粉在柱头上附着、萌发、伸长及在花柱内生长全过程。于授粉后不同时间段连续取样固定,并进行显微观察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在芝麻柱头上,授粉后5min基本无花粉萌发,10min有极少量花粉萌发,30min大量花粉开始萌发,并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具明显的绿色荧光,进入羽毛状柱头后继续生长于花柱基部至子房顶部的引导组织内。授粉后2h,生长最快的花粉管已经到达花柱基部,花粉管的平均生长速度约为3.0mm/h。授粉后4h,大量花粉管进入子房。即使在授粉后24h,仍有部分花粉在萌发和生长中。
刘红艳赵应忠
关键词:芝麻授粉花粉管生长
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玉米赤霉烯酮(ZEN)与羧甲基羟胺半盐酸盐在吡啶中反应,生成玉米赤霉烯酮肟(ZENO),用活性酯法将ZEN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氨基相连合成ZEN人工抗原;并进行了紫外吸收鉴定;以合成的BSA偶联物(ZEN-BSA)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采用非竞争/竞争ELISA两步筛选法获得能够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C7。抗体1C7灵敏度(IC50)达0.61μg/L,与T-2毒素、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AFT)的交叉反应率均<0.1%。本研究为研发粮油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特异性免疫分析技术及产品奠定了重要基础。
唐晓倩李培武张奇张文丁小霞王海彬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人工抗原灵敏度
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对我国居民消费安全和花生产业的影响被引量:24
2011年
2009-2010年对全国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进行了普查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开展了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际组织和主要贸易国不同花生黄曲霉毒素限量对我国人群直接食用产后花生的致癌风险和对产业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花生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对我国人群摄入产后花生导致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年发生率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经济和产业造成的影响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为制定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以及促进花生生产、贸易提供技术参考。
丁小霞李培武周海燕白艺珍印南日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花生
42份非木本油料植物资源的能源利用潜力评价被引量:13
2008年
通过对42份非木本油料植物资源的种子(或块茎)含油量、脂肪酸组成分析,发现含油量差异很大,92.9%资源中含有C16和C18链长的脂肪酸。对资源的产量、含油量、脂肪酸组成、适应性、抗逆性等进行综合评价认为,油莎豆、续随子、苍耳等是适合我国国情,适宜在边际地种植,油脂适合作生物柴油原料,是发展潜力较好的新型能源油料植物。
危文亮金梦阳
关键词:脂肪酸组成
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的抗氧化效果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采用Schaal烘箱法和Rancimat法,分别考察了不同纯度、不同添加量的天然VE、茶多酚、鞣花酸、竹叶黄酮等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乙酯的抗氧化效果。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可以得出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乙酯抗氧化效果的顺序为:90%茶多酚>82%鞣花酸>50%茶多酚>竹叶黄酮,在添加量为0.05%时对α-亚麻酸乙酯的抗氧化效果最好;Rancimat法较Schaal烘箱法更直观、快速简便,试剂损耗小。
王明霞黄凤洪刘昌盛王江薇黄沁洁
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Α-亚麻酸乙酯烘箱法RANCIMAT法
中国花生黄曲霉毒素风险评估中膳食暴露非参数概率评估方法被引量:31
2011年
基于2009年、2010年对全国13个花生主产省155个县市2 571份代表性花生样品检测分析获得的12 855个黄曲霉毒素检测数据,以及卫生部2002年、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膳食消费数据,采用Monte Carlo模拟和Bootstrap抽样方法量化人群花生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量的变异度和不确定度,构建了中国花生黄曲霉毒素风险评估中膳食暴露非参数概率评估模型,依据年龄段、地区间和收入水平差异的人群花生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量,分析了各暴露量分布的指标统计量和90%置信区间。评估结果显示,2~5岁儿童为花生黄曲霉毒素膳食摄入的高暴露人群,其高端暴露量(P97.5)中位值为每千克体重每天1.342ng(表示为ng.kg-1.d-1,下同),四分位间距为0.151ng.kg-1.d-1;18~45岁成人中,城市人群花生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量高于农村,其高端暴露量(P97.5)中位值为0.695ng.kg-1.d-1,四分位间距为0.078ng.kg-1.d-1;中等收入水平人群花生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量最高,其高端暴露量(P97.5)中位值为0.874ng.kg-1.d-1,四分位间距为0.086ng.kg-1.d-1。花生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非参数概率评估方法克服了点评估方法不能定量评估结果变异度和不确定度的缺点,结果更为精确。
丁小霞李培武白艺珍周海燕印南日
关键词:花生黄曲霉毒素风险评估
黄曲霉毒素B_1标准替代物的制备及其在花生样品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以抗黄曲霉毒素B1(AFB1)单克隆抗体的F(ab')2片段为抗原免疫兔子,得到AFB1抗独特型抗体。经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条件的优化,建立AFB1抗独特型抗体最佳竞争抑制曲线。该曲线与AFB1竞争抑制曲线相比较可知,AFB1抗独特型抗体与AFB1之间存在指数增长关系,且相关性系数R为0.999 8。以AFB1抗独特型抗体浓度与其相应的抑制率作标准曲线,ELISA法测定花生中AFB1添加回收率,范围在90.4%~100.2%之间。综上,AFB1抗独特型抗体可以作为AFB1无毒替代标准品。
管笛李培武张奇张文丁小霞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抗独特型抗体花生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被引量:14
2010年
为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以敏感品种鄂芝2号和耐湿品种2541为实验材料,通过抑制差减杂交(SSH)构建了芝麻湿害胁迫的差减cDNA文库。在随机挑取的162个阳性克隆中,测序获得146条高质量的EST,含有106条非重复序列(Unigenes)。其中82条非重复序列与GenBank中的基因或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占全部序列的77.36%。对有功能注释的39条同源序列分析发现,其涉及植物的基础物质、能量代谢、信号转导、转录调控和解毒防御等方面,说明这些基因很可能参与到芝麻的耐湿性反应中。
王林海吕再萍张艳欣黎冬华吕海霞张晓燕张秀荣
关键词:芝麻CDNA文库
蓖麻成熟期胚抑制消减cDNA文库构建及其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以高含油量蓖麻品种油蓖5号开花后第15d胚和36d胚为实验材料构建36d成熟期胚消减cDNA文库。文库的插入片段平均长度约400bp,随机挑取700个克隆进行PCR筛选,获得596个阳性克隆,经过点杂交筛选后选择了521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经过同源性比对归并后得到9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31个未知基因。已知基因涉及油脂合成、糖的分解、蛋白质贮藏与降解等多个方面。本研究还通过RT-PCR检测了部分可能与蓖麻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水平,对其可能的功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高艳平王力军陈春丽闫晓红严兴初魏文辉
关键词:蓖麻抑制性消减杂交CDNA文库
栽培方式对油菜中双11生长及收获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油菜生产发展的方向,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是主要的技术环节。研究采用高含油量油菜品种中双11,比较了育苗移栽和机械直播栽培方式下油菜的生物学特性及机械收获性能。结果表明,机械直播油菜主根长,单株生长势稍弱,群体产量高,比育苗移栽油菜生育期缩短22 d。机械化一次性收获总损失率比育苗移栽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低8.35个百分点。直播油菜种子含油量比移栽油菜高,机械收获对油菜含油量没有不利影响。油菜机械化种植每公顷净收益是人工种植的约10倍。
马霓肖圣元张明海汤万香李光明张春雷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栽培方式机械收获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