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60056)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孙元田苏振宇李冬娜杨波区彩莹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多态
  • 4篇染色
  • 4篇染色体
  • 4篇Y染色体
  • 3篇多态性
  • 2篇单倍型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2篇Y
  • 1篇遗传多态
  • 1篇语系
  • 1篇中国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土著
  • 1篇土著民族
  • 1篇黎族

机构

  • 5篇海南医学院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李冬娜
  • 4篇孙元田
  • 2篇区彩莹
  • 2篇杨波
  • 2篇周贞鉴
  • 2篇区采莹
  • 2篇苏振宇
  • 1篇李辉
  • 1篇陈路

传媒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全国生物遗传...
  • 1篇中国的遗传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中国黎族起源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使用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Y-SNP)的证据从遗传学角度研究中国黎族的起源。方法选取部分与人类迁移相关的Y染色体非重组区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采用PCR-RPLF和geno-typing法分析这些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多态性,观察由这些多态性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在黎族五个支系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将结果与其他人群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在黎族人群中发现4种Y染色体单倍型,其中单倍型O*-175为五支系所共有,且分布频率都在95%以上,其它3个单倍型只在部分支系中很少量存在。结论黎族五个支系可能有共同的起源,起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可能性最大,并与台湾原住民关系非常接近。
孙元田杨波区彩莹陈路苏振宇李冬娜
关键词: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
海南岛土著民族的父系遗传多态性差异分析
黎族是处于中国最南端一海南岛的土著民族,被人类学家根据文化特征、语言等区分为5个支系,其起源一直存在很多许多争议。本项目对海南岛土著黎族五个支系、仡隆人、三亚占人等7个人群480个男性个体Y染色体22个双等位基因多态性位...
李冬娜李辉孙元田路燕区采莹
从Y染色体遗传结构看海南仡隆人群的起源
海南仡隆人群是中国南方的一个讲"村话"的特殊群体,其来源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为探讨海南仡隆人群的起源与迁徙,本研究选取20个与东亚人群起源相关的Y-SNP多态性位点和7个Y-STR多态位点,采用PCR-RPLF和geno...
李冬娜李辉孙元田路燕区采莹
关键词:Y染色体遗传多态Y-STR
文献传递
从Y染色体看海南岛仡隆入韵遗传起源
我们对78个仡隆个体样本进行Y染色体分型,分析了20个单核苷酸多态(SNPs)和7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s),结果共发现8种单倍群,其中01a*为主要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树分析和STR网络结构分析,将仡隆人与中国...
李冬娜孙元田区采莹周贞鉴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Y染色体
文献传递
Y-SNP多态性揭示的海南岛黎族、回族和仡隆人群的起源被引量:3
2007年
分析黎族、海南回族、仡隆人群中Y染色体单倍型(Y-SNP)的分布,从遗传学角度研究3个人群的起源。选取部分与东亚人群起源相关的Y染色体非重组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采用PCR-RPLF和geno-typing法分析其多态性,观察由这些多态性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在海南3个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将结果与其他人群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在黎族人群中发现4种Y染色体单倍型,其中单倍型O*-175为5个支系所共有,且分布频率都在95%以上。回族人群出现4种单倍型,仡隆人群有2种单倍型。由单倍型种类、频率分布及主成分分析均揭示,黎族与台湾原住民及百越最为接近,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海南回族与中国北方回族遗传关系较远;仡隆人群与汉族差异较大,而与百越的仡佬族、水族及黎族遗传关系接近。
孙元田杨波区彩莹周贞鉴苏振宇李冬娜
关键词: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