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MZ049)

作品数:10 被引量:122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汝辉周蕾王冲张德淼张琼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旅游
  • 3篇旅游产业
  • 2篇生态
  • 2篇区域经济
  • 2篇耦合协调度
  • 2篇吸引物
  • 2篇协调度
  • 2篇旅游吸引
  • 2篇旅游吸引物
  • 2篇感知
  • 2篇感知研究
  • 1篇大熊猫
  • 1篇心影
  • 1篇信息产业
  • 1篇行者
  • 1篇游客
  • 1篇游客调查
  • 1篇原住民
  • 1篇扎根
  • 1篇扎根理论

机构

  • 8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6篇王汝辉
  • 2篇王冲
  • 2篇张琼
  • 2篇张德淼
  • 2篇李雪霖
  • 2篇周蕾
  • 1篇贾志永
  • 1篇柳应华
  • 1篇马志新
  • 1篇谢梅
  • 1篇吴涛
  • 1篇邓攀
  • 1篇潘笑宇

传媒

  • 3篇旅游学刊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中国藏学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的影响研究——以成都龙泉山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以成都龙泉山作为案例点,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在身体、心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城市近郊骑行男性占90%左右,远远超出骑行发展成熟国家的性别比例;自行车旅游能够显著改善骑行者耐力、心肺功能和抵抗力,能够防治某些特定的疾病;自行车旅游通过自身心理、与他人人际关系、对自然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态度四个层面对骑行者产生积极影响,心理影响超过身体影响。
王汝辉潘笑宇李雪霖辜小苓
关键词:自行车旅游身心影响
旅游吸引物权不可统一立法之辨析被引量:20
2013年
旅游吸引物在旅游学上属于一个集合概念,在法律上没有相关规定,但不同属性的旅游吸引物作为个体在《物权法》上的权属性质往往是有法可循的。文章运用物权法理论,结合新颁布的《旅游法》,分析几个典型旅游吸引物的权属,试图澄清几个与此相关的问题,论证设立旅游吸引物权、为之统一立法的不合理性和不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充分运用《合同法》、《旅游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等现有法律规定,解决农村土地旅游开发中社区权益保护问题,而不是简单地采取修改法律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
张琼张德淼
关键词:旅游吸引物物权《物权法》《合同法》《旅游法》
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形象感知研究——成都熊猫邮局游客调查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以大熊猫为主题的熊猫邮局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收集游客对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形象感知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探讨游客对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形象感知。研究发现,性别差异显著影响游客对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形象感知;游客对大熊猫"可爱"、"大熊猫的成都的名片"文化特质认可度很高,对"财富论坛的召开提升了大熊猫的形象"认可度最低;游客对大熊猫主题"明信片"产品喜爱感知程度最高,而"日常用品"和"玩具"等则表现一般;进一步深度访谈研究得知,游客对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形象感知高满意度源自产品创意和氛围创意。
王汝辉谢梅李雪霖
关键词: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形象感知
西藏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差距诊断及战略选择研究——基于SMED评估体系视角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选择世界优秀目的地研究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简称SMED),从国际知名度、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体系、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管理和营销、区域旅游合作、环境和资源保护、游客满意度和社区获益等九个方面,诊断西藏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差距。由此探讨西藏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开放与稳定平衡、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力、设施承载力、旅游管理和社区参与服务旅游能力及人才资源短板等瓶颈。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型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是富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最佳战略选择。
王汝辉
关键词:生态旅游
西藏旅游产业的战略主导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通过梳理国家对西藏六大战略定位与旅游产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发现旅游业是西藏最适宜成为实现国家六大战略定位的最佳选择。文章还结合西藏自治区区情和旅游产业特性,选取收入弹性、产业增长、关联效应、社会效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六大指标,科学测度西藏旅游产业战略主导性。结果表明,在西藏发展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
王汝辉柳应华马志新邓攀
关键词:旅游产业战略性
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被引量:23
2016年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动态分析2004—2013年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同.2004—2013年间,四川省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指数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而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则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分别在2008年和2013年出现下降.二者耦合协调度则呈现出持续增长的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0.680 6,处于初级协调的耦合类型.
周蕾王冲贾志永
关键词:旅游产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
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的互动:川藏线骑行旅游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从本真性视角出发,选取30名2011-2018年川藏线(G318)骑行旅游者样本,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分析其旅游体验内容及规律。研究发现:(1)客观本真性体验和存在本真性体验既是川藏线骑行旅游的体验内容,又构成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其中客观本真性体验包括自然景观本真体验和人文景观本真体验,存在本真性体验包括自我内部本真体验和人际本真体验;(2)客观本真是存在本真性体验的重要来源,存在本真体验强化了旅游者对客观本真的认同;(3)旅游者强烈的内在自主意识和主动性,彰显了本真性判断的主位化特征。本文构建了客观本真性和存在本真性之间的互动模型,揭示了二者之间互促互融的结构性规律,有利于丰富旅游领域本真性研究的理论成果,对本真性体验解释框架拓展具有积极意义。
王汝辉马志新
关键词:本真性旅游体验川藏线
再论旅游吸引物的法律属性被引量:8
2016年
旅游吸引物权兼具旅游行业属性与法律属性,所以从单一的学科出发不能全面认识旅游吸引物的权属问题。旅游吸引物内容复杂,涵盖不同属性的物,无法从法学方面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通过立法或修法赋予其法律地位,而应充分挖掘现行法的价值,营造法律适用的旅游业环境,加强旅游行业法治建设。更好的解决方法是充分利用现有法律规定分析旅游吸引物的内涵和法律属性。解决此类问题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分解旅游吸引物这一整体,将其按属性分类,不同的旅游吸引物归类于不同部门法解决;二是明确由旅游吸引物产生的知识产权收益是引发旅游景区商民冲突的本质原因之一,保障景区居民的知识产权收益权利。
张琼张德淼
关键词:旅游吸引物法律属性知识产权
基于扎根理论的三圣花乡旅游景区原住民生存感知研究被引量:36
2014年
文章选取地处成都近郊三圣花乡旅游景区原住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基于扎根理论的步步深入分析,尝试对原住民生存感知因子进行探索性识别,构建生存感知模型。研究表明,经济水平差异仅仅是原住民生存感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住民生存感知是由经济水平差异、居住环境差异、社会支持差异以及人口特征差异四个范畴共同作用、交互影响形成的;经济水平、居住环境等方面客观存在的现实差异仅是影响原住民生存感知的直接外在因素,原住民选择谁作为参考群体,更看重四个影响因素中的哪一个,由此获得相对满足和相对剥夺的主观感受,才是影响原住民生存状态感知的决定性因素。研究成果可激发学者对旅游开发背景下社区居民边缘化理论的进一步思考,也可成为城郊乡村旅游景区制定和完善综合治理政策的参考。
王汝辉吴涛樊巧
关键词:扎根理论原住民
旅游产业-区域经济-信息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文章通过分析系统间的作用机制以及耦合协调度函数,对旅游产业-区域经济-信息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进行了构建,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动态地分析了旅游产业-区域经济-信息产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
周蕾王冲
关键词:旅游产业区域经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