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903)

作品数:16 被引量:307H指数:7
相关作者:张丽娟延晓冬周东颖刘栋高学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气候
  • 4篇区域气候
  • 3篇植被
  • 2篇地理
  • 2篇地理学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模式
  • 2篇区域气候模式
  • 2篇热岛效应
  • 2篇理学
  • 2篇降水
  • 2篇城市热岛
  • 1篇地球系统
  • 1篇灾害
  • 1篇灾害损失
  • 1篇暂态
  • 1篇暂态仿真
  • 1篇植被变化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森林生态

机构

  • 5篇哈尔滨师范大...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山西省气候中...
  • 1篇瓦格宁根大学
  • 1篇奥本大学

作者

  • 7篇张丽娟
  • 6篇延晓冬
  • 3篇周东颖
  • 3篇刘栋
  • 2篇熊喆
  • 2篇高学杰
  • 2篇毛慧琴
  • 2篇张利
  • 1篇赵海燕
  • 1篇马艳敏
  • 1篇田汉勤
  • 1篇董思言
  • 1篇石英
  • 1篇李文亮
  • 1篇高玉宏
  • 1篇侯美亭
  • 1篇吴佳
  • 1篇陈红
  • 1篇孙艳玲
  • 1篇范怀欣

传媒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Chines...
  • 1篇Atmosp...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哈大齐工业走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动态模拟被引量:3
2011年
CLUE-S模型是研究中小尺度规模高分辨率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模型,哈大齐工业走廊面积为3451044hm2,属于大尺度规模的研究区域。本研究基于哈大齐工业走廊1990、2000、2005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资料,利用CLUE-S模型首先对哈大齐工业走廊所属的7个市县土地利用变化分别进行模拟,然后将各市县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图进行拼接,采用面积优先法解决拼接时所遇到的行政区边界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不连续面,实现了利用CLUE-S模型模拟大尺度规模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哈大齐工业走廊地区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趋势表现为耕地数量将略有增加,约增加2.62%,建设用地将明显增加,约增加24.37%,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较为突出,分别减少11.17%、6.44%、18.04%,未利用地减少约5.58%。
张丽娟李文亮刘栋周东颖P.H.Verburg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CLUE-S模型哈大齐工业走廊
基于GIS和RS的区域氧气生产量模拟--以哈尔滨市为例
2012年
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也应引起关注。本研究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碳和氧气的原理,通过模拟植物各级生产力,估算出区域氧气生产量。利用MODIS的GPP产品,通过投影转换、影像裁切等处理,与GIS融合,采用C-FIX模型估算区域NPP、NEP,实现区域氧气生产量的总量估算和空间分布。以哈尔滨市为例估算了2008年区域氧气生产量,主要结论如下:①2008年哈尔滨市生产净氧气量394423.95t,植物自养呼吸消耗占初始氧气生产量的30.787%,异养呼吸消耗占0.001%,初始氧气生产量越多,植物自养呼吸消耗和异养呼吸消耗也多;②哈尔滨市处于高寒地带,2-12月氧气生产量基本趋近于0,夏季最高,秋季略高于春季;③哈尔滨市各月及全年以阿城区氧气产量最多,呼兰区、松北区次之,主城区即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及平房区最低。本研究采用RS、GIS等技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实现了区域氧气生产日、月、年总量估算和空间分布变化,为区域氧气生产量的估算提出了新的思路,为研究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和评价人类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了依据。
张丽娟马俊延晓冬刘栋张利
基于C值和>5℃积温的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气候分类被引量:4
2012年
C值是崔启武(1981)提出的一个水热联系方程的参数,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本研究根据150个气象站点资料,计算了内蒙古自治区1961—1990年30年平均C值和>5℃积温,并生成空间分布图。结合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地带分布图,绘制了内蒙古10个植被地带的C值和>5℃积温的散点图,较好地表现了内蒙古各植被带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并确定了内蒙古各植被带的C值和>5℃积温的界限。根据确定的各个植被带的C值和>5℃积温的界限,模拟了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带的空间分布。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C值与>5℃积温结合可以较好地反映内蒙古植被地带的空间分布状况。作为一个综合气候指标,C值为模拟内蒙古植被带分布提供了重要信息。
孙艳玲延晓冬
关键词:植被气候指标C值
长期气候变化——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解读被引量:130
2014年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中关于长期气候变化的预估主要基于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46个地球系统模式结果,在对模式、情景及不确定性介绍的基础上,给出了21世纪及其后更远时期的气候变化预估结果。
董思言高学杰
关键词:气候变化IPCC地球系统不确定性
Simulating Net Carbon Budget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Northeastern China Using Improved FORCCHN被引量:6
2012年
As dominant biomes,forests play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role in adjusting the global carbon balance under climate change.Therefore,there are scientific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in investigating the carbon budget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Here we synthesized the most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carbon cycl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and applied an individual-based forest ecosystem carbon budget model for China(FORCCHN) to simulate the dynamics of the carbon fluxes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The FORCCHN model was further improved and applied through adding variables and modules of precipitation(rainfall and snowfall) interception by tree crown,understory plants and litt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ized FORCCHN model had a good performance in simulating the carbon budget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From 1981 to 2002,the forest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absorbing carbon dioxide.However,the capability of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had been gradually declining during the the same period.As for the averag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t carbon budget,a majority of the regions were carbon sinks.Several scattered areas in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Liaoning Province were identified as carbon sources.The net carbon budget was apparently more sensitive to an increase of air temperature than change of precipitation.
ZHAO JunfangYAN XiaodongJIA Gensuo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陆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
黑龙江省百年自然植被氧气生产量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也应引起关注。以黑龙江省1900和2009年自然植被分布为基础,运用C-FIX模型及ArcGIS空间分析,依据碳氧平衡方法,比较1900年和2009年黑龙江省区域氧气生产量。结果表明:①黑龙江省百年来自然植被生产的氧气量呈减少趋势,减少37.8%。②百年来黑龙江省自然植被氧气生产量空间分布西南部及三江平原西部降低明显。③百年来黑龙江省各行政区及县域氧气生产量均为减少趋势,平均减少50%。减少最多的是哈尔滨市,以西部及西南部最显著。④人类活动导致自然植被面积减少是导致氧气生产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张丽娟姜春艳马骏延晓冬张安康姜篮齐
松嫩平原百年(1901—2000)气候要素空间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100 a的东英格兰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气候要素资料,采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松嫩平原百年(1901—2000)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着重分析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0 a里,松嫩平原有明显的变暖变湿趋势。1)气温有普遍上升趋势,各地升温幅度在1.46~1.86℃,其中北部地区增温幅度小,西、东、南部边缘地区增温幅度较大;四季升温幅度最大的是冬季,其次为春季。2)降水普遍增多,增长幅度在11~114 mm,并呈现由西向东递增的趋势;四季降水增加最多的是秋季,其次为冬季,夏季基本稳定,春季降水则有小幅减少。3)水汽压普遍增大,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四季水汽压均有所增加,最明显的为冬季,其次为春季。
马艳敏张丽娟马骏初征
关键词:地理学气候要素松嫩平原
印度农田扩张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6年
选取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的印度作为研究区域,利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区域气候模式(RIEMS2.0)和土地利用变化资料,进行潜在植被和雨养农田的长时间积分模拟对比试验,分析了印度农田扩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农田扩张使得印度区域平均气温升高0.1℃,平均降水强度减少0.1 mm·d^(-1),总降水量减少12.8%;农田扩张的气候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在副热带湿润区气温增加0.5~1.0℃,在干旱和半干旱区气温增加0.3~0.5℃,在热带地区气温则下降;农田扩张使得季风前期和冬季气温分别增加0.5℃和0.2℃;季风后期气温降低0.5℃,季风季节气温没有明显变化;在副热带湿润区、干旱和半干旱区降水明显减少,干旱季节特别是季风前期降水减少最为显著,达到0.3 mm·d^(-1);印度农田扩张使得年平均感热通量增加、潜热通量减少,其中植被的蒸散作用引起的潜热通量的变化,尤其是季风前期潜热通量明显减少,是区域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的重要原因;农田扩张使得印度大陆上空(850 h Pa高度)受较弱的辐散环流控制,辐散下沉气流是造成当地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的又一原因。
毛慧琴熊喆延晓冬张丽娟
关键词:区域气候
城市景观公园对城市热岛调控效应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被引量:29
2011年
采用哈尔滨市2007年9月30日Landsat TM数据,基于哈尔滨市地表温度反演结果,对城市公园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主城区热岛效应明显,高温区呈现集中分布,市区内的公园在高温区域内形成明显的热岛空洞;公园对周围区域降温作用明显,降温效应随距离增加呈递减趋势;在公园周围120 m范围内,不同面积的公园对周围环境温度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缓冲带的降温幅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公园面积和内部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即公园面积越大,内部平均温度越低,反之亦然,二者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面积公园,以实现城市高温区降温效应。研究表明一个大的景观公园的降温效应要强于总面积相等的多个小公园的降温效应。
周东颖张丽娟张利范怀欣刘栋
关键词:热岛效应城市公园
Climate Change over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as Simulated by BCC_CSM1.1-RegCM4.0被引量:78
2013年
Driven by the global model,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1.1(BCC_CSM1.1),climate change over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is simulated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RegCM4.0)under the new emission scenarios of the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4.5 and RCP8.5.This is based on a period of transient simulations from 1950 to2099,with a grid spacing of 50 km.The present paper focuses on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China over this period,with emphasis on their future changes.Validation of model performance reveals marked improvement of the RegCM4.0 model in reproducing present da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relative to the driving BCC_CSM1.1 model.Significant warming is simulated by both BCC_CSM1.1 and RegCM4.0,however,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agnitude differ between the simulations.The high emission scenario RCP8.5 results in greater warming compared to RCP4.5.The two models project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changes,characterized by a general increase in the BCC_CSM1.1,and broader areas with decrease in the RegCM4.0 simulations.
GAO Xue-JieWANG Mei-LiFilippo GIORGI
关键词:气候系统模式区域气候模式降水变化暂态仿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