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904)

作品数:63 被引量:1,097H指数:19
相关作者:胡云锋刘越艳燕岳天祥范泽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15篇天文地球
  • 12篇农业科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土地利用
  • 8篇城市
  • 7篇植被
  • 7篇耕地
  • 7篇草地
  • 6篇气候
  • 6篇情景
  • 5篇生态系统
  • 5篇武汉城市圈
  • 5篇城市圈
  • 4篇生态
  • 4篇土地利用变化
  • 4篇降水
  • 4篇GIS
  • 3篇遥感
  • 3篇植物
  • 3篇农牧
  • 3篇农牧交错带
  • 3篇农业
  • 3篇气候变化

机构

  • 56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河海大学
  • 4篇太原科技大学
  • 4篇内蒙古师范大...
  • 4篇咸宁学院
  • 3篇国家发展和改...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江苏省有色金...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河南省社会科...

作者

  • 23篇胡云锋
  • 11篇艳燕
  • 11篇岳天祥
  • 11篇刘越
  • 9篇范泽孟
  • 9篇柯新利
  • 9篇邓祥征
  • 8篇孙晓芳
  • 7篇刘纪远
  • 7篇闫慧敏
  • 7篇黄河清
  • 6篇甄霖
  • 6篇徐芝英
  • 5篇巴图娜存
  • 5篇战金艳
  • 4篇马才学
  • 4篇于国茂
  • 4篇潘理虎
  • 3篇林英志
  • 3篇王倩倩

传媒

  • 12篇资源科学
  • 6篇地理研究
  • 6篇地球信息科学...
  • 5篇地理科学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地理学报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遥感学报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市场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测绘通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经济地理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10篇2014
  • 14篇2013
  • 23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去50年内蒙古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格局特征被引量:51
2014年
为了掌握内蒙古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趋势与时空格局,本文运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46个国家级气象站点的日值记录数据,计算与植被生长的水热条件及寒旱灾害直接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分析过去50年内蒙古温度和降水气候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极端温度事件的发生频率与持续时间迅速变化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60年代至80年代末呈平稳态势。表征低温事件的霜日日数(FD0)、冷昼日数(TX10p)、冷夜日数(TN10p)、冷持续指数(CSDI)等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表征高温事件的夏日指数(SU25)、作物生长期(GSL)、暖昼日数(TX90p)、暖夜日数(TN90p)、热持续指数(WSDI)则均呈上升趋势。与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的加剧在90年代初开始凸显不同,表征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的极端降水指标的显著变化发生在近10年。研究区极端温度指数过去50年的变化过程几乎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但是在位于农牧交错区的部分站点的强降水事件呈现出与大多数站点不同的特征,最近10年的强降水事件高于前一时段,而其他多数站点最近10年的极端降水指数均低于前一时段。
闫慧敏陈伟娜杨方兴刘纪远胡云锋冀咏赞
关键词:气候变化极端温度极端降水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以江西省莲花县为例被引量:23
2012年
生态系统恢复力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目标之一。在明确生态系统恢复力定义和尺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因素,从生境条件和生态存储两方面遴选出26个指标,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西省莲花县为案例区,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空间叠加计算了莲花县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主要受内部存储的影响,其权重达到0.554。莲花县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在0.103到0.464之间,平均值为0.268,恢复力达到或超过平均水平的森林面积为37 907 hm2,占森林总面积的49.2%,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分级结果表明仅48.16%的森林达到高或较高恢复力水平;在空间分布上,莲花县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为南高北低,南部和中部的森林大多处于高或较高恢复力水平,北部地区大部分森林处于中等、较低或低恢复力水平。此外,恢复力高的森林沿乡镇边界线分布的特点非常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战金艳闫海明邓祥征张韬
关键词:森林管理组合赋权法
中国气温未来情景的降尺度模拟被引量:7
2011年
由于GCM模拟的气温数据分辨率不高,很难用于区域尺度上各种生态系统的模拟。本文基于长时间序列(1964~2007年)的全国气温观测数据,结合经纬度数据、以及DEM、坡向、坡度等系列地形特征数据,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在构建年平均气温降尺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对HadCM3的A1Fi、A2a和B2a三种情景1961~1990、2010~2039、2040~2069、2070~2099年时段的全国未来平均气温进行高精度曲面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四个时段内,A1Fi、A2a和B2a三种情景的全国未来平均气温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在A1Fi情景中上升速度最快,B2a情景中增速最慢;A1Fi和A2a两种情景的平均气温均呈加速上升和增加趋势,而B2a情景的平均气温则呈减速上升和增加趋势。本文构建的降尺度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IPCCGCM的低分辨率的气温未来情景数据降尺度转换成高分辨率气温数据。
范泽孟岳天祥陈传法孙晓芳
关键词:气温情景
基于小波的浙江省NDVI与自然—人文因子多尺度空间关联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对地表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自然、人文因子间的关系开展综合的、多尺度的定量分析,这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地利用与覆被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的浙江省为研究区,设置了东西向(样线A)和北南向(样线B)两条样线,并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研究区NDVI、高程、坡度和土地利用强度等因子的尺度特征以及这些因子间的多尺度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NDVI、高程、坡度及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四个尺度域;2上述因子在样线A及样线B上的空间分布分别存在两个主要特征尺度,其中东西向(样线A)上的特征尺度为40 km和80 km,北南向(样线B)上主要的特征尺度为30 km和50 km;3在较大尺度域(8 km以上),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NDVI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而在小尺度域(0~8 km),坡度和高程因子成为影响NDVI分布的主要因子。研究还认为,小波分析方法为识别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特征尺度、量测要素间任意尺度、任意位置上的相干关系,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徐芝英胡云锋甄霖庄大方
关键词:陆地植被环境因子小波分析
中国降水未来情景的降尺度模拟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长时间序列(1964~2007年)的全国降水观测数据,结合经纬度数据以及DEM、坡向、坡度等系列地形特征数据,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在构建年平均降水降尺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对经过降尺度分析的HadCM3的A1Fi、A2a和B2a三种情景T1~T4时段的全国未来平均降水进行高精度曲面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T1~T4时段内,A1Fi、A2a和B2a三种情景的全国平均降水均呈持续增加趋势。其中,平均降水在A1Fi情景中增加速度最快,B2a情景中增加速度最慢;A1Fi和A2a两种情景的平均降水均呈加速增加趋势,而B2a情景的平均降水则呈减速增加趋势。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降尺度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IPCC GCM的低分辨率的降水情景数据降尺度转换成高分辨率的降水数据。
范泽孟岳天祥陈传法孙晓芳
关键词:降水情景
基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耕地优化布局——以武汉城市圈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依托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结合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和耕地非农化压力测算结果率定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异步演化速率,据此开展武汉城市圈耕地空间优化布局。结果表明:①通过将耕地适宜性和耕地非农化压力内化为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异步演化速率,可以依托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开展自然和经济耦合约束下耕地空间优化布局;②由于综合考虑了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基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耕地空间优化布局可以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使耕地非农化压力得到释放,并且能实现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保护的协调。
柯新利马才学
关键词:耕地保护武汉城市圈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部草地盖度探测及其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陆地生态系统植被覆盖程度是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因子。以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部地区)为研究区,应用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数据HJ-1ACCD及美国陆地卫星数据Landsat TM,分别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和三波段梯度差模型、使用NDVI和RDVI等参数,对研究区草地植被覆盖度进行了探测,并对比了不同模型方法和参数所得研究区草地植被盖度成果的分类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和RDVI参数探测植被盖度的方法表现最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2000~2009年区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发现本地区在2000年之后草地覆盖改善区面积超过草地盖度下降区面积,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植被恢复状况总体较好。
马娜刘越胡云锋张学利艳燕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浑善达克沙地
基于AHP和GIS的湖北省耕地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7
2011年
本文以湖北为案例区,选取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社会经济4个方面12个评价因子构建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栅格尺度上开展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AHP方法能够将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适合用于确定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2)栅格数据由于便于空间分析,因此适合用于耕地适宜性评价;(3)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的耕地面积占湖北省土地面积的一半。
柯新利荣庚午韩冰华
关键词:耕地适宜性评价栅格数据AHP
城市化和退耕还林草对中国耕地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46
2012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和1999年开始启动的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对耕地的分布与生产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应用由TM遥感影像获取的1980s-2000年与2000-2005年两个时间段耕地变化数据,结合以多时相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耕地生产力光能利用率遥感模型估算两个研究时段耕地生产力变化特征,比较城市化与退耕还林草政策主导下两个时期耕地转移对各区域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研究时段因城市占用损失的耕地生产力占土地利用变化(LUCC)导致的耕地生产力减少总量比例均在60%以上。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新增耕地生产力总量比被占用耕地生产力高87%,耕地转移使中国耕地生产力增加。2000-2005年间,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启动和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耕地的持续占用导致耕地生产力占补正平衡指数由前一时段的正平衡变为负平衡,转出耕地生产力总量比新增耕地生产力高31%,耕地转为林草地和建设占用损失的耕地生产力分别较前一时段提高57%和85%。城市化与退耕还林草政策等驱动因素作用下耕地开垦区与占用区的空间分布差异使得耕地生产力占补平衡状态和趋势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
闫慧敏刘纪远黄河清董金玮徐新良王军邦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遥感
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80
2012年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致使全球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恢复力不断下降,成为胁迫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之一。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问题已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生态系统恢复力提供了缓解生态系统状态转化的途径。虽然恢复力这一概念的管理价值已被接受和认可,但恢复力研究仍停留在概念层面及案例分析的模式上。目前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尚缺乏科学统一的定义,且多为理论性分析而定量测度相对较少,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定成为进一步探讨恢复力的重要步骤和切入点。本文通过回顾生态系统恢复力概念发展进程,概述关于恢复力概念的观点和恢复力的内涵与属性,描述目前恢复力的主要理论基础,论述目前研究者对恢复力测量的尝试;总结了相关研究中发现的影响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了目前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方面亟待加大研究力度的方向。
闫海明战金艳张韬
关键词:稳定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