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094)

作品数:7 被引量:271H指数:6
相关作者:钟大康朱筱敏王红军李树静谢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砂岩
  • 3篇砂岩透镜体
  • 3篇沙河街组
  • 3篇透镜体
  • 3篇凹陷
  • 2篇砂岩成岩
  • 2篇砂岩成岩作用
  • 2篇塔里木盆地
  • 2篇渤海湾盆地
  • 2篇成岩作用
  • 1篇东濮凹陷
  • 1篇油藏
  • 1篇油田
  • 1篇沾化凹陷
  • 1篇志留系
  • 1篇碎屑
  • 1篇碎屑岩
  • 1篇碎屑岩储层
  • 1篇碎屑岩储层特...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8篇钟大康
  • 3篇朱筱敏
  • 3篇刘洛夫
  • 3篇孙海涛
  • 1篇张思梦
  • 1篇张丽娟
  • 1篇王招明
  • 1篇吴亚生
  • 1篇吴胜和
  • 1篇谢楠
  • 1篇王红军
  • 1篇贾达吉
  • 1篇李树静
  • 1篇赵艳
  • 1篇王兴明
  • 1篇靳松
  • 1篇李超
  • 1篇吴丹
  • 1篇刘康宁

传媒

  • 2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砂岩透镜体成岩非均质性及其对砂岩成岩作用的启示
为了搞清埋深3199~3201m的砂岩透镜体表面和内部的各类成岩作用非均质性,通过密集采样,利用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荧光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方法对其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发现自砂体表面向砂体内部,碳酸盐胶结程度和石英、长...
孙海涛钟大康刘洛夫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砂岩成岩作用
塔河油田南部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沉积相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综合应用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岩心观察描述,结合测井、录井、古生物、地球化学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塔河油田南部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上部砂泥岩段砂岩中发育羽状交错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砂泥岩薄互层,低砂地比,半咸水生物或广盐度生物大量发育,反映了一种潮坪环境;平面上,研究区北部偏粗、含砾,反映存在河流注入,为具有河口湾性质的潮坪沉积体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主要处于潮间带,发育潮道、砂坪、砂泥混合坪、泥坪、河口坝等微相。下部的上泥岩段为深灰色、灰褐色、棕褐色泥岩,偶夹薄层泥质粉砂岩、灰质泥岩条带,发育平行层理,为泻湖相沉积。
钟大康漆立新刘康宁云露杨素举吴亚生
关键词:塔河油田沉积相
中国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分析被引量:105
2008年
系统研究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盆地类型不同时代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表明:中国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分布于3000~6000m深度,时代跨越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形成于三角洲(包括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以及河流、滨浅湖、深-半深湖重力流水道和浊积扇以及部分滨岸环境,古生界滨岸环境形成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中新生界三角洲、河流、滨浅湖及重力流环境形成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孔隙度大多超过10%,渗透率一般大于10×10?3μm2.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的形成主要与深部的溶蚀作用、埋藏方式、异常高压、早期烃类注入、热循环对流、膏盐效应、砂泥岩互层状况等因素有关.其中深部溶蚀作用、早期长期浅埋晚期短期快速深埋、异常高压以及烃类的早期充注是形成中国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的主要因素.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的形成受其所处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古地温、沉积条件、溶蚀作用、埋藏方式、异常高压、早期烃类注入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大地构造背景和古地温从宏观上控制了储层的演化,沉积条件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前提和基础,溶蚀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直接原因,埋藏方式、异常高压、早期烃类注入、砂泥岩互层状况等是形成优质储层的次要因...
钟大康朱筱敏王红军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deep-buried clastic eureservoir in China被引量:6
2008年
Systematic researches to the clastic reservoirs in various types and various geological ages basins in China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 burial depth of deep buried clastic eureservoir ranges from 3000 to 6000 m,and its geological ages from Paleozoic,Mesozoic to Cenozoic. It mainly deposited in delta (including braid delta,fan delta,normal delta),river,also shore,shallow lake,gravity flow channel and turbidity fan facies. The quartzose sandstone is the main reservoir rock of deep-buried clastic eureservoir in the shore facies in Paleozoic,but the arenite and arkose sandstones are the main reservoir rock types in delta,river,shallow lake and gravity flow facies in Mesozoic and Cenozoic. The porosity of most of deep-buried clastic eureservoir is more than 10% and permeability more than 10×10?3 μm2. The forma-tion of the deep-buried eureservoir was related to the paleotectonics,paleotemperature,sedimentary environment,the deep dissolution caused by organic acid or carbonic acid,burial style,the abnormal high pore fluid pressure,early hydrocarbon charging,gyprock sealing,hot convective fluid flow and the mode of sand-mud interbedded,etc. The paleotectonics controls the burial style of sandstones,and the paleotemperature controls the diagenesis process.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s the precondi-tion and foundation,the dissolution is the direct reason to generate the deep buried clastic eureservoir. The abnormal high pore fluid pressure,gyprock sealing,the mode of sand-mud interbedded,early hy-drocarbon charging and the structure fractures were the assistant factors of generating the deep buried clastic eureservoir.
ZHONG DaKang & ZHU XiaoM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关键词:DEEPBURIEDCHARACTERISTICSGENETICMECHANISMFACTORS
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对砂岩孔隙演化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志留系砂岩为例被引量:68
2007年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志留系砂岩为无障壁的潮坪、滨岸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对满北和满东、满南地区志留系砂岩成岩作用序次尤其是碳酸盐胶结的时间、方式和特征、物性的对比研究认为: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的时间早晚对砂岩孔隙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满北地区志留系砂岩发育有大量早期泥晶碳酸盐胶结,显微镜下研究表明这种胶结作用发生在岩石受到充分压实之前,呈基底式胶结,岩石颗粒呈点接触或漂浮状分布于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之中,这种胶结作用抑制了岩石后期的压实作用。尽管目前其埋藏达5000—6500m,但其经历的压实作用并不强烈,粒间发育大量早期的碳酸盐胶结物,后来这些胶结物被溶蚀,形成了大量次生孔隙。而在满东和满南地区的志留系砂岩,碳酸盐胶结发生在岩石经过充分压实之后,晚期的碳酸盐胶结物仅分布于岩石经充分压实后的粒问孔隙中,含量较前者低,后期可供溶蚀的碳酸盐比前者少,因而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有限。因此,尽管满东满南地区志留系埋藏比满北浅(3700—5000m),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也低,也发育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但岩石的压实作用比满北强,物性比满北低差。这主要与碳酸盐胶结的早晚有关,早期碳酸盐胶结对孔隙演化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有利于岩石孔隙的保存,为后来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提供了条件。
钟大康朱筱敏李树静谢楠
关键词:满加尔凹陷志留系
注水开发油藏高含水期大孔道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以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油藏为例被引量:51
2007年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沙三段中亚段(Es3^中)油藏为扇三角洲沉积,其中4至8油层组由于长期注水形成了许多大孔道。综合分析研究区具有明显大孔道的井段所处的沉积微相、砂层厚度和储集层物性,结果表明,宏观上,大孔道主要分布于厚度大干3m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中;微观上,孔隙度大干20%、渗透率大干100mD的水下分流河道正韵律砂岩中、下部及河口坝反韵律砂岩顶部的中一粗粒砂岩易于形成大孔道。岩石成分成熟度高、成岩演化程度低、长期大规模注水是形成大孔道的主要原因。大孔道形成后,储集层孔隙度增大3%~5%,渗透率增大5~20倍,主要表现为孔喉半径增大;自然电位基线偏移,微电极幅度差和声波时差增大,电阻率降低;相对吸水量明显高于邻层,注水量增大的同时,产液量也增加,但油量下降,注入压力减小。
钟大康朱筱敏吴胜和靳松贾达吉赵艳
关键词:大孔道东濮凹陷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演化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岩心观察与测井相分析,结合地震反射资料,认为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侏罗系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与湖泊相沉积。下侏罗统阳霞组主要发育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其中冲积扇主要发育于盆地的边缘,即研究区西部的英买力、北部的轮台及其西侧、东部的库南地区。冲积扇岩性主要为灰白、灰绿、灰褐和紫红色块状砾岩、砾状砂岩及含砾砂岩,砾石成分复杂,分选差,磨圆程度低。多个冲积扇向盆地内演化为辫状河沉积,发育各种交错层理与平行层理,其岩性为灰色、灰白色粗砂岩及含砾粗砂岩、细砾岩,垂向上具有非常典型的下粗上细的"二元结构",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曲线具有明显的箱形特征,辫状河主体自西向东发育。到阳霞组沉积晚期,在草湖地区演化为薄层细砂岩与泥岩互层的湖泊和含煤湖沼沉积;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为三角洲沉积;上侏罗统普遍被剥蚀。早—中侏罗世盆地经历了水体由浅到深的沉积演化。
钟大康王招明张丽娟李超吴丹彭伟民王兴明
关键词:侏罗系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砂岩透镜体表面与内部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被引量:31
2010年
对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不同分布模式的砂岩透镜体内部和表面砂岩和泥岩的密集采样进行了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分析,探讨了砂泥岩界面附近与透镜体内部的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随透镜体的埋藏深度以及砂岩、泥岩各自的厚度变化而变化。无论是孤立式透镜体,还是叠加式透镜体,当砂体厚度超过2m、泥岩厚度超过5m时,砂、泥岩界面的晚期碳酸盐胶结程度高于砂体内部。透镜体在埋藏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次生孔隙,以及晚期成岩作用阶段砂泥岩之间存在的单向或双向流体(物质)传递,是晚期碳酸盐矿物能否在透镜体表面(或薄砂体内部)大量胶结的重要条件。
孙海涛钟大康刘洛夫张思梦
关键词:沾化凹陷沙河街组砂岩透镜体
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砂岩透镜体成岩非均质性及其对砂岩成岩作用的启示
为了搞清埋深3199201m的砂岩透镜体表面和内部的各类成岩作用非均质性,通过密集采样,利用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荧光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方法对其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发现自砂体表面向砂体内部,碳酸盐胶结程度和石英、长石次...
孙海涛钟大康刘洛夫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砂岩成岩作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