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436)

作品数:14 被引量:125H指数:7
相关作者:罗红霞张锐向海燕杨任飞郑惠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安徽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植被
  • 3篇面向对象
  • 2篇演替
  • 2篇生态
  • 2篇石漠化
  • 2篇土地利用
  • 2篇面向对象分类
  • 2篇TIN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地学信息
  • 1篇地学信息图谱
  • 1篇多尺度分割
  • 1篇信息图谱
  • 1篇岩溶
  • 1篇岩溶石漠化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隐性信息
  • 1篇影像融合

机构

  • 13篇西南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作者

  • 8篇罗红霞
  • 4篇张锐
  • 2篇杨婷
  • 2篇刘光鹏
  • 2篇徐刚
  • 2篇郑惠茹
  • 2篇杨任飞
  • 2篇向海燕
  • 2篇郑慧茹
  • 1篇何明轩
  • 1篇吕军超
  • 1篇田永中
  • 1篇周婷婷
  • 1篇周盛
  • 1篇许文轩
  • 1篇肖悦
  • 1篇吴晶晶
  • 1篇高姣姣
  • 1篇雷茜
  • 1篇赵志军

传媒

  • 5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北京测绘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隐性地物信息提取
2021年
针对传统遥感影像提取方法中仅使用光谱像元信息的缺陷,本文使用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探究面对地形复杂区域进行多种地物信息提取充分挖掘影像隐性信息的情况,使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实现地物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精度较传统监督分类有所提高,且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模式,对于准确提取地物信息、提高提取精度具有很大帮助。
郑惠茹吕军超
关键词:遥感影像隐性信息面向对象
不同时相的柑橘估产模型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将不同时相的柑橘树冠层光谱数据和氮、磷、钾等农学参数与实测产量数据作回归分析,构建不同时相的柑橘估产模型,并对不同时相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最佳遥感估产模型.结果表明:以柑橘4个生育时期(萌芽期、开花期、成熟期、休眠期)光谱特征点的反射峰深度、绿峰归一化差值指数、红边位置等光谱变量和氮、磷、钾等农学参数组合构建的复合回归模型估产效果最佳,经过柑橘实测产量的检验表明,2010年(R2=0.965,Re=2.540)和2011年(R2=0.975,Re=2.163)都达到极显著相关,说明该估产模型具有可靠性.同时,也证明了反射峰深度、绿峰归一化差值指数、红边位置等光谱特征变量和氮、磷、钾等农学参数与柑橘产量的重要关系,及其对柑橘估产研究的重要作用.
张锐罗红霞邹扬庆余天霞
关键词:估产模型时相光谱特征农学参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相关性研究——以重庆市大都市区为例被引量:17
2017年
以重庆市大都市区为研究区,以2003年和2013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探讨不同地域单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采用熵值法对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其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100.98亿元,空间分布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区域中部主城区为低值聚集区的基本形态;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整体提高,空间分布以主城核心区为中心逐渐向外降低;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空间负相关关系,其中高—高聚集区和高—低聚集区分布在区域中部的主城区,低—低聚集区分布在区域西部,低—高区域分布在东南部。10a间,高—高聚集区范围扩大,高—低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范围缩小,低—高聚集区无明显变化。
陈婧祎罗红霞胡林利李秋红江汶静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误差平衡方法——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乡镇级土地规划数据库的精度和效率。研究方法:按比例重计算法、最大图斑容纳误差法和四舍五入误差均分平衡法。研究结果:(1)数据库误差平衡方法的处理完全符合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标准的要求;(2)形成了相关的应用技术和具体的解决方案,提高了数据库建库的效率。研究结论:依据国家标准,误差平衡方法能够有效平衡数据库误差,为以后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何明轩罗红霞刘光鹏郑雅之
关键词:数据库ARCGIS
Sentinel-1A与不同云量Sentinel-2A的融合尺度及分类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提高多云雾地区光学遥感影像利用率、探索不同云量的光学影像和SAR影像的最佳融合尺度,选取重庆市渝中地区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A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与不同云量的Sen鄄tinel-2A(云量分别为0、10%、20%、30%)光学影像,进行小波变换融合、乘积变换融合、高通滤波融合,再利用图像评价方法评价影像融合以后的效果,最后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融合前后的影像进行分类,利用混淆矩阵比较最终的分类精度。结果显示,无云情况下,小波变换融合效果最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多光谱影像的亮度、反差,有效防止了影像信息的丢失,对植被的解译能力有了明显改善,而融合后的影像保真度较差,其余两种融合效果相对次之,因此,在多云雾地区进行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时,尤其是异质数据融合时,优先推荐小波融合算法;当云量为10%以上时,3种融合算法虽然信息熵略有增加,但平均梯度、标准差减少了,造成解译困难,导致最终分类精度均略低于Sentinel-2A影像,远低于Sentinel-1A影像,基本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在进行地表覆被解译时,推荐用SAR影像替代光学影像。
罗冬罗红霞刘光鹏雷茜冯华梅
关键词:影像融合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重庆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及其生态服务价值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解重庆地区近年植被生态效应的变化格局与趋势,以重庆市为研究区,根据EOS/MODIS遥感资料,运用CASA模型估算重庆地区2002年-2011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并根据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地区2002年-2011年植被NPP均值为500.45g/m^2,常绿阔叶林达779g/m^2,在时间序列上呈波动下降的趋势.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337.97亿元、299.82亿元、357.92亿元和322.94亿元,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耕地和草地;在空间分布上,由大巴山山区所在的巫溪、巫山县及渝东南的石柱县、武隆县等区域向涪陵区及主城大片区域呈递减的趋势.
张锐罗红霞张茹蓓刘光鹏郑慧茹杨婷
关键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CASA模型生态服务价值
重庆市农作物生长季干旱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利用重庆市11个国家气象站1960-2013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按照《重庆市气象灾害标准》统计1960-2013年农作物生长季的干旱次数和强度,并采用数理统计、地统计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庆市农作物生长季干旱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干旱发生次数年代际差异明显,且干旱长期变化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近10年来,高强度等级干旱发生频率有上升趋势;重庆市干旱主要发生在渝西南地区和中部地区以及渝东北地区.研究成果可为重庆市不同区域农作物布局和防旱避灾提供科学依据.
周婷婷徐刚白基恒赵志军
关键词:干旱
基于面向对象的石漠化山区植被信息提取及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重庆东北部地区是重庆岩溶石漠化重点治理区,该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植被退化现象严重。了解该地区的植被分布特征,对该区环境的改善和石漠化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Landsat OLI等数据,运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研究区植被信息进行提取,然后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制图和分析,并在空间布局上进行总结和探讨,旨在了解该区域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在e Cognition 9.0软件中进行多尺度分割,再结合地物类型特征使用隶属度函数法进行分类,该方法符合山地地物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分类精度达到81.35%;(2)研究区属典型的中山地区,海拔在500~1 500 m之间的地区约占64.49%,林地和耕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地物类型,所占总面积为8 872.2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6.50%,各地物类型分布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较大;(3)综合研究区地形因子(高程和坡度)与植被分布的相关性可知,耕地和草灌主要分布在高程为200~1 500 m且坡度等级在2~4级(5°~35°)之间,该区域人类活动频繁,故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植被覆盖度低,群落生长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在高程>500 m且坡度等级在2~4级(5°~35°)之间。马尾松林、阔叶林和柏木林主要分布在高程大于500 m且坡度等级在2~5级(5°~45°)之间。
郑惠茹罗红霞向海燕程玉丝杨任飞程全英
关键词:多尺度分割面向对象分类地形因子
重庆中梁山石漠化植被恢复区植被群落演替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以重庆岩溶石漠化植被恢复区之一的中梁山为研究区,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植被演替研究法,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2种数量分析技术,从定量的角度对研究区恢复植被的演替阶段、演替系列、群落特征以及演替过程中的物种组成变化、演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梁山植被恢复演替共分为9个阶段,基本遵循旱生进展演替一般规律,即从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受土壤、岩性的特殊生境影响,中梁山形成了三大土壤顶级,即以乔木为主的马尾松群落、柏木群落,以及以耐旱、耐瘠薄灌木树种构成的灌木群落.由于人工修复植被与自然恢复植被差异明显,分别形成了自然恢复演替和人为辅助演替两大演替系列;自然恢复群落与人工林相比,物种丰富度更高,功能群组成更复杂,并表现出乔木群落大于灌丛、灌草丛群落大于杂草群落,而人工辅助演替尽管加快了植被演替进程,但生态功能最差;DC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均出现物种组成和环境条件相似样方的集聚,这是植被与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邹扬庆张锐罗红霞杨婷郑慧茹
关键词:恢复演替TWINSPANDCCA
基于CA-Markov模型的乌江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以乌江下游的涪陵等6个区县为研究区,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的Landsat影像解译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CA-Markov模型和MCE模型,实现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模拟。结合情景分析方法,探讨在"快速城镇化情景"、"现状延续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三种模式下研究区2020年、2035年、205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在"快速城镇化情景"下,建设用地急剧扩张,35年间其面积增加了一倍,达到1 390.46km2,且主要来源为耕地,约占转出耕地面积的一半;林地增长十分缓慢,草地和未利用地持续减少,到2050年分别减少了186.58km^2和69.40km^2,未利用地减少了一半。(2)在"现状延续情景"下,建设用地增长仍然较快,2050年增加了347.92km^2,增幅达37.92%;耕地减幅有所下降,林地增加也比"快速城镇化情景"要快,但草地和未利用地仍在持续减少,35年间分别减少了25.9%和44.3%。(3)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等生态用地不断恢复和增加,到2050年,生态用地总面积占研究区的64%;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得到限制,到2050年其总面积为1 171.42km^2,比同期"快速城镇化情景"减少了219.04km^2;耕地虽有减少,但逐渐趋于平衡,始终保持在6 000km^2以上。因此,"生态保护情景"是研究区未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式。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土地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吴晶晶田永中许文轩肖悦谢莹程玉丝
关键词:情景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