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3YSD027)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季中扬高小康李静胡燕唐圣菊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艺术
  • 4篇民间艺术
  • 3篇审美
  • 3篇文化
  • 2篇审美经验
  • 1篇新型城市化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目标
  • 1篇演艺
  • 1篇秧歌
  • 1篇遗产
  • 1篇艺术论
  • 1篇艺术美
  • 1篇艺术美学
  • 1篇艺术人类学
  • 1篇艺术性
  • 1篇音乐
  • 1篇音乐艺术
  • 1篇中国民间艺术
  • 1篇陕北秧歌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哲学社...

作者

  • 7篇季中扬
  • 1篇胡燕
  • 1篇唐圣菊
  • 1篇高小康
  • 1篇李静

传媒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学海
  • 1篇求索
  • 1篇民族艺术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艺术百家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陕北秧歌的百年遭遇与民间艺术的现代命运被引量:5
2014年
百年来,陕北秧歌遭遇了三种文化身份的更迭:一是作为自发自地民间艺术,尚未从整体性的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它不是审美的对象,而是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作为新秧歌运动的民间资源,从民间文化中被剥离出来,成为现代意识的"对象",逐渐被改造为一种审美的艺术形态;三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传统的象征,被重新嵌入现代文化中,一方面成为重构本土文化的识别符码,另一方面获得了一种展示价值,成为文化消费的对象。陕北秧歌的百年遭遇浓缩了现代化进程中民间艺术的历史命运,折射了现代文化精神的偏至,即理性精神无所不在的操控意识,以及审美主义艺术观的局限。
季中扬
关键词:音乐艺术舞蹈艺术陕北秧歌民间艺术文化身份
论民间艺术美学的三个核心范畴被引量:4
2014年
民间性、生活性、艺术性是民间艺术美学的三个核心范畴。文化小传统是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它造就了民间艺术的民间性。民间艺术是日常生活的艺术,只有在具体的时空中,其意义的接受与诠释才最为完满。以生命美学来考量,民间艺术的炫技性彰显着比精英艺术更为旺盛的生命力。民间艺术的民间性、生活性规定、制约了它的艺术性,造就了民间艺术迥然不同于精英艺术的美学体系。
季中扬
关键词:民间艺术民间性生活性艺术性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与价值重估被引量:15
2014年
现代美学建构了一种分离式的、审美主体外在于审美对象的静观性的审美模式。民间艺术是融入于日常生活的艺术,在现代美学框架中,将其"脱境",再"语境重置",将其变成静观性的审美对象,使得活生生的艺术成为干瘪的木乃伊。理解民间艺术需要另一种美学原则与审美模式,即审美主体完全投入于对象的介入性审美。只有把民间艺术还原为人类活动,才能在具体的活动场域中体验其丰满的意义。民间艺术是"非遗"核心组成部分,依据一般艺术原理对其盲目美化、提升,其实是一种破坏,以介入性审美经验重新认识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对其实施保护的理论基础。
季中扬高小康
关键词:民间艺术现代美学
论城乡文化共同体的可能性及其建构路径被引量:10
2014年
城乡文化共同体是维系城乡居民相互认同的文化纽带,包括共享的文化观念、文化符码、文化形象、文化记忆等,其融入于日常生活之中,并为人们在情感上所认同,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化价值取向。建构城乡文化共同体可以破解社会排斥,有效化解来自乡村的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危机,促进新兴城市文化尽可能吸纳、包容乡土文化,包括乡土社会的文化观念、民间信仰,以及可以转化为现代视觉经验的文化符码与民间艺术形象,从而建构一种和而不同的新型现代文化。
季中扬李静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社会融入文化认同
艺术人类学本土化观念反思被引量:2
2014年
在国内艺术人类学研究尚未成气候的时候,就有学者提出艺术人类学本土化问题。早在1997年,郑元者就开始把中国艺术人类学“本土化的现代性追求’作为课题研究,并于200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在1999年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首次学术规划会议上,与会者则明确提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术目标,就是要立足于在本土化的艺术人类学资源中实现中国艺术理论和审美精神的现代性追求”。
季中扬唐圣菊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本土化现代性追求国家社科基金学术目标审美精神
论民间表演艺术的喜剧性审美经验及其文化功能被引量:3
2014年
民间艺术长期处于美学研究视域之外,尤其是民间表演艺术,往往被视为民俗活动,对其审美经验缺乏深入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要求以及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民间艺术,研究其审美经验。就民间表演艺术的喜剧性审美经验而言,民间诙谐所引发的欢笑不同于有着深度思想内涵的讽刺性的笑,也不同于意识已经达到了自我反讽高度的幽默的笑,它是一种缺乏任何指向与内涵的单纯的节庆的欢乐;这种喜剧性的审美经验不是来自分离式的审美鉴赏,而是融入式的瞬间体验,是一种共享性的审美经验,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体验到了同一种欢乐;其文化精神不是一种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的否定性精神,而是一种自得、自满的肯定性精神,是一种充满善意的乐天精神;其文化功能不在于文化政治抵抗,而是有着类似宗教的功能,它祝福生命,团结族群。
季中扬
关键词:民间表演艺术喜剧性审美经验
论中国民间艺术论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内涵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10
2015年
民间艺术是一种历时性演进比较缓慢的艺术形态,其结构相对稳定。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处于结构底层的是原始文化观念,次之是世俗文化观念,再次是大传统文化观念,表层是形形色色的当下的思想观念。民间艺术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极其稳定,几乎不因社会文化变迁而发生改变,这不仅是因为这些文化内涵与人类的本能性需求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是深层次文化内涵通过代代相传的象征体系,已经深度内化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了。民间艺术作为族群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在城乡生活空间急剧变化的当代,其"无场所的记忆"功能对于活态传承文化遗产,重构民族文化认同,建设有根的现代文化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季中扬胡燕
关键词: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内涵文化遗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