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985工程”(NKZX985-201204)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薛富兴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审美
  • 3篇审美方法
  • 2篇体物
  • 2篇自然审美
  • 1篇动态模式
  • 1篇人类中心主义
  • 1篇审美判断
  • 1篇审美欣赏
  • 1篇生态观念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方法
  • 1篇生态学视野
  • 1篇齐物
  • 1篇齐物论
  • 1篇庄子
  • 1篇自然美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基础
  • 1篇物论

机构

  • 7篇南开大学

作者

  • 7篇薛富兴

传媒

  • 2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美育学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之建构被引量:9
2013年
中西自然审美长期处于不自觉状态,有审美而无批评。当代自然审美需要通过自觉建立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而实现自觉,提倡与引导恰当的自然审美,避免传统自然审美诸多弊端。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当包括以下内容:客观性之自然审美原则,物相、物性、物史与物功之自然美内涵系统,从观物到格物之自然审美方法,以及自然探究与自然德性之自然审美文化基础。
薛富兴
环境美学的基本理念被引量:2
2014年
环境美学应当以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为原型,考察各种环境内部各要素积极的群体、整体性关系。它首先是对自然环境、人类影响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所存在的审美现象的专题性分类考察,主要任务是厘清这三种环境形态自身的科学特征、审美个性和欣赏要义。在更高的层面上,环境美学需要一种足以贯通上述三大环境形态的核心理念,以及人与自然的互依共生之道。
薛富兴
关键词:环境美学生态系统
艾伦·卡尔松论人类环境的审美欣赏被引量:2
2013年
人类环境美学乃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之新阶段。在此阶段,卡尔松反思了人类环境欣赏中传统的"设计者景观"方法,认为它使人们误将人类环境视为独立、精致的艺术对象,因而提倡一种"生态学方法",后者着重强调人类环境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服务,并发现了人类环境各要素在历史过程中相互适应而产生的自然生成类生态效果。然而,卡尔松在人类环境欣赏中对微观对象欣赏视野的绝对性排除则是一种偏见。
薛富兴
关键词:艾伦·卡尔松生态学方法
自然审美方法论被引量:5
2015年
人类自然审美欣赏方法由三者组成,曰观物、格物与体物。观物乃以感官感知自然对象与环境的外在感性表象与特性,格物言以认知理性深入认知与理解自然对象与环境之内在特性与功能;体物谓超越人类利益诸求,以同情之态度体验自然对象与环境之内在价值、生存境遇和生态功能。观物乃自然审美之感知基础层,格物乃自然审美之认知深化层;体物乃自然审美之综合超越层。感知、认知与德性分别构成此三方法之要素。此三者由浅入深、相互结合,构成恰当、完善的自然审美方法体系。
薛富兴
关键词:体物
化:一个来自《庄子》的生态观念被引量:1
2016年
《庄子》文本有一个以"化"为核心的概念群,"一化"乃其核心概念,其"化"观念实即一种生态学动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此观念得之于庄子对人类与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死亡现象之深入反思,他进而得出生死相互转化的生态学理解。通过考察自然现象,庄子发现了物种间的相互转化。以整体性的宏观视野贯通天人,将万物间生死、物种形态的转化理解为万物间永恒变化、传递的能量之流,乃其"化"观念之核心内涵。此观念主要地依据于其相对主义认识论——"齐物论"。庄子的"化"观念有益于当代人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确立新型的生态文明。
薛富兴
关键词:《庄子》生态学视野人类中心主义齐物论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方法被引量:8
2014年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为人类提供了三组自然审美方法:仰观与俯察、观物与游物及感物与体物。前者言对象自然之审美欣赏与环境自然之审美欣赏;中者言静态地欣赏自然与动态地欣赏自然,后者言以自然表达自我与同情式地体验自然对象之命运。其中,游物与感物尤为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之主导方法。立足于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此二者自有其主观性与肤浅性之局限,当以观物与体物之法补充、超越之。上述三组方法既突出地体现了中华文化个性,同时对当代人类环境审美具有普遍性借鉴与反思价值。
薛富兴
审美判断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发展被引量:8
2014年
古典时代,中国美学为人类贡献了审美判断的四种基本形态:美丑判断、层次判断、风格判断和理想判断。立足于康德的理性主义立场,当代西方美学对审美判断做了重要拓展。肯戴尔·沃尔顿的弹性模式将审美判断分为标准的、可变的与反标准的三种形式,使审美判断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艾伦·卡尔松分析模式将审美判断分为描述、阐释和评估三个环节,强化了审美判断的理性基础与认知操作性,上述两者合起来,构成人类审美判断知识体系,促进了人类审美经验的深化。
薛富兴
关键词:审美判断理性主义动态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