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990321076)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仁安官文佳马琳李钠王艳丽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Si_4M(M=Li,Na,K,Be,Mg,Ca,B,Al)原子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 311G 水平上,对Si5原子簇各稳定构型中的一个Si原子,经M(M=Li,Na,K,Be,Mg,Ca,B,Al)取代后所得到的各种Si4M原子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和频率计算,获得它们的稳定结构.在所有的Si4M原子簇中,具有C2V对称的三角双锥结构是最稳定的构型,且同一主族金属原子,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Si—M键Mulliken重叠布居数依次减少,键强度依次减弱,键长依次变长;同一周期金属原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Si—M键Mulliken重叠布居数依次增大,键强度依次增强,键长依次变短.与同一主族和同一周期的原子共价半径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 孙仁安李钠张宏
- 关键词:原子簇密度泛函理论几何构型化学键量子化学
- H原子与SiFn(n=1~4)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2d,2p)基组下,研究了H原子与SiFn(n=1~4)的反应历程.通过振动频率和内察反应坐标(IRC)分析,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在QCISD/6-311G(2d,2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计算,并进行了零点能校正.结果表明:在单重态下H原子倾向于添加到Si原子上,而二重态和三重态下H原子倾向于夺取F原子.在H原子一步步夺取F原子的反应过程中,主要产物为SiHF3,Si原子在副反应中生成.由于副反应能垒较高,在真实体系中生成Si原子很困难,由此我们推断实际反应中加入的衬底起到了关键作用.
- 马琳孙仁安官文佳王艳丽
- 关键词:反应机理过渡态DFT
- PdSin(n=1~5)原子簇结构的理论研究
- 2006年
- 利用密度泛涵理论B3LYP方法,在LanL2DZ水平上对PdSin(n=1~5)原子簇进行理论探讨,分别在多重度为1、3、5情况下,优化计算得到其稳定构型,对其中较稳定且对称性好的原子簇在能量、稳定性、自然键轨道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发现在所讨论的PdSin(n=1~5)原子簇中,n=3即PdSi3原子簇最稳定;NBO分析计算表明.Pd原子的4d电子在成铤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 官文佳马琳孙仁安阎杰
- 关键词:密度泛涵理论NBO分析
- Si_4X(X=C,N,O,F,Si,P,S,Cl)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利用Gussian 98程序,B3LYP方法,在6 311G 水平上对Si4X(X=C,N,O,F,Si,P,S,Cl)原子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和频率计算,得出各原子簇的稳定结构.结果表明,Si5原子簇的最稳定构型具有D3h对称性.用杂原子X(X=C,N,O,F,P,S,Cl)取代Si5原子簇中的Si原子,几乎都得到C3V和C2V对称的稳定构型(Si4F原子簇只有C2V对称的稳定构型,Si4Cl原子簇不存在这两种稳定构型).对具有相同对称性的杂原子簇中Si—X键长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同一周期从左到右,Si—X键长与其对应的原子共价半径和相比较,其键长变化率逐渐增大.杂原子的加入对原Si5原子簇中的其它Si—Si键长影响不大.
- 孙仁安张旭李钠
- 关键词:几何构型稳定构型密度泛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