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10529)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朱玉琢庞慧民温得中高久春刘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小鼠
  • 1篇雄性
  • 1篇雄性小鼠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作用
  • 1篇遗传毒性
  • 1篇荧光
  • 1篇诱变试验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致突变
  • 1篇致突变作用
  • 1篇中草药
  • 1篇生殖
  • 1篇生殖细胞
  • 1篇探针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细胞
  • 1篇仙鹤草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
  • 1篇东京医科齿科...

作者

  • 4篇朱玉琢
  • 3篇庞慧民
  • 2篇温得中
  • 2篇高久春
  • 1篇赵佳
  • 1篇乔萍
  • 1篇刘阳
  • 1篇稻泽让治

传媒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金樱子对小鼠的致突变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庞慧民朱玉琢高久春
关键词:金樱子小鼠致突变
甘草对醋酸铅诱发小鼠精子畸形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观察中草药甘草对醋酸铅 [Pb (CH3COO) 2 ]诱发小鼠精子畸形的抑制作用。方法 :6 5只小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 (N· S)、阳性对照组 (MMC1.0 mg· kg- 1 )、 Pb (CH3COO) 2 诱变实验组 (4 0、 2 0和10 m g· kg- 1 ,相当于 1/ 3、1/ 6和 1/ 12 L D50 )、甘草诱变实验组 (1.2 5、 2 .5 0、 5 .0 0和 10 .0 0 g· kg- 1 ,相当于人 5×、10×、2 0×和 4 0×临床常用剂量 )、甘草抗诱变组 [(Pb (CH3COO) 2 2 0 mg· kg- 1 +甘草各剂量组 ) ],每组 5只动物。MMC和 Pb (CH3COO) 2 腹腔注射给药 ,其他药物均为灌胃给药 ,抗诱变实验组甘草和 Pb(CH3COO) 2 同时给药 ,每天 1次 ,连续 5 d。首次给药后 5周末 ,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 ,取附睾 ,按 Wyrobek方法制片。结果 :甘草各剂量组 (1.2 5、 2 .5 0、 5 .0 0和 10 .0 0 g· kg- 1 )所诱发的小鼠精子畸形频率 (% ) (1.2 0± 0 .2 2、 1.38± 0 .2 7、1.5 2± 0 .2 5及 1.32± 0 .30 )与阴性对照组小鼠精子畸形频率 (1.2 8± 0 .18) %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但甘草各剂量 (1.2 5、 2 .5 0、 5 .0 0及 10 .0 0 g· kg- 1 )与 Pb (CH3COO) 2 (2 0 mg· kg- 1 )一同给药时 ,可使Pb (CH3COO) 2 所诱发的小鼠精子畸形频率明显降低 ,即 (3.2 8± 0 .2
温得中刘阳朱玉琢
关键词:甘草药物作用精子畸形
应用FISH技术鉴定肿瘤CGH微阵列BAC克隆
2006年
目的:鉴定用于肿瘤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微阵列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的质量。方法:常规法制备健康自愿者外周血染色体标本;BAC(获自RPCI-11文库和CTC文库)定位信息参考UCSC和NCBI资源数据库编辑;探针用切口平移法分别标记上生物素-16-dUTP或地高辛-11-dUTP;各BAC克隆的精确定位在正常人中期分裂相,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确认。选择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意义的223种BAC克隆,分析它们在染色体相应区域的拷贝数和分子构成。结果:FISH分析表明:正常BAC克隆占81.62%(186/223),出现额外FISH杂交信号的BAC克隆占13.45%(30/223),定位信息错误的BAC克隆占3.58%(8/223),BAC克隆大肠菌扩增失败占1.35%(3/223)。结论:BAC克隆作为探针点样制备CGH微阵列时,FISH法鉴定是必要的。
赵佳朱玉琢高久春庞慧民稻泽让治
关键词:染色体原位杂交荧光分子探针
中草药仙鹤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中草药仙鹤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阴性对照组(NS)、丝裂霉素C或甲基磺酸甲酯(MMC或MMS)组及仙鹤草诱变组(1.0、2.0、4.0和8.0 g.kg-1)。采用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实验和小鼠精子非程序DNA合成实验,研究仙鹤草对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仙鹤草各剂量组所诱导的小鼠精子畸形频率和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仙鹤草不能诱导小鼠精子非程序DNA合成。结论:在本实验所使用的剂量范围内仙鹤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
庞慧民朱玉琢乔萍温得中
关键词:仙鹤草诱变试验生殖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