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60032)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斌安贵臣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学院台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电影
  • 2篇文化
  • 1篇电视
  • 1篇电视剧
  • 1篇电视剧文化
  • 1篇电影观念
  • 1篇电影事业
  • 1篇电影市场
  • 1篇电影音乐
  • 1篇电影院
  • 1篇音乐
  • 1篇影院
  • 1篇鸳鸯
  • 1篇鸳鸯蝴蝶
  • 1篇鸳鸯蝴蝶派
  • 1篇早期电影
  • 1篇早期中国电影
  • 1篇执法
  • 1篇中国电影
  • 1篇中国文化产业

机构

  • 6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台州学院

作者

  • 6篇李斌
  • 1篇安贵臣

传媒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电影艺术
  • 1篇苏州教育学院...
  • 1篇台州学院学报
  • 1篇创意与设计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警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内涵诠释——以临海市警察为例
2017年
警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是时代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警察人文素养必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为基础;必须是以具有人文情怀的公正执法、柔性执法的文化警察为外显与符合现代法制社会要求的法制理念的统一。
安贵臣
关键词:警察核心价值观人文素养柔性执法
鸳鸯蝴蝶派社交与20世纪初中国文化产业创意阶层的形成被引量:1
2014年
分析了20世纪初鸳鸯蝴蝶派社交与文化状态,认为他们以大众传媒为渠道与早期中国文化创意人的积极交往,体现出一种跨界沟通、富于创意的传播艺术。鸳鸯蝴蝶派与作家、剧作家、文明戏编撰者、流行音乐创作者的广泛融合,推动了20世纪初中国文化产业创意阶层的形成。
李斌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
范烟桥与中国早期电影被引量:1
2014年
范烟桥为各大影片公司撰写剧本、编写说明,是早期中国电影公司的明星职员。他对苏州电影市场拓展、观众观影心理、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提出了独到见解,这些观念通过报纸向外辐射传播,影响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创作。他创作的电影歌曲继承民族音乐精华,适应大众审美心理,推动了中国电影音乐民族性的开掘与现代性的传播。这些都证明,范烟桥是中国电影史上不能忽略的重要人物。
李斌
关键词:中国早期电影电影观念电影音乐
初探民国苏州报纸《大光明》广告被引量:4
2014年
《大光明》诞生于苏州报业发达与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体现出丰富的广告创意。它随着社会发展和受众需求不断调整,不断改变和创新广告策略,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是留给当下广告业发展的重要启示。从它的广告创意可看出,民国苏州的报刊广告业在编辑者的思维创意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作用下,正在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这种报纸、广告、工商经济、大众之间的互动系统的良性运作正在推出一幅文化产业和民国苏州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紧密关联的清晰图景。
李斌
关键词:报纸广告
徐碧波与早期中国电影被引量:1
2014年
徐碧波积极参与早期中国电影事业,与友联公司的紧密联系揭示了江苏文人对早期中国电影企业的推动作用。他是江苏文人中在一家电影企业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他还尝试独自创业,和友人合资在苏州开办公园电影院,该电影院放映的很多影片都来自友联公司,他也成为早期沪外电影市场重要的拓展者。
李斌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事业工作时间电影市场电影院
试论苏州特色电视剧文化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2012年
依托苏州丰厚的城市文化资源,苏州电视剧文化景观逐步展现,如苏州制作的电视剧作品影响深远,苏州电视剧编剧队伍正在成长,主流传媒积极推动电视剧文化发展,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迅速成长,电视剧拍摄地全国知名。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内容制作缺乏城市个性,古代题材多于现代题材,剧作队伍有断档风险与结构失衡的缺憾,电视剧产业主体零散、产业意识薄弱、产业型态陈旧。鉴于此,应从内容创造、品牌创新、平台建构、人才支持四方面入手构建苏州特色电视剧文化体系。
李斌
关键词:电视剧文化体系
试论传媒对评弹文化发展的促进被引量:1
2014年
评弹与传媒的互动是评弹自身艺术不断革新以及与现实紧密联系的体现。评弹文化要"活态传承"下去,其与传媒的沟通、互融、互动必不可少。但目前评弹与传媒的结合仍存在诸如评弹作为题材进入传媒的创意不足、评弹和传媒结合的人才不足、评弹界对传媒尚存隔膜、本土传媒影响力有限等缺憾。惟有政府搭建平台、本土传媒加强建设、传媒创意推陈出新、大力培养"传媒+评弹"的双核人才、评弹人主动贴近传媒,方能推动评弹文化通过传媒向广域化方向发展。
李斌
关键词:传媒评弹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