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60013)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单晓杰王建朝更多>>
相关机构:凯里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主题

  • 5篇苗族古歌
  • 5篇古歌
  • 2篇原生形态
  • 1篇依附
  • 1篇音乐
  • 1篇音乐学
  • 1篇音乐学家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生活
  • 1篇社会文化功能
  • 1篇事象
  • 1篇族群
  • 1篇文化事象
  • 1篇西江苗寨
  • 1篇西江千户苗寨
  • 1篇礼俗
  • 1篇苗寨
  • 1篇民间礼俗
  • 1篇民俗
  • 1篇乐学

机构

  • 5篇凯里学院
  • 3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单晓杰
  • 3篇王建朝

传媒

  • 2篇凯里学院学报
  • 2篇民族音乐
  • 1篇大舞台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贵州苗族古歌之传承路径探究
2014年
依据贵州苗族古歌当前的两种生存形态,借鉴非物质文化传的承路径和经验,提出苗族古歌传承的原生态、专业、文本、教育、媒体等传承路径。
单晓杰
关键词:苗族古歌传承
论苗族古歌与民俗的依附共生关系——以黔东南州苗族古歌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的依附共生传统,这说明古代的音乐与礼俗一直以来就是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包容之中。然而近现代以来,古代的礼乐传统下延至民间,已经发生了俗化,而成为民间礼俗的重要来源之一,此也犹如音乐学家项阳先生所言的“礼俗,实际上是国家礼制的俗化显现”,因此而提出了“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的真知卓见。事实上,本文所探讨的“苗族古歌与民俗之依附共生关系”也是该种观点的同义语.
单晓杰王建朝
关键词:苗族古歌依附民俗民间礼俗古代历史音乐学家
论贵州苗族古歌的当代生存形态——以雷山县西江苗寨古歌调查为个案被引量:5
2013年
苗族古歌是苗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一种综合的文化形式,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存在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古歌的当代生存形态进行多个层面的观照,从中反映其在当今时代的变迁状况。
单晓杰王建朝
关键词: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古歌原生形态
论贵州苗族古歌的社会文化功能
2014年
一个族群之所以会创造出一项文化事象,或者说该文化事象能够在该族群中延绵存续,无疑彰显了该文化事象在该族群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即为一个族群之文化事象的"社会文化功能"。但不同的文化事象也会根据其本身的特点以及族群的人们之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尽一致的面貌。
单晓杰王建朝
关键词:社会文化功能苗族古歌文化事象社会生活族群
贵州雷山县西江苗族古歌的变迁被引量:1
2013年
苗族古歌是苗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以史诗(内容)和演唱(承载形式)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文化形式。它具有着多学科、多重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苗寨苗族古歌为调查个案,通过分析其两种生存形态(原生形态和此生形态)下功能的变化,来反观苗族古歌的当代变迁。
单晓杰
关键词:苗族古歌原生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