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1KJB430006)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向军沈湘黔褚艳秋张雄辉周广振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篇纳米
  • 7篇纳米纤维
  • 6篇电纺
  • 5篇铁氧体
  • 4篇ZN
  • 4篇磁性能
  • 3篇电纺丝
  • 3篇静电纺
  • 3篇静电纺丝
  • 3篇纺丝
  • 3篇NI
  • 2篇碳纳米纤维
  • 2篇微波吸收
  • 2篇微波吸收性能
  • 2篇吸收性能
  • 2篇合金
  • 2篇复合纳米纤维
  • 2篇NI-ZN铁...
  • 2篇CO
  • 1篇电性能

机构

  • 10篇江苏科技大学
  • 7篇江苏大学

作者

  • 10篇向军
  • 7篇沈湘黔
  • 6篇褚艳秋
  • 5篇郭银涛
  • 5篇周广振
  • 5篇张雄辉
  • 4篇叶芹
  • 4篇李佳乐
  • 2篇黄滔
  • 1篇郭纪源
  • 1篇徐加焕

传媒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化学学报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电纺丝法制备Co_(0.5)Ni_(0.5)Fe_2O_4纳米纤维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Co(NO3)3+Ni(CH3COO)2+Fe(NO3)3]复合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复合纤维及其焙烧产物进行了表征,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制备参数,如PVP含量、醇/水比例、电场强度以及无机盐含量对复合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制备条件。将所得复合纤维在550℃焙烧2h可以制得单相尖晶石结构的晶态Co0.5Ni0.5Fe2O4纳米纤维,其平均直径约为80nm,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磁性,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分别为52.3A.m2/kg和81.0kA/m。
向军褚艳秋周广振郭银涛
关键词:纳米纤维静电纺丝
添加Al_2O_3对Ni_(0.5)Zn_(0.5)Fe_2O_4纳米纤维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2011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添加0~20wt%Al2O3的Ni0.5Zn0.5Fe2O4纳米纤维。通过XRD、FESEM、TEM和VSM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都分布在40~150 nm之间,添加到纤维中的Al2O3主要以非晶态形式分布于铁氧体晶粒边界;随着Al2O3添加量的增加,可观察到γ-Fe2O3相逐渐析出,Ni-Zn铁氧体的晶格常数单调减小,说明有一些Al2O3进入到尖晶石晶格中取代了B位的Fe3+离子,Ni-Zn铁氧体的平均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在Al2O3添加量为8wt%时达到最大值39.2 nm;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Al2O3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先减小后增大,当Al2O3添加量超过5wt%时又开始变小。
向军周广振褚艳秋郭银涛沈湘黔
关键词:NI-ZN铁氧体AL2O3纳米纤维静电纺丝
Fe-Ni合金/Ni铁氧体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表征与磁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静电纺丝结合氢气热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平均直径约为60~70 nm的Fe-Ni合金/Ni铁氧体复合纳米纤维.使用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技术对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行为以及目标产物的晶体结构、相组成、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Ni铁氧体纳米纤维的制备温度及其还原温度对相应还原产物的相组成和磁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所得Fe-Ni合金/Ni铁氧体复合纳米纤维由于Fe-Ni合金的引入表现出更为优良的磁性能,且各磁性相间存在良好的交换耦合,其整体磁行为如同一个单相磁性材料.在复合纳米纤维磁性能上所观察的变化可根据Fe-Ni合金和Ni铁氧体内禀磁特性的不同以及晶粒尺寸、相组成和磁相互作用的变化来进行解释.
向军张雄辉褚艳秋沈湘黔
关键词:FE-NI合金复合纳米纤维磁性能静电纺丝
Fe-Ni/C复合纳米纤维的原位制备与微波吸收性能被引量:10
2014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稳定化和碳化处理原位制备了Fe—Ni/C复合纳米纤维,其平均直径约为215nm,所生成的Fe—Ni合金纳米颗粒较均匀地分布在碳基纳米纤维的内部和表面,且被石墨化碳层所包覆.以Fe·Ni/C复合纳米纤维为吸收剂、硅橡胶为基质制备成吸波涂层,研究了碳化温度对电磁特性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厚度为1.2~2.0mm、Fe—Ni/C复合纳米纤维质量分数为5%的吸波涂层表现出优良的微波吸收性能,在7.4~18GHz频率范围内的反射损耗均低于-20dB;随着复合纳米纤维的碳化温度由800℃升高到1200℃,由于阻抗匹配特性的改善,吸波涂层的微波吸收能力逐步加强,其最小反射损耗由-22.6dB降低到-63.0dB.
向军张雄辉叶芹李佳乐沈湘黔
关键词:微波吸收反射损耗
Li_(0.5-0.5x)Zn_xFe_(2.5-0.5x)O_4纳米纤维的电纺制备及其结构和磁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锂、硝酸锌和硝酸铁为主要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后期的热处理制备了直径在50~100 nm的单相Li0.5-0.5xZnxFe2.5-0.5xO4(x=0.0,0.2,0.3,0.4,0.5,0.8)纳米纤维.利用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过程以及焙烧温度和化学成分对所得纳米纤维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纤维经350℃焙烧后,纯相晶态的LiZn铁氧体纳米纤维基本形成.当焙烧温度由350℃升高到600℃,Li0.35Zn0.3 Fe2.35O4纳米纤维的平均晶粒尺寸由13.0 nm增大到47.5 nm,微观形貌逐渐向链状结构演化,比饱和磁化强度由39.7 A·m2·kg-1单调递增到84.5 A·m2·kg-1,而矫顽力先增大后减小,在550℃时达到最大值12.6 kA·m-1,其单畴临界尺寸约为35 nm.随着Zn含量x的增加,所制备的LiZn铁氧体纳米纤维的晶格常数近似呈线性增长,符合Vegard定律,矫顽力从x=0.0时的17.1 kA·m-1逐步减小到x=0.8时的2.4 kA·m-1,比饱和磁化强度Ms先增大后减小,在x=0.3时达到一个最大值74.7 A·m2·kg-1.与相似条件下制备的LiZn铁氧体纳米粒子相比,LiZn铁氧体纳米纤维由于其形状各向异性,而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矫顽力.
向军褚艳秋周广振郭银涛郭纪源沈湘黔
关键词:LIZN铁氧体纳米纤维磁性能形状各向异性
Sr和Co共掺杂对PrAlO_3钙钛矿氧化物的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2013年
采用柠檬酸盐法结合高温烧结制备T(Pr,Sr)(Al,Co)O3-δ系列钙钛矿氧化物导电陶瓷。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直流四线法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和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n0.9Sr0.1Al1-yCoyO3-δ(y=0.1—0.5)陶瓷均为单相菱方钙钛矿结构.在掺杂范围内其晶胞体积、相对密度和电导率都随Co掺杂量y的增加而增大,但电导率的增幅在逐步减小;所有陶瓷样品在空气中都是氧离子与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电导行为符合小极化子跳跃机制。对于Pr1-xSrxAl0.5Co0.5O3-δ(x=0.1—0.4)陶瓷.当x=0.2时样品有较明显的第二相(Pr,Sr)CoO3析出,说明Sr在该体系的固溶限在10。20at%之间,而且随着Ⅳ的进一步增加,(Pr,Sr)CoO3增多并成为主相:在测量温度范围内,Pr1-xSrxAl0.5Co0.5O03-δ的电导率随x的增加大体呈现出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x=0.3附近达到一个最大值,当∞〉t0.2时还可观察到明显的半导体一金属性转变,且转变温度随X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郭银涛叶芹向军徐加焕
关键词:共掺杂电性能混合导体
基于Li_(0.35)Zn_(0.3)Fe_(2.35)O_4和碳纳米纤维双层吸波体的结构设计与吸收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热处理制备了Li0.35Zn0.3Fe2.35O4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纤维,并将它们各自均匀分散在硅橡胶基质中,测量了相应复合体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相对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并根据传输线理论评估了由它们所构成的单层和双层结构吸波体的微波吸收特性。结果显示由于Li0.35Zn0.3Fe2.35O4纳米纤维与碳纳米纤维的电磁特性的有机结合,双层吸波体的微波吸收性能明显优于同厚度的单层吸波体。当以厚为1.8mm的Li0.35Zn0.3Fe2.35O4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体为吸收层和厚为0.2mm的碳纳米纤维/硅橡胶复合体为匹配层时,双层吸波体的反射率在13.9GHz达到一个最小值-47.8dB,反射率低于-10dB的吸收带宽为8.8GHz,频率范围为9.2~18GHz,反射率小于-20dB的频率范围为11.5~18GHz,带宽为6.5GHz,覆盖整个Ku波段。优化设计的双层吸波体有望作为一种轻质高效的Ku波段微波吸收材料。
向军张雄辉叶芹李佳乐黄滔沈湘黔
关键词:碳纳米纤维微波吸收性能
Fe-Co-Ni合金/Co0.5Ni0.5Fe2O4磁性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2013年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静电仿丝技术制备Co0.5Ni0.5Fe2O4纳米纤维,然后将其氢热还原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合金含量、平均直径在67-85 nm的Fe-Co-Ni合金/Co0.5Ni0.5Fe2O4复合纳米纤维。采用TG-DTA、XRD、FE-SEM、TEM和VSM对所得纤维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由290℃升高到350℃,纤维直径逐渐减小,微观形貌向串珠状结构演变,还原产物中 Fe-Co-Ni 合金的质量分数由15.2%逐步增加到约95.7%;所制得的Fe-Co-Ni 合金/Co0.5Ni0.5Fe2O4复合纳米纤维的两磁性相晶粒间具有良好的磁交换耦合,其磁化行为如同单相磁性材料的;随Fe-Co-Ni合金含量的增加,其饱和磁化强度和剩磁均增大,而相应的矫顽力则呈现出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Fe-Co-Ni合金相的形成不仅能够明显提高复合纳米纤维的软磁性能,而且通过调节其含量还可有效实现对材料磁参数的宽范围调控。
向军张雄辉周广振李佳乐褚艳秋沈湘黔
关键词:复合纳米纤维磁性能
电纺AAI/PAN复合碳纳米纤维预氧化行为研究
2014年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一系列纤维形貌良好、平均直径为410nm的AAI/PAN前驱体纳米纤维,经不同温度预氧化后得到纤维平均直径约为240nm的预氧丝。通过FTIR、TG-DTA和XRD等表征手段分别计算了各预氧丝的预氧化程度。结果显示,随预氧化温度的升高,PAN分子的预氧化程度不断增强,各表征手段最后所得预氧化度分别为80.4%、84.4%和61.3%。另外,AAI的加入不仅增强了复合纳米纤维的磁性能,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氧化反应的起始和终止温度,节约了能源,减缓了放热反应的速率。在综合各项测试的基础上确定了AAI/PAN纳米纤维的最佳预氧化温度为240℃。
张雄辉向军叶芹李佳乐黄滔
关键词:纳米纤维预氧化FTIR
电纺制备多孔Ni_(1-x)Zn_xFe_2O_4超细纤维的结构与磁性能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后期的热处理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Ni1-xZnxFe2O4(x=0-0.8)超细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低温N2吸附-脱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纤维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孔特征和室温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50℃焙烧2 h得到的多孔Ni1-xZnxFe2O4超细纤维均为单相尖晶石结构,平均粒径约为25-30 nm,纤维直径主要分布在200-500 nm之间,且具有较大的长径比;所制备的Ni0.5Zn0.5Fe2O4多孔纤维的孔结构主要以狭缝状介孔为主,其平均孔径约为11 nm;随着Zn含量x由0增加0.8,Ni1-xZnxFe2O4纤维的晶格常数a线性增大,A位的红外特征振动频率单调递减,矫顽力由13.8 kA/m逐步减小到2.3 kA/m,比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x=0.4时达到最大值66.8 A.m2/kg.与相近尺寸的Ni-Zn铁氧体纳米粒子相比,Ni-Zn铁氧体超细纤维由于其形状各向异性而表现出更高的矫顽力.
向军褚艳秋周广振郭银涛沈湘黔
关键词:NI-ZN铁氧体多孔纤维磁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