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CDA077)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何光存荆胜利刘虹覃瑞李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褐飞虱
  • 2篇飞虱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致害性
  • 1篇反应体系优化
  • 1篇SRAP-P...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篇江磊
  • 2篇李刚
  • 2篇覃瑞
  • 2篇刘虹
  • 2篇荆胜利
  • 2篇何光存
  • 1篇陈雁
  • 1篇张磊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植物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褐飞虱致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Homoptera: Delphacidae)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可以直接取食或将病菌和病毒传给水稻,从而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目前,由于能克服寄主抗性的新褐飞虱致害性种群出现,导致其危害越来越严重。研究褐飞虱致害性遗传变异规律对于抗性品种的选育与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褐飞虱致害性种群的田间发生情况,鉴定方法,遗传分析,分子生物学和内共生菌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荆胜利何光存江磊李刚刘虹陈雁覃瑞
关键词:褐飞虱致害性
褐飞虱SRAP-PCR体系的优化与确立
2014年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褐飞虱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Mg2+、dNTPs、TaqDNA聚合酶、引物浓度和DNA模板浓度5个因素进行优化,确立了褐飞虱SRAP-PCR最佳的反应体系。结果表明:褐飞虱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总体积10μL,Mg2+浓度3mmol/L、dNTPs为150μmol/L、TaqDNA聚合酶2U、正反向引物各0.3μmol/L、DNA用量25ng以及1×PCR Buffer。使用生物型1雌虫与生物型2雄虫单对杂交F2群体对优化后的褐飞虱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验证,获得了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图谱,并发现共显性条带,表明确定的反应体系稳定可靠。
张磊荆胜利何光存江磊李刚刘虹覃瑞
关键词:褐飞虱SRAP-PCR正交试验反应体系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