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9095)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谷庆宝李发生周友亚侯红文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污染
  • 2篇有机污染
  • 2篇有机污染物
  • 2篇迁移
  • 2篇自然土壤
  • 2篇污染物
  • 2篇化学形态
  • 2篇化学形态分布
  • 2篇挥发
  • 2篇挥发性有机
  • 2篇挥发性有机污...
  • 2篇甲苯
  • 2篇红壤
  • 2篇非水相液体
  • 2篇潮土
  • 1篇典型土壤
  • 1篇顶空气相
  • 1篇顶空气相色谱
  • 1篇运移

机构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建工环境...

作者

  • 8篇谷庆宝
  • 6篇李发生
  • 5篇周友亚
  • 4篇侯红
  • 3篇文方
  • 2篇韩春媚
  • 2篇姚娜
  • 1篇李可及
  • 1篇李雁
  • 1篇汪莉
  • 1篇鲁炳闻
  • 1篇宋子岭
  • 1篇吕亮卿
  • 1篇张慧
  • 1篇虞洋
  • 1篇贺晓珍
  • 1篇丛鑫
  • 1篇彭昌盛
  • 1篇高新华
  • 1篇余勤飞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化工环保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现场快速监测技术应用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在总结我国突发性环境事故发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境现场快速监测工作缺少规范化管理,以及标准监测技术方法不完善等问题。探讨了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快速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检测管,手持式气体检测器,便携式气相色谱(配置光离子化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串/并联检测器)及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在快速检测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性能特点与应用情况,并对我国建立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现场快速监测标准方法提出了建议。
韩春媚鲁炳闻于冀芳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
关键词:土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莱州湾石油烃海洋环境容量计算——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排海通量最优化法被引量:5
2014年
排海通量最优化法是近年来常用于计算海域污染物环境容量的方法。对于石油烃这种非保守物质,本文提出了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排海通量最优化法(简称非线性规划法)。首先,验证了石油烃点源的线性叠加性;其次,分别选用基于线性规划的排海通量最优化法(简称线性规划法)及非线性规划法,对莱州湾石油烃的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I/II类海水水质标准下,线性与非线性规划法计算出的年环境容量分别为6 101.8 t和4 576.1 t。按照线性规划法进行点源的石油烃最优排放规划时,将高估湾内石油烃的自净能力,从而对海域内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非线性规划法则不会出现水质点浓度超标的情况,可对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虞洋彭昌盛虞兰兰谷庆宝常家铭
关键词:环境容量非线性规划石油烃
甲苯在北京褐潮土中的运移分布及其STOMP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土壤突发泄漏事故等环境问题,采用二维土槽装置模拟非水相液体(甲苯)发生瞬时泄漏后,其在北京褐潮土中的运移及分布规律,并采用STOMP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泄漏9 h后,含量>1 g.kg-1和>20 g.kg-1的甲苯污染羽横向与垂向距离比分别约为2.3和3.这是由于北京褐潮土的渗透性能较差(渗透系数为0.12 cm.h-1),因此对甲苯的入渗过程有较强的阻滞作用,导致甲苯运移方式主要以水平扩散为主,垂向迁移能力较小.采用STOMP模型对非均质性土层结构(北京褐潮土-砂土和砂土-北京褐潮土2种结构)中的甲苯运移模拟结果表明,由于砂土渗透系数(29.70cm.h-1)远大于北京褐潮土,因此土层分界面的相对渗透率突变是影响甲苯重新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可为非水相液体污染物发生突发泄漏后,及时获取其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提供理论支持.
韩春媚冉娟张慧李发生李雁谷庆宝
关键词:非水相液体运移
铅在我国3种自然土壤中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以我国3种土壤——潮土、黑土和红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中金属铅(Pb)含量特征,利用元素富集率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壤中Pb分布的影响,采用连续逐级提取法研究了土壤中Pb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b在黑土、潮土和红壤表层...
文方姚娜朱菲菲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侯红
关键词:黑土潮土红壤化学形态
文献传递
我国3种自然土壤中稀有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我国3种典型土壤黑土、潮土和红壤为研究对象,在相对清洁未扰动自然土壤区域采集了土壤的剖面样品,分析了土壤中的稀有金属银(Ag)、铋(Bi)、铟(In)、锡(Sn)的含量水平,利用元素富集率(ER)的垂向分布探讨了外源污染对金属含量的影响,并采用连续逐级提取法研究了土壤中稀有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用金属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之和表征金属迁移性特征.Ag、Bi、In、Sn在各土壤A层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4±0.01)、(0.49±0.09)、(0.050±0.01)、(2.8±0.9)mg.kg-1;土壤各层金属ER值均接近1;金属的形态分布为,Ag:残渣态(65.8%)>H2 O2可提取有机金属结合态(25.9%)>无定形金属氧化物结合态(4.2%)>有机金属络合态≈结晶铁氧化物结合态(2.0%);Bi:残渣态(29.2%)>H2 O2可提取有机金属结合态(27.1%)>结晶铁氧化物结合态(22.7%)>无定形金属氧化物结合态(18.8%)>有机金属络合态(1.0%)>碳酸盐结合态(0.9%)>易还原金属氧化物结合态(0.3%);In:残渣态(67.8%)>结晶铁氧化物结合态(17.0%)>无定形金属氧化物结合态(6.8%)>H2O2可提取有机金属结合态(6.0%)>碳酸盐结合态(1.4%)>有机金属络合态(1.0%);Sn:残渣态(58.1%)>无定形金属氧化物结合态(23.0%)>结晶铁氧化物结合态(15.6%)>H2O2可提取有机金属结合态(1.8%)>有机金属络合态(1.1%)>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0.2%).3种土壤金属含量受人类活动扰动很小,研究结果接近采样区域的元素背景含量;各金属在土壤中较稳定;金属迁移性顺序为:In>Bi>Sn>Ag.
文方姚娜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侯红
关键词:自然土壤稀有金属化学形态迁移性
甲苯在典型土壤中的迁移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一维土柱装置模拟非水相液体(NAPLs)在我国两种典型土壤(北京潮土与湖南红壤)中的垂向迁移过程,以甲苯为例研究了其在两种土壤中的迁移性能;采用XRD技术测定土壤的矿物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当潮土和红壤孔隙率均为45%时,甲苯在潮土中的迁移速率和最终迁移距离均显著高于在红壤中。甲苯在潮土中的阻滞系数(Rf=18.9)小于在红壤中(Rf=26.5),表明红壤对甲苯的吸附阻滞作用强于潮土。XRD表征结果显示,红壤中粒径小的黏粒含量较高,具有较多的黏土矿物,对甲苯具有更强的吸附阻滞能力,致使甲苯在红壤中垂向迁移速率小,最终迁移距离较短。
高新华庄相宁韩春媚
关键词:甲苯土壤非水相液体迁移
气相抽提去除红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污机理探讨被引量:11
2010年
通过探讨土壤气相抽提去除红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污机理,建立了一维稳态条件下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传质的总微分方程,分别求出了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并用实验结果对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实验结果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在描述污染物在土柱通风过程中的传质时,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阶段.在通风初期平衡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实验结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平衡模型的预测曲线逐渐偏离数据点,到了通风中后期,只有动力学模型才能够较好地描述和预测实验结果.
周友亚贺晓珍李发生侯红汪莉李可及谷庆宝
关键词:土壤气相抽提红壤传质模型
发达国家污染场地分类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8
2010年
分类机制为污染场地的初步筛选提供了技术支撑,是实现国家层面污染场地管理的重要环节。国外发达国家污染场地分类机制的建立和推广已有20~30年的历史,已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价因子框架、分类方法、程序保障机制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中国污染场地管理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分类机制有待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详细阐述美国、法国、加拿大污染场地分类机制中评价因子、分类方法、计算方式、场地分类、程序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其异同点进行了初步比较和总结,从而提出了构建中国污染场地分类机制的初步思路。
余勤飞文方侯红吕亮卿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
关键词:污染场地
土壤中苯系物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前土壤中苯系物还没有标准的测定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建立了一种测定污染土壤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的方法。着重讨论了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及基质修正液的加入量等因素对苯系物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优化了试验参数。结果表明,顶空平衡温度为70℃,平衡时间为20 min,基质修正液的加入量为3 mL是最优试验条件。在此试验条件下,苯系物各组分能够完全分离,线性较好,决定系数在0.990 5~0.996 1,方法的检出限在2.0~6.4μg/kg,回收率为95.5%~98.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1%。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简单、准确、快捷,适用于土壤中苯系物的测定。
刘佳宋子岭丛鑫谷庆宝
关键词:环境化学污染土壤苯系物顶空气相色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