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FX054)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满生郭小亮帅清华陈宗玉杨杰辉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刑事
  • 4篇诉讼
  • 3篇刑事诉讼
  • 2篇起诉
  • 2篇羁押
  • 2篇羁押必要性
  • 2篇未成年
  • 2篇未成年人
  • 2篇附条件
  • 2篇附条件不起诉
  • 2篇不起诉
  • 1篇刑事程序
  • 1篇刑事证明
  • 1篇暂缓起诉
  • 1篇证据理论
  • 1篇证明标准
  • 1篇上诉
  • 1篇上诉理由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化

机构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江西警察学院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满生
  • 2篇帅清华
  • 2篇郭小亮
  • 1篇和博
  • 1篇杨杰辉
  • 1篇陈宗玉

传媒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时代法学
  • 1篇山东警察学院...
  • 1篇刑事法评论

年份

  • 2篇2019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英美加羁押必要性证明机制对我国逮捕审查程序完善的启示被引量:2
2015年
英美法系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由法官决定,控方不同意犯罪嫌疑人保释则必须向法官提出羁押申请并需履行证明责任。证据的来源不仅在于案卷证据,同时也包括由中立机关调查的证据,证明过程不遵守庭审证据规则限制,证明只要达到优势证明程度即可。我国的逮捕程序是检察官的批准程序。文章认为为防止过度羁押需要将我国逮捕决定程序进行诉讼化设计,对于有争议案件实行听证式审查,听取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意见,明确侦查机关需要履行的证明责任以及证明标准,从而达到降低羁押率和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的目的。
王满生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证明标准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施与完善被引量:5
2019年
附条件不起诉是经过长期试点并最终上升为立法的一项新型不起诉制度,是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的新发展。从2013年实施该制度以来已有六年时间,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率普遍偏低;不同检察院适用案件类型差异较大;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不好把握。通过对实施数据和情况分析,文章认为检察官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主要原因是单位绩效考核的需要,其次是出于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关心和依法办事的要求。监督考察实施困难、被害人及其家属反对、宣告刑一年有期徒刑不易判断,成为影响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施的三大因素。为此,检察官应该坚持法治主义精神,依法保障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利;将宣告刑一年有期徒刑以下理解为法定刑五年有期徒刑以下较为恰当,实现适用标准的统一把握;建构公益机构、职业社工和固定帮教基地多元监督考察方式,将监督考察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扩大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实施,实现该制度的立法预期,充分发挥其保障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功能,为进一步扩大附条件不起诉适用对象和范围准备条件。
王满生
关键词: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暂缓起诉免予起诉
刑事证明方法研究——以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为分析理路被引量:2
2012年
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是刑事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其划分主要基于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不同而对证明作出的不同要求,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证据资格、证据调查程序与心证程度三个方面。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方法的运用,对于刑事诉讼具有促进诉讼效率、人权保障和真相发现的价值。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进行严格证明是大陆法系与英美国家的普通做法,对于量刑情状事实的证明,本文认为在量刑程序相对独立的部分案件中可以进行自由证明,对绝大部分程序法事实,应该采取自由证明,但是对于自白任意性应该采取严格证明。
王满生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制度实施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在总结多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终于成为我国一项独特的不起诉制度。附条件不起诉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关爱,承担了对未成年人的惩罚与预防犯罪、教育与矫治、帮扶与修复社会关系的任务,其实施效果直接取决于监督考察制度实施成效。实践中考察形式多样、考察时间合理、考察机构多元,但是考察职业化不够,社会力量参与有限,考察有流于形式的风险。为此,在检察系统内部要加快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专业化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化的帮教支持系统,科学合理地设置考察内容,从而扩大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
王满生陈宗玉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刑事诉讼
模式选择与制度建构:刑事程序性上诉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随着对程序的日益重视,程序性辩护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辩护形式,这种辩护通过质疑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的程序违法,以达到影响诉讼进程及结局的最终目的。与传统的实体性辩护不同,这种辩护针对的是程序问题,通过质疑程序来影响诉讼结局。它的出现,不但丰富了辩护的手段和内容,而且也有助于维护程序的独立性与公正性。但是从司法实践来看,这种辩护很难为法院所接受,面对着诸多的程序性辩护,法院要么简单粗暴的直接予以拒绝,要么完全置之不理。[1]而由于缺乏独立的程序性上诉机制,对于法院的这种态度,被告人和辩护人很难获得有效的救济。当被告人和辩护人一方面面对着诸多的程序违法。
杨杰辉
关键词:程序违法刑事程序上诉理由事实性维护程序审级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三项突破被引量:1
2019年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体现为侦、诉、审关系上以审判权为中心;事实认定上以庭审为中心;定罪量刑上以法官为中心。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最紧迫的是落实刑事辩护权利,改善刑事辩护生态,实现刑事辩护的有效化和普遍化,最直接的是通过刑事庭审的实质化真正发挥庭审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作用,并最终促进公安、检察、审判三者关系的深度调整,形成合理的侦、诉、审关系,实现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预期目标。
王满生王满生
关键词:审判中心律师辩护
日本“情况证据”理论及其借鉴被引量:2
2015年
日本刑事诉讼法及判例对情况证据的认定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作了规定,其存在形态包括常规形态和特殊形态,主要分类有并存的情况证据、预见的情况证据、溯及的情况证据。情况证据理论特色体现为:判例渊源下显著的实践性、司法运用的广泛性、恪守"存疑则有利于被告"的原则性、心证公开性以及事实认定的详尽性。基于审判权运行的普遍规律和证据运用规则所具有的共性,在我国刑事审判对间接证据的运用实践中,可借鉴日本情况证据理论的有益经验和具体做法,包括确立间接证据运用规则、发挥间接证据的独立定罪机能、坚守疑罪从无原则以及证据推认过程的详尽展示规则。
帅清华郭小亮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初探
2015年
新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首次规定了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但由于该制度实行时间较短,立法及理论研究尚不深入。基于实证调研分析可知:该制度运行中存在着主体双向参与不足,部门分段协调不够,导致运用较少;友邻单位认识偏颇,社会大众理解不够,导致矛盾重重;审查评估有欠具体,检察建议缺乏刚性,导致弊端较多等问题;唯有从规范流程、刚性决定、全过程审查等维度加以考虑和改革,才能促使该制度朝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兼得的走向迈进。
和博李硕
关键词:刑事诉讼羁押必要性审查
追证与印证——论刑事诉讼中自由心证的客观化及其路径被引量:8
2015年
自由心证本身的消极性需要自由心证接受规则制约和外部检验,即要求自由心证的客观化,这已成为当代各国自由心证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向。追证可能性是西方国家自由心证客观化的基本路径,其具体内容包括扩大上诉审、强化逻辑规则和经验规则、加强证据规则的适用和明确证明标准。根据我国司法实情,印证证明模式是我国自由心证客观化的理性选择和必然要求。印证证明模式要求建立可操作的具体证明标准,确立体系性的证据规则,坚持"孤证不能定罪"的原则以及加强裁判文书对心证形成过程的公开程度。
帅清华郭小亮
关键词:自由心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