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812201208)
- 作品数:5 被引量:129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效民李秋霞张佳宝靖彦刘祖香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生物黑炭与无机肥料配施对旱作红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7
- 2013年
- 针对我国南方旱地红壤有效磷含量普遍较低的问题,研究了生物黑炭与无机肥料配施对旱地红壤有效磷、有机碳含量和pH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黑炭与无机肥料配施后,红壤理化性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pH值、有机碳和有效磷含量在油菜各生育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抽薹期、开花期、成熟期分别较种植前平均提高了16%、24%、26%,23%、34%、38%及100%、191%、317%.pH、有机碳和有效磷含量随着生物黑炭用量的增多而增加.施用生物黑炭处理的土壤有效磷与pH和有机碳呈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改善旱地红壤缺磷状况及其理化性质提供科学依据.
- 靖彦陈效民刘祖香黄欠如李秋霞陈晨卢绍山
- 关键词:红壤有效磷生物黑炭
- 施用生物质炭对红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的影响及其模拟被引量:8
- 2014年
- 为研究在红壤中施用生物质炭后硝态氮的垂直运移规律,采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分别按照炭土比为0、2.22%(5 t·hm-2)、4.45%(10 t·hm-2)、8.95%(20 t·hm-2)、13.37%(30 t·hm-2)和17.80%(40 t·hm-2)设置混合土壤,并采用CXTFIT 2.0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饱和条件下,不同生物质炭添加比例下,硝态氮运移的穿透曲线发生明显变化.不同处理的硝态氮相对浓度(C/Co)峰值、淋溶速率和累积淋失量随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各穿透曲线尾部均存在一定的拖尾现象,且随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拖尾现象越显著.对硝态氮穿透曲线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生物质炭影响了土壤的容重、有机碳、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物理性质,进而导致各处理硝态氮穿透曲线发生了变化.采用CXTFIT 2.0数学模型模拟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运移,硝态氮的穿透曲线拟合值与实测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0.850,能够很好地对土壤硝态氮运移和运移参数进行预测,试验结果可为预测生物质炭施用对地下水体环境硝态氮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 靖彦陈效民李秋霞靳泽文黄欠如张佳宝陈晨卢绍山
- 关键词:生物质炭红壤硝态氮
- 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持续效应被引量:33
- 2015年
- 以江西进贤旱地红壤为供试土壤,连续3a观测施用生物质炭(0t/hm2,2.5t/hm2,5t/hm2,10t/hm2,20t/hm2,30t/hm2和40t/hm2)后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土壤pH、有机碳、阳离子交换量及油菜和红薯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质炭连续3a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饱和导水率,提升了土壤pH,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阳离子交换量;油菜和红薯产量均随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红薯产量增幅大于油菜。随种植年限的延长,作物产量增幅越大。高施用量(40t/hm2)处理在旱地红壤上的改良效果和增产效应最好,施用生物质炭后第3a其土壤容重下降了0.17g/cm3,土壤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分别增加了11.71%和126.57%,土壤pH、有机碳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提高了7.25%,47.88%和44.61%,油菜和红薯产量分别增加了1.23t/hm2和14.83t/hm2。在连续3a内,旱地红壤施用生物质炭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维持作物增产具有持续效应,为生物质炭在红壤地区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李秋霞陈效民陈效民黄欠如张佳宝张佳宝张誉译张誉译
- 关键词:生物质炭旱地红壤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阳离子交换量作物产量
-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微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长期影响
- 对生物质炭在旱地红壤改良方面的研究,主要为野外短期大田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生物质炭在施入土壤后较长时期内对旱地红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性质的持续影响还需要更加深入的跟踪与观测。因此,本试验将生物质炭和氮肥以不同比例施用于江西...
- 陶朋闯
- 关键词:旱地红壤生物质炭氮肥微生物量养分含量
-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比的影响被引量:39
- 2016年
- 以江西典型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设置生物质炭和氮肥2个因素(生物质炭4个水平分别为0t/hm^2,5t/hm^2,20t/hm^2,40t/hm^2;氮肥4个水平分别为0kg/hm^2,60kg/hm^2,90kg/hm^2,120kg/hm^2),研究了生物质炭施入大田3a后对旱地红壤微生物量碳、氮及碳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提高幅度为18.22%~122.74%,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提高效果更为明显,提高幅度为20.86%~312.91%。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后土壤微生物碳氮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为18.11%~51.56%,其中以20t/hm^2生物质炭与60kg/hm^2氮肥以及40t/hm^2生物质炭与120kg/hm^2氮肥的比例施用后对微生物碳氮比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因此,通过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提高旱地红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氮素生物活性。
- 陶朋闯陈效民靳泽文李秋霞黄欠如张佳宝
- 关键词:生物质炭氮肥旱地红壤碳氮比
-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肥力主控因素及作物产量的持续影响
- 旱地红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总面积约为2.04×106km2。然而,旱地红壤土壤较为黏重,孔隙度较低,酸度较高,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效性较低,土壤水力学性质较差,大粒径团聚体所占比例及稳定性较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不足...
- 靳泽文
- 关键词:旱地红壤土壤肥力作物产量生物质炭
- 文献传递
- 基于地统计学的农田尺度旱地红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运用地统计学与经典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农田尺度下旱地红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CEC的空间变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表层(0~15em)和亚表层(15~30em)的养分变异系数各不相同,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为中等变异,有机质、全氮和CEC为弱变异。(2)经半方差检验结果表明,在0—15erfl土层中有机质和CEC均在变程为55m处表现较弱的空间相关性;全氮、硝态氮和有效磷分别在变程为55m、44m和8m处表现出中等空间相关性;铵态氮在变程为15m处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在15—30em的土层中硝态氮和CEC在变程为21m和59m处表现弱的空间相关性;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分别在变程为8in、20m和55m处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铵态氮在变程为15m处表现出强的空间相关性;除了表层土壤有机质的理论模型为高斯模型和CEC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外,其余指标均为指数模型。(3)利用克立格插值方法绘制旱地红壤的有机质、全氮、硝态氮和CEC空间分布图,得出有机质和CEC为不规则的斑块状分布,全氮和硝态氮呈条带状和块状分布。研究结果为了解旱地红壤养分状况、预测空间养分分布状况和指导农业上的精确与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祖香陈效民靖彦张佳宝黄欠如李秋霞
- 关键词:土壤养分地统计学半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