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KW23-01)

作品数:25 被引量:127H指数:9
相关作者:薛建阳刘祖强隋龑路鹏翟磊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海南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建筑
  • 9篇阻尼
  • 8篇柱节点
  • 8篇阻尼器
  • 8篇木结构
  • 7篇混凝土
  • 7篇古建筑木结构
  • 6篇黏滞阻尼器
  • 5篇梁-柱节点
  • 5篇抗震
  • 5篇抗震性
  • 5篇抗震性能
  • 5篇建筑混凝土
  • 5篇荷载
  • 4篇载力
  • 4篇古建
  • 4篇承载力
  • 3篇受力
  • 3篇碳纤维布
  • 3篇碳纤维布加固

机构

  • 24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海南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3篇中国建筑西北...
  • 1篇教育部
  • 1篇柳州东方工程...

作者

  • 22篇薛建阳
  • 6篇刘祖强
  • 5篇隋龑
  • 3篇路鹏
  • 3篇翟磊
  • 2篇张锡成
  • 2篇赵鸿铁
  • 2篇吴占景
  • 2篇许丹
  • 2篇赵轩
  • 2篇董晓阳
  • 1篇罗峥
  • 1篇谢启芳
  • 1篇马牧
  • 1篇葛鸿鹏
  • 1篇吴琨
  • 1篇白福玉
  • 1篇贾俊明
  • 1篇周超锋
  • 1篇侯文龙

传媒

  • 6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工业建筑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工程力学
  • 2篇建筑科学与工...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仿古建筑混凝土枋-柱节点动力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为研究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仿古建筑混凝土枋-柱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仿古建筑混凝土枋-柱节点,包括2个附设黏滞阻尼器的有控结构试件,1个未附设黏滞阻尼器的无控结构对比试件,对其进行动力试验。观察试件的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分析其受力机理及破坏模式,并研究了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刚度退化等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仿古建筑混凝土枋-柱节点抵御外荷载的能力明显高于未附设黏滞阻尼器的无控结构,屈服荷载提高幅度平均值约为27.4%,极限荷载提高幅度平均值约为22.4%;附设阻尼器的有控结构位移延性及耗能能力均优于无控结构,且有控结构的骨架曲线在达到极限荷载之后的下降段更为平缓;极限荷载时,有控结构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提高幅度约为27.3%~30.8%,说明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仿古建筑混凝土枋-柱节点具有更为优越的抗震性能。
薛建阳董金爽隋龑戚亮杰许丹
关键词:仿古建筑混凝土动力试验黏滞阻尼器
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恢复力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提出了往复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的特征参数计算公式,研究其二阶效应、卸载刚度变化规律及滞回规则,建立并提出了能够反映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地震作用下真实受力状况的荷载-位移恢复力特征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该曲线拟合效果较好,表明本文提出的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恢复力特征曲线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张风亮薛建阳赵鸿铁田鹏刚刘祖强苟选峰
关键词:碳纤维布恢复力特性滞回曲线
扁钢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残损节点的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被引量:16
2015年
基于扁钢加固残损榫卯节点的加固方式及破坏形态,对扁钢加固残损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根据课题组进行的残损节点加固试验,提出扁钢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残损节点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给出合理的加固设计建议,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薛建阳翟磊张风亮李义柱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破坏形态抗弯承载力
应县木塔结构变形现状及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解应县木塔的构件变形和整体变形现状,对其圆柱的柱头和柱脚坐标、阑额和乳栿的挠度、楼板的相对高程进行了现场测量和分析,得到了圆柱倾斜水平投影值和柱脚高程、内外槽高差、阑额和乳栿的挠曲程度和整体变形等几何参数和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构件变形层面,应县木塔二层明层和三层的圆柱倾斜最严重,四层平坐层和五层平坐层外槽南侧、西南侧和北侧的圆柱倾斜水平投影值较大,木塔向东北向的倾斜仍在加剧;柱脚呈现出南高北低的规律,内、外槽高差从二层明层往上依次减小;除四层明层和五层明层外,其他各层均有25%~35%的阑额挠度过大,需要进行替换或加固,乳栿挠度相对较小;木塔的整体变形在东西向和南北向存在显著差异,从二层平坐层至五层明层,东西向各层中心偏移值先增大后减小,南北向各层中心偏移值逐层递增;二层明层到三层明层外槽柱向东的中心偏移量占木塔在该方向整体倾斜偏移量的75%,二层明层外槽柱向北的层位移占木塔在该方向整体倾斜偏移量的42%,各层中心偏移方向也存在差异。
薛建阳张雨森
关键词:应县木塔
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动力循环荷载累积损伤分析
2020年
为研究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地震损伤演化规律,进行6个该类型构件的动力荷载试验,并分别采用位移型、能量型及位移-能量混合型损伤模型对其进行全过程评价,采用Park-Ang模型分析试件黏滞阻尼器型号、试件类型等因素对混凝土传统风格建筑梁柱节点损伤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附设黏滞阻尼器可显著提升传统风格建筑节点的承载能力、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Park-Ang损伤模型与Banon损伤模型适用于传统风格建筑节点损伤演化规律的描述,建议对该类型节点的损伤规律表征选用该损伤模型。黏滞阻尼器型号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风格建筑的损伤演化发展;设计阻尼力大的试件虽然延性有所提高,但受荷过程中累积损伤也较大。
董金爽隋龑薛建阳
关键词:黏滞阻尼器
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建立了透榫节点的ABAQUS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将模拟分析结果与透榫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榫头高度、滑动摩擦系数、横纹弹性模量、顺纹弹性模量、顺纹抗拉强度以及轴压比等参数对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节点榫头的高度和摩擦系数的增大,透榫节点的刚度不断增大;木材的顺纹和横纹弹性模量仅对节点在弹性阶段的刚度有一定影响;顺纹抗拉强度对节点刚度几乎无影响;随着榫头高度、摩擦系数、弹性模量以及顺纹抗拉强度的增大,透榫节点的抵抗弯矩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定范围内,轴压比对受力性能几乎无影响.
薛建阳路鹏夏海伦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有限元分析
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基于结构潜能和能量耗散地震破坏评估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评估古建筑木结构加固后的抗震性能以及研究加固结构在各工况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及对应的破坏状态,基于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和枓栱铺作层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和能量耗散原理,计算了两耗能元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抵抗破坏潜能";借助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振动台试验,计算了各工况地震作用下每一耗能元件所耗散的能量,基于构件的"抵抗破坏潜能"和各工况下的地震耗能建立了耗能元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并借助能量分配系数找出了各耗能元件破坏状态与整体加固结构破坏状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整体加固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评估模型。应用该地震破坏评估模型,定量计算了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和枓栱铺作层、整体加固结构在各工况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系数,并基于破坏程度,得出了整体加固结构不同破坏系数对应的结构不同震害等级。研究结果可为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的震前破坏预测和震后加固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再修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薛建阳吴占景张风亮赵鸿铁刘祖强王豆豆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能量耗散
碳纤维布加固木结构残损节点性能分析与设计建议被引量:10
2015年
基于碳纤维布加固木结构残损节点的加固方式及破坏形态,对碳纤维布加固残损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试验及计算假定,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木结构残损节点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给出了合理的加固设计建议,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张风亮陆建勇薛建阳朱武卫田鹏刚毕虹边兆伟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破坏形态抗弯承载力
粘滞阻尼耗能连梁的超高层结构减震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连梁作为剪力墙结构中的抗震第一道防线,其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在连梁中附设粘滞阻尼器,利用阻尼器发生竖向剪切变形而耗能。结合实际工程研究粘滞阻尼耗能连梁的性能,采用ETABS和PERFORM-3D软件对粘滞阻尼耗能连梁结构与传统连梁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并对粘滞阻尼耗能连梁的各项最优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粘滞阻尼耗能连梁充分发挥耗能作用,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与传统连梁结构相比,主体结构的弹性耗能得到明显降低。平面布置方式、竖向布置方式、阻尼器参数的选取对附设粘滞阻尼耗能连梁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减震效果影响较大,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使耗能结构减震效果最优。
隋䶮伍振平申泽波杨仁猛罗峥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结构耗能减震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现存古建筑木结构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榫卯节点的松动属于其中典型的一种.为研究不同程度的节点松动对透榫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参照清《工程做法则例》以1∶3.2缩尺比,制作了6个透榫节点模型,其中1个完好节点和5个不同松动程度节点.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得到了完好节点与不同松动程度节点的破坏形态、弯矩-转角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强度与刚度退化曲线、变形及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透榫节点榫颈截面处木材纤维拉断,出现裂缝并斜向榫头端部延伸,发生弯曲破坏;各节点滞回曲线形状均由S形过渡到Z形,且随着松动程度增大,捏拢效应越明显;松动节点的转动弯矩、刚度和耗能能力均比完好节点低,且随着松动程度增大不断降低;各个节点的变形能力均较好,但松动节点的极限转角要大于完好节点,并随节点松动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薛建阳夏海伦李义柱代武强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