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C62B01)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尤建新马军杰王思强杨源蔡闻佳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国家能源局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碳排放
  • 2篇绩效
  • 2篇SEQUEN...
  • 2篇MALMQU...
  • 1篇动态博弈
  • 1篇动态面板
  • 1篇动态面板数据
  • 1篇动态面板数据...
  • 1篇乙醇
  • 1篇政府
  • 1篇政府主导
  • 1篇制造业
  • 1篇社会公众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授权
  • 1篇授权专利
  • 1篇碳排放绩效
  • 1篇内生经济
  • 1篇内生经济增长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国家能源局

作者

  • 5篇尤建新
  • 2篇陈震
  • 2篇马军杰
  • 1篇张玲红
  • 1篇王卿
  • 1篇田亮
  • 1篇王灿
  • 1篇段永超
  • 1篇卢锐
  • 1篇蔡闻佳
  • 1篇王健
  • 1篇顾红
  • 1篇郭娟
  • 1篇李清林
  • 1篇杨源
  • 1篇王思强

传媒

  • 1篇预测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阅江学刊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政府主导下的我国木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战略被引量:2
2012年
发展非粮燃料乙醇是我国应对能源危机及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政府在生物质能源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主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并通过制度供给、调整能源结构和利益格局,引导和推动其产业的发展。通过运用访谈、问卷等方法,以农户、企业、产业发展办公室、加油站和消费者作为对象,以全国木薯第一大县武鸣作为调研地,以木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提出政府主导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下的发展战略。
李清林田亮王健郭娟段永超
关键词:政府主导木薯燃料乙醇
基于ISO14064标准的制造业绿色物流碳排查与碳排放KPI评价体系研究
物流系统碳排查与碳排放体系的建立,为合理评价和精确衡量碳因素对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相关环节的影响奠定了基石,亦为企业降低自身环境污染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管理标杆与技术工具,同时有利于企业对先期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的...
王卿尤建新
关键词:物流KPI
改进小波神经网络下的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预测被引量:5
2013年
专利授权信息是反映专利权人在不同科技领域和产业部门技术积累与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政府和企业在作专利战略规划和决策时越来越重视专利授权预测分析的结果。采用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国内月度专利授权数量展开时间序列研究,并对其进行短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训练和泛化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298件和955件,t检验值表明建立的小波神经网络是可信的,网络的训练结果和泛化结果与实际值差异不明显;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88%,在期望值有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小波神经网络依然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我国各月度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
马军杰尤建新卢锐
关键词:授权专利小波神经网络
面向减排的动态博弈均衡研究
2013年
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环境改善的期望与政府、企业、社会利益的矛盾日渐凸显,节能减排问题迫在眉睫。减排过程中的博弈者由三方利益相关者组成,分别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方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完全理性个体。由此建立完美信息动态模型,分析博弈均衡解,以促进企业减排,遏制企业通过行贿等手段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政府部门为一己私利而收受贿赂等行为。社会组织应当在企业、政府部门和公众三者之间进行有效地协调,加强对政府部门的监管,加强信息沟通,促进减排目标的实现。
顾红尤建新
关键词:减排企业政府社会公众博弈分析
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
本文借鉴国内外文献,将环境方程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创新性的引入碳排放绩效的概念并运用sequenti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其进行估算,进而通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了技术进步对碳排放...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
关键词:内生经济增长碳排放绩效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文献传递
基于聚类分析的碳强度目标分解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基于地区聚类分析得到了我国2020年碳强度目标分解方案。根据各地区在经济能力、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上的相似程度,将我国30个省区分成6类。按照公平原则,经济最发达的第1、2类地区减排目标最高,分别为55%和65%,但是其减排潜力较小;按照效率原则,减排潜力较大的第3、5类地区减排目标最高,分别为48%和61%,但是其经济相对落后;综合分解方案显示减排潜力最大的第5类地区,以及属于工业与排放大省的第2、3类地区的减排目标最高,分别为54%、49%和49%。而在这3种分解方案下,经济能力、排放水平与减排潜力都较低的第4类与第6类地区减排指标最高不超过40%。经济能力与减排潜力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导致仅通过碳强度目标的分解无法较好地兼顾公平与效率,还需要建立配套的市场机制和政策工具。
杨源蔡闻佳王灿王思强
关键词:聚类分析
我国连续性全要素CO_2排放绩效空间差异及成因研究——基于Sequenti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综合国内外文献,本文通过运用SML指数对我国1998~2009年省域连续性CO2排放绩效进行测算,进而对其区域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CO2排放绩效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主要是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影响因素方面,R&D人员、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对CO2排放绩效呈显著的正效应,能源强度、能源结构负效应显著,R&D强度影响不显著,存在间接调节作用。
尤建新陈震张玲红马军杰
关键词:技术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