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210201)
- 作品数:66 被引量:390H指数:12
- 相关作者:武书彬詹怀宇付时雨彭万喜刘江燕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工业碱木素热化学转化制备酚类化学品被引量:9
- 2011年
- 引言
工业碱木素是碱法制浆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副产物之一,其排放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工业处理方法只是将其浓缩燃烧以回收能源和残碱。
- 隋鑫金武书彬
- 关键词:碱木素酚类
- 尾巨桉微/纳米粒子溶出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析了尾巨桉新鲜木片与陈旧木片的溶出粒子特征及其微/纳米粒子在常规溶剂抽提和超声波、冷冻、微波预处理抽提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常规溶剂抽提时,新鲜木片溶出的纳米粒子(粒径<100 nm)在体积和粒子数上大于陈旧木片,而大于91.3 nm的粒子在体积和粒子数上小于陈旧木片;随着抽提时间的延长,尾巨桉新旧木片中抽提物的溶出量均呈增加趋势。超声波、冷冻与微波预处理可降低尾巨桉新旧木片溶出粒子的集聚程度,提高抽提物溶出量,其中超声波预处理的作用最为明显。
- 彭万喜吴义强武书彬张党权陈洪
- 关键词:尾巨桉超声波冷冻微波
- 不同原料中木素及LCC的分离与表征
- 2010年
- 本文主要研究竹子和桉木两种原料的MWL、LCC及LCC-AcOH,利用13C-NMR,31P-NMR及红外光谱分别表征其结构,并分析比较两种原料的木素样品的结构不同之处。结果表明:桉木和竹子的MWL及LCC-AcOH的木素结构以愈创木基型为主,LCC的木素结构以紫丁香基型为主;桉木和竹子的MWL的侧链结构以β-β和β-O-4结构为主;LCC中包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α-木糖,β-木糖,α-葡萄糖,β-葡萄糖,α-半乳糖,α-甘露糖和β-甘露糖;LCC-AcOH中包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木糖,α-葡萄糖,β-葡萄糖,α-木糖,β-木糖。其不同点就在于竹子MWL的木素结构中所包含的5-5结构,肉桂醛和肉桂醇要比桉木多,而桉木MWL侧链中包含的β-O-4结构以及β-1和α-O-4结构比竹子略多。两种原料的LCC-AcOH中桉木含有的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要比竹子多,并且桉木LCC-AcOH的碳水化合物的组成部分还包括α-甘露糖和α-半乳糖。
- 李静詹怀宇张春辉付时雨谢益民
- 关键词:红外光谱
- 木素模型物愈疮木酚结构和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采用Gaussian量子化学计算软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愈疮木酚木素模型物的分子几何构型、Mulliken布居数、键能值、热力学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以研究木素热解机理,为深入理解木素大分子的热裂解行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沈文浩陈小泉刘鸿斌武书彬
- 关键词:分子模拟木素热解
- 硫酸盐黑液直接苛化循环试验研究
- 2010年
- 采用管式炉在820~850℃的温度范围内对硫酸盐黑液在水蒸气气化条件下进行了若干次直接苛化循环试验,反应所得钛酸盐在100℃的条件下水解20min,用化学方法分析水解溶液成分,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分别分析所得一系列钛酸盐的晶形和Ti/Na2比。结果表明:高温反应得到以4Na2O.5TiO2为主的钛酸盐,水解得到Na2O.3TiO2和Na2O.6TiO2。总体碳酸钠转化率最后达75%以上;气化后残留10%左右的硫酸盐。
- 李志文袁洪友阴秀丽周肇秋吴创之武书彬
- 关键词:黑液气化钛酸盐
- 碱法预提取玉米秆半纤维素及对后续制浆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NaOH在较温和的温度条件下从玉米秆原料中预提取出了半纤维素,分析了提取液中糖类组分及含量,采用NaOH-AQ法对提取过半纤维素的玉米秆进行了制浆实验,考察了预提取对制浆以及黑液中SiO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秆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是木聚糖,在温度75℃,碱浓10%时,提取液中木糖总量占原料中木糖的91.8%。黑液中SiO2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玉米秆中SiO2含量较低,未经预提取原料NaOH-AQ蒸煮黑液中SiO2含量为163 mg/L,经预提取之后,相同条件下蒸煮所得黑液中SiO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碱浓达到8%时,硅含量比未经预提取玉米秆的制浆黑液降低了79.8%。提取后原料的制浆结果表明半纤维素预提取可以显著提高纸浆的白度,降低纸浆卡伯值,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纸浆的得率和黏度。
- 程合丽詹怀宇付时雨
- 关键词:半纤维素木糖硅含量
- 分子模拟在木素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分子模拟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计算化学技术,越来越受到油田化学、催化剂研制、高分子设计及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广泛重视。它与实验技术一起成为研究木素分子结构、性质及生物合成机理的有效工具。文章介绍包含分子力学法、分子动力学法和量子力学法在内3种常用的分子模拟方法并综述其在木素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指出分子模拟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
- 刘鸿斌沈文浩武书彬
- 关键词:分子模拟木素生物合成
- 竹子热水预抽提过程中糖组分的溶出规律被引量:4
- 2010年
- 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竹子热水预抽提过程中主要糖类组分的溶出率,总糖和戊糖占抽提液中固形物的比例,以及糠醛、羟甲基糠醛的生成随H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了获取最大量的糖、减少糠醛(F)和羟甲基糠醛(HMF)的生成量,lgH应控制在3.2~3.4的范围内;在获得相同最大量糖的前提下,热水预抽提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60℃;当lgH低于3.2~3.4的范围时,糖的溶出率较低;高于此范围,部分糖降解生成F和HMF,总糖占抽提液固形物的比例和糖组分溶出率下降;在总糖溶出率达到最大值时,相同H因子作用下,温度超过160℃会导致糖降解生成的F和HMF增多.关键词:竹子半纤维素;热水预抽提;H因子;糖溶出率;糠醛;
- 詹怀宇胡会超付时雨
- 关键词:热水预抽提H因子羟甲基糠醛
- 毛竹酶解/温和酸解木素的热解特性被引量:8
- 2009年
- 为有效利用竹材,进行毛竹全组分和木素单组分热解行为的研究,提出单组分木素的热解规律及其对毛竹全组分热解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法对毛竹酶解/温和酸解木素(EMAL)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丙酮抽提后毛竹全组分的热解行为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对毛竹EMAL热失重行为的影响。利用Coats—Redfem法描述毛竹EMAL的热解过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计算得到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毛竹EMAL热解反应的主要温度范围是150~600℃,其热解动力学模型可用一级反应表征,所得活化能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加。
- 娄瑞武书彬谭扬赵增立
- 关键词:酶解酸解木素毛竹热解特性活化能
- 基于修正H因子的竹子热水预提取碳水化合物的溶出模型被引量:1
- 2009年
- 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热水预提取过程中竹子中的戊糖、己糖的溶出规律。采用差值法分别对戊糖和己糖的溶出反应活化能进行修正发现,活化能取值分别为116.4kJ/mol和97.3kJ/mol时,戊糖和己糖的溶出随修正后的H因子变化规律均优于用常规H因子的描述(其中,对己糖溶出规律的描述的改善犹为明显)。据此,建立了竹子热水预提取过程中戊糖和己糖溶出率的预测模型,即:Cp0.6=0.0049×Hp和Ch=0.0019×Hh,这为控制竹子热水预提取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溶出提供了技术支持。
- 胡会超詹怀宇柴欣生付时雨
- 关键词:活化能H因子戊糖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