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科技计划项目 作品数:57 被引量:448 H指数:12 相关作者: 徐秀红 刘振宇 李祥英 杜传印 申国明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潍坊烟草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更多>>
变黄温度对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香气物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4年 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了不同变黄温度对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香气物质、氨基酸含量及烤后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在烘烤过程中最高,40℃变黄处理次之,38℃变黄处理最低;变黄末期和烘烤末期,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除新植二烯和总中性香气物质含量最高;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以38℃变黄处理最高。变黄末期至烘烤结束及烤后烟叶,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氨基酸总量高于其他处理。烤后Amadori有关的氨基酸含量除精氨酸外,均表现为阶梯升温变黄处理最高,40℃变黄处理次之,38℃变黄处理最低。阶梯升温变黄处理评吸质量最好,可以提高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改善余味,减轻杂气。总之,阶梯升温变黄处理有利于大部分种类香气物质和氨基酸含量的提高。 王爱华 王松峰 许永幸 孙帅帅 胡希好 邰振益 阚京军 王全明 刘志强 刘国 李新全 徐刚 付顺 孙福山 冯俊喜关键词:密集烘烤 香气物质 氨基酸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烟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微生物菌剂是改良土壤、改善植株生长特性的重要方法。为探究烟田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单施化肥的处理为对照,测定了烟草现蕾期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PEBA20菌剂后烟草叶片光合特性,并测定了烟草的农艺性状。结果证明,烟田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PEBA20影响了烟草的净光合速率,尤其对中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显著。与单施化肥的处理比较,施用PEBA20菌剂显著提高了中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且中部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瞬时羧化速率、瞬时光能利用率均显著增加;并且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PEBA20菌剂处理的烟草茎围、叶片数、株高、腰叶的叶面积也显著提高。可见,烟田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PEBA20菌剂可优化烟草的光合特性进而促进烟草的生长。该研究对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对长期连作和大量化肥施用的烟田土壤改良,具有可能的重要意义。 李祥英 张英华 胥丽娜 马夙静 王大海 管恩森 杨德廉 刘振宇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 烟草 光合特性 农艺性状 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烤烟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8年 为探究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烤烟中部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以烤烟品种NC102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在大田条件下分别采集10、20、40和73 d叶龄的中部叶片,制作石蜡切片并观察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面积随叶龄增加均增加,栅栏细胞密度反之。随种植密度的降低和施氮量的提高,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面积、比叶重均增加,栅栏组织密度降低。施氮量对栅栏细胞密度的影响早于种植密度,对栅栏组织厚度的影响晚于种植密度。73 d时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组织比、叶面积、比叶重受低种植密度和高施氮量的正交互作用影响,密度越低,施氮量增加对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更加显著。在一定范围内,适当调节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利用其交互作用,可以改善叶片结构,达到优质适产的目的。 刘继坤 徐立国 黄择祥 吴元华 石屹 孙延国 白化军 王大海 高凯 马兴华关键词:烤烟 叶片 种植密度 施氮量 2,4-表油菜素内酯对烟苗幼茎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21年 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烟草主茎生长的影响,利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设置0.5×10^(-7) mol/L(T1)、0.5×10^(-5)mol/L(T2)两个浓度,以蒸馏水(CK)为对照对烟草幼苗进行喷施。分析了不同处理的烟草幼苗株高,节距及解剖结构特征,检测了茎中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大小调控相关基因以及与油菜素内酯(BR)、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喷施EBR对烟草幼苗节距和株高有显著促进作用,并随处理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观察石蜡切片发现EBR处理后茎皮层薄壁细胞数目增多,单细胞面积减小。EBR处理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NtCYCD3表达上调,细胞大小调控基因NtARF6、NtARF16表达下调;BR信号受体基因NtBRI1,NtBIN2表达上调,BR转录因子NtBES1T表达下调;BR、IAA和GA的关键生物合成基因NtDWF4、NtYUCCA8、NtGA3ox-2表达量均上调。说明喷施EBR可促进内源BR、IAA和GA的合成基因表达,通过促进节间细胞分裂、抑制细胞大小促进烟草幼苗茎的生长。 张娟 吴晓颖 许娜 杜沙沙 张彦 马兴华关键词:烟草 基因表达量 一株菲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从胜利油田附近石油污染土壤采集土样,以菲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到一株菲高效降解菌SLY-3,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比对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并对其降解菲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LY-3在菲浓度为80 mg·L-1条件下,28℃振荡培养96 h,对菲的降解率达到93.73%;在菲浓度为200 mg·L-1时,培养96 h后的菲降解率为98.36%。同时发现菲的降解程度与细菌数量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田智刚 李红芳 梁生康 李俊峰关键词:多环芳烃 芽孢杆菌 烤烟烘烤性状与烟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014年 为探讨烤烟烘烤性状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调查了126个烤烟材料的易烤性、耐烤性和烘烤特性,并测定了烤后烟叶中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和氯等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对烘烤性状和化学成分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烤烟烘烤性状与烤后烟叶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不同,与总氮和烟碱含量的相关性最大,特别是与总氮;与总糖和还原糖的相关性较大;与钾和氯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徐秀红 许家来 杨永花 刘莉 郝贤伟 付秋娟关键词:烤烟 烘烤特性 化学成分 烟草不同生育时期烟田土壤酶活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018年 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探讨烟草不同生育时期烟田土壤酶活变化特征,测定了烟草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采烤前期4个时期烟田土壤8种酶的活性。发现烟田土壤酶活性随烟草的生育期发展而发生变化,不同酶其酶活特征变化表现不同。脲酶和蔗糖酶在现蕾期具有较高活性,多酚氧化酶在采烤前期的活性较高,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酸、碱性磷酸酶在旺长期具有较高的活性,中性磷酸酶在团棵期具有较高的活性,而过氧化氢酶随烟草的生育期变化较小。 李更新 杜传印 李祥英 郑金媛 周昕 杨修峰 徐文豹 杨璐 杨德廉关键词:烟田 土壤酶 活性变化 间作桔梗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4年 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与桔梗间作对烤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烟叶外观质量和烟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与桔梗间作与烤烟单作相比,株高、茎围、腰叶、顶叶均略高于单作烟田,但差别不大;当地发生的主要病害病毒病、角斑病与野火病、黑胫病、赤星病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单作烟田;原烟外观质量与单作烟田基本相当;单产及其烟叶产值均低于单作烟田,但间作烟田烤后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均高于单作。加上桔梗产值,间作烟田的综合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单作烟田。 周德海 高峰 王在军 戴迎 兰峰关键词:烤烟 桔梗 间作 移栽时间与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2021年 为明确山东中部烟区烤烟适宜移栽时间与移栽方式,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3个不同移栽时间(4月30日、5月10日和5月20日)及3种不同移栽方式(常规覆膜移栽、小苗膜下移栽和井窖式移栽)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移栽期推迟,烤烟生育前期时间缩短,生育进程加快,烟株和叶片变大,烤后烟叶等级结构提升,化学协调性提高,经济产量和感官评吸质量先增加后微降;不同移栽方式在不同移栽期下对烤烟影响不同,早栽时,小苗膜下移栽和井窖式移栽可改善根系土壤温湿度环境,促进烟苗早生快发,提高烟叶评吸质量,但晚栽时,小苗膜下移栽由于地温过高对烟苗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移栽期主要通过生育期内温度条件的变化对烟株产生影响,为主要影响因素;移栽方式通过改变生长前期微环境对烟株生长起到微调作用。以5月10日的井窖式移栽处理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鲁中烟区适宜的移栽时间和方式进行示范应用。 王德权 孙延国 杜玉海 刘洋 王艺 马兴华 张玉琴 张日强关键词:移栽时间 移栽方式 烤烟 发育 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2016年 通过2009~2012年的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用量小麦及玉米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及速效养分指标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等量玉米秸秆还田效果优于小麦秸秆。PCR-DGGE的检测结果显示秸秆还田能一定程度提高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其中真菌丰度和香浓多样性指数随着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小麦秸秆在中量还田时(4500 kg hm^(-2))多样性最高,且等量玉米秸秆还田在提高真菌多样性的效果优于小麦秸秆。此外,秸秆还田各处理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真菌多样性相似系数均大于0.73。特异条带的测序显示,与对照相比,小麦秸秆1500 kg hm^(-2)还田处理中,隐囊菌属真菌(Apanoascus)及毛壳属真菌(Chaetomium)出现,玉米秸秆还田7500 kg hm^(-2)处理,两种特异性的真菌类群(Uncultured Eukaryote和Fungal sp.CRS567818T-1)出现。且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钾及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可见,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烟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这有助于烟草土传病害控制、烟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护及其可持续发展。 薄国栋 申国明 张继光 刘德虎 张忠峰 高林 于会泳 王毅关键词:秸秆还田 植烟土壤 真菌多样性 PCR-DG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