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8A083)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金旭熊蔚曾敏吕丰王保国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乙醇酸
  • 2篇乳酸
  • 2篇吗啡
  • 2篇米粒
  • 2篇纳米粒
  • 2篇内吗啡
  • 2篇内吗啡肽
  • 2篇聚乳酸
  • 2篇聚乳酸-聚乙...
  • 2篇聚乙醇酸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电图
  • 1篇毒性
  • 1篇血脑
  • 1篇依托咪酯
  • 1篇诱导分化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理
  • 1篇神经病理性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三博脑科...

作者

  • 5篇金旭
  • 4篇熊蔚
  • 2篇包汉梅
  • 2篇刘天军
  • 2篇王保国
  • 2篇吕丰
  • 2篇曾敏
  • 1篇王海
  • 1篇庞红杰
  • 1篇齐正
  • 1篇白勤
  • 1篇刘彬
  • 1篇吉勇

传媒

  • 4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七氟烷用于癫痫手术麻醉及其对脑电图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不同呼气末含量七氟烷对开颅手术癫痫及非癫痫患者皮层脑电图的影响。以探讨七氟烷是否适合癫痫手术过程中麻醉的维持,并且确定其最佳麻醉维持剂量。方法24例癫痫患者和15例非癫痫需要开颅手术患者常规麻醉后,切开硬膜后置入皮层电极,分别控制呼气末七氟烷含量0.7,1.0,1.3,1.5MAC,稳定15min后记录皮层脑电图,记录并分析棘波和其它脑波变化。结果癫痫组患者在1.0,1.3MAC七氟烷含量时,棘波数量和导联数与0.7MAC时无明显变化,而1.5MAC棘波频数和导联数明显高于0.7MAC时(P〈0.05)。非癫痫组患者在0.7,1.0,1.3MAC时均无棘波出现,在1.5MAC部分病例出现棘波,且导联弥散。随着七氟烷含量的增加,患者其它脑电波形变化相似,α和β波频率减少,δ波频率增加,而θ波频率变化不明显。结论癫痫患者手术时,如果进行皮层脑电监测,七氟烷含量控制在低于1.3MAC为宜。如果术中脑电监测时,无论是否癫痫患者,七氟烷含量大于1.5MAC均可能影响监测结果。
金旭吉勇熊蔚白勤
关键词:开颅术七氟烷癫痫皮层脑电图
0X26偶联载内吗啡肽超支化聚甘油-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透血脑屏障机制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 制备新型包载内吗啡肽(EM)的偶联脑主动靶向抗体OX26的超支化聚甘油-聚乳酸-聚乙醇酸(HBPG-PLGA)纳米粒,通过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MEC)研究其透血脑屏障(BBB)机制.方法 利用新型材料HBPG-PLGA通过复合乳液法制备载EM的纳米粒,在其表面偶联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OX26,通过透射电镜等进行表征;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不同配方纳米粒透过BBB的机制.结果 制备的载EM HBPG-PLGA纳米粒稳定,电镜下呈核壳结构,平均粒径(170±20) nm,Zeta电位约-27 mV,与OX26抗体的偶联效果较好,药物可以缓慢释放72 h以上.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载EMHBPG-PLGA纳米粒具有良好的透BBB能力,其机制与细胞内吞作用有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纳米粒被内吞后,EM与纳米材料在细胞内分离,EM进入BBB,产生药理作用.结论 制备的偶联OX26载EM纳米粒稳定,能达到较好的透BBB作用,其机制与BMEC内吞作用有关,内吞后药物分离,进入脑内产生药理作用.
金旭熊蔚曾敏吕丰包汉梅刘天军
关键词:纳米粒主动靶向内吞
OX26耦联载内吗啡肽的超支化聚甘油-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细胞毒性及血液相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考察OX26耦联载内吗啡肽的超支化聚甘油-聚乳酸-聚乙醇酸(OX26-EM—HBPG—PLGA)纳米粒细胞毒性及血液相容性,为安全用于动物实验提供依据。方法将纳米粒分为B组(HBPG—PLGA纳米粒)、EP组(EM—HBPG—PLGA纳米粒)、OEP组(OX26-EM.HBPG—PLGA纳米粒)组,分别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考察各组纳米粒对大鼠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细胞毒性、兔血溶血率;通过正常大鼠静脉注射各组纳米粒考察其对血常规和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①不同类型纳米粒对BMECs的细胞毒性呈浓度依赖性;3组纳米粒对细胞都有一定毒性作用,在质量浓度为30~600μg/ml范围内,其细胞抑制情况较低且稳定,质量浓度为2700μg/ml时,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②无论纳米粒浓度高低,兔血红细胞溶血率均低于5%,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医用实验材料的溶血要求。③各组纳米粒对血常规均无影响(P〉0.05)。④3组纳米粒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凝血酶原时间(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与同组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PT、APTT明显延长,Fbg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较低浓度和合适剂量的OX26-EM—HBPG—PLGA纳米粒对BMECs毒性低微,溶血率低,对大鼠血常规凝血系统没有影响,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曾敏熊蔚金旭吕丰王海包汉梅刘天军
关键词:纳米粒细胞毒性凝血系统
鞘内注射97-9-G4 PLGA缓释微球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新型镇痛药97-9-G4聚乳酸-聚乙醇胺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对慢性坐骨神经挤压(CCI)大鼠模型痛行为的影响。方法鞘内置管并成功制备右侧坐骨神经CCI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NS),97-9-G4组(G组);97-9-G4PLGA缓释微球组(SRG组),PLGA空白微球组(P组)。CCI造模后第11天起,连续3d,NS组和G组于7am、1pm和7pm分别3次鞘内给药,SRG组和P组分别于7am鞘内给药一次;于第14天,各组大鼠分别于8帅、12am、2pm、6pm和8pm5次测定机械痛阈和热辐射抬足潜伏期。结果微球平均粒径为77μm,药物包封率为80.4%,载药量约为27.78%。体外释放有2个释放高峰,其中前30min约有25.28%药物释放,在30min-24h时间段约有71.33%药物累积释放,体外释放至240h(10d)累积释放达98.3%。药物干预前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辐射抬足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给药后,G组在8am、2pm和8pm阈值较对照组(NS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12am和6pm组不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SRG组除8pm时间点外,同NS组比较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组同N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97-9-G4PLGA缓释微球体外释放结果显示出良好的缓慢释放作用。动物实验提示鞘内注射该缓释制剂可以有效地对抗CCI模型引起的动物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且作用时间可以持续约12h左右。
金旭庞红杰熊蔚刘彬王保国
关键词:微球缓释鞘内注射
依托咪酯对小鼠诱导分化神经元缝隙连接子表达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药物依托咪酯对P19细胞诱导所获得的神经元缝隙连接子表达的影响,以揭示依托咪酯引起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意识迅速丧失可能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P19细胞经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可特异性表达微管蛋白之神经元,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依托咪酯对神经元缝隙连接子表达的影响。结果依托咪酯和生胃酮处理P19细胞30 s和60 min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即可发现神经元缝隙连接子表达受到抑制,缝隙连接蛋白36(Cx36)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 s:t=-50.423,P=0.000;60 min:t=-25.826,P=0.000);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抑制效应逐渐降低,与药物处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处理30 s时,依托咪酯和生胃酮对神经元缝隙连接子的抑制效应相似(P>0.05),而随着药物处理时间的延长,相同作用时间、相同作用对象依托咪酯对神经元缝隙连接子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且优于生胃酮组,以处理60 min时二者差异最大(t=-2.782,P=0.008)。结论依托咪酯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缝隙连接子的表达水平而降低神经元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能够部分解释依托咪酯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引起患者意识迅速丧失的可能的分子学机制。
齐正金旭王保国
关键词:依托咪酯全身连接蛋白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