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7B031515008)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5
相关作者:梁长虹张忠林谢淑飞刘再毅余元新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磁共振
  • 4篇波谱
  • 4篇磁共振波谱
  • 3篇肝脏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质子
  • 2篇可重复性
  • 2篇MRS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正常肝脏
  • 1篇治疗疗效
  • 1篇韧带样
  • 1篇韧带样型纤维...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年龄

机构

  • 7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7篇梁长虹
  • 6篇张忠林
  • 5篇谢淑飞
  • 4篇王秋实
  • 4篇刘于宝
  • 4篇余元新
  • 4篇刘再毅
  • 3篇李景雷
  • 3篇徐莉
  • 2篇萧远球
  • 1篇张水兴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T动态增强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CT动态增强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观察指标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形态、边缘、大小、密度以及动态增强模式。结果肿瘤大小约1.5~13cm,平均(5.8±2.1)cm。15例有周围性胆管扩张,5例有包膜回缩征,2例有卫星灶,13例有淋巴结肿大。平扫时肿块呈低密度。动态增强时,动脉期有20例、门脉期有21例见肿块周边环状强化,延迟期有26例可见肿块中心不均匀强化。结论CT动态增强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张忠林梁长虹刘再毅李景雷刘于宝余元新谢淑飞王秋实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龄对肝脏3.0 T质子MRS抑水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年龄对在体肝脏3.0T质子磁共振波谱(MRS)预扫描抑水效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44名自愿者,使用GE Signa Excite HD 3.0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腹部相控阵线圈,单体素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采集。参数为TR1500ms,TE30ms,信号采集次数(NSA)64次,感兴趣容积(VOI)2cm×2cm×2cm。采用SAGE进行后处理分析得到代谢物峰高及峰下面积。以水峰为内参照对脂质峰高度及面积进行标准化。(1)把受检者按是否年龄<44岁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受检者一般情况包括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波谱预扫描匀场效果和抑水效果;脂质峰和水峰的峰高及峰下面积等计量指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数据为非正态分布时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2)并计算年龄与各上述指标相关系数,数据为非正态分布时计算等级相关系数。结果 (1)年龄较轻组较年龄较长组的平均BMI较小[分别为(22.0±3.5)kg/m2,(24.7±2.7)kg/m2,t=-2.793,P=0.008],Lip2峰高[两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14099-634600,34480-1752600;中位数分别为90044,211375]及峰下面积[两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42717-1E+007,123810-5E+007;中位数分别为357605,1075300]较小(Z值分别为-2.393,-2.317;P值分别为0.017,0.020)。标准化脂质峰高度[两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00-0.27,0.02-0.70;中位数分别为0.07,0.19]及面积[两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00-0.23,0.00-0.96;中位数分别为0.01,0.03]更小(Z值分别为-2.317,-2.116;P值分别为0.020,0.034)。(2)BMI与体重高度正相关(r=0.859,P=0.000),年龄与BMI(r=0.420,P=0.004)及Lip2峰高(r=0.362,P=0.019)及标准化脂质峰高度(r=0.317,P=0.041)中度正相关;年龄与预扫描匀场效果低度负相关(r=-0.298,P=0.049),抑水效果中度负相关(r=-0.326,P=0.031)。结论年龄增加伴随肝脏脂质沉积增加,更难确定水抑制脉冲的中心频率,影响波谱预扫描抑水效果,总体来说年龄更大者更难达到良好的波
梁长虹徐莉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波谱年龄
前列腺MRS诊断外周带前列腺癌的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前列腺外周带的MRS特征,探讨MRS技术及其在外周带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4例临床及常规MRI检查拟诊局限性前列腺外周带前列腺癌患者均成功行前列腺MRS检查,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其中19例行穿刺活检,5例经手术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部位、大小、常规MRI特征、MRS检查结果,计算(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C/C)。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正常外周带与前列腺癌组织CC/C值差异。采用操作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C/C值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结果:早期外周带前列腺癌T2WI表现为在外周带高信号内有局灶性低信号区。MRS示前列腺外周带肿瘤组织枸橼酸盐(Cit)峰明显下降,胆碱(Cho)峰升高,CC/C值为1.40±0.33,正常外周带为0.51±0.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189,P<0.001)。CC/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4,这一指标可用于判断前列腺癌(P=0.002);以0.85为阈值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100%。结论:前列腺MRS检查能反映早期外周带前列腺癌的代谢变化,对常规MRI无法明确诊断的前列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张忠林梁长虹刘于宝王秋实刘再毅谢淑飞余元新李景雷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学
正常肝脏3.0T质子MRS检查的可重复性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质子MRS检查正常肝脏同一感兴趣区(ROI)的可重复性。方法对31名正常志愿者,采用GESignaExciteHD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线圈,单体素PRESS序列。采集参数为TR/TE:1500ms/30ms,NSA:64次,ROI:2cm×2cm×2cm。对预扫描匀场效果和抑水效果、SNR和基线稳定性、水峰和脂质峰两次重复测量及水峰、脂质峰测量结果间的相关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部位两次MRS检查得波谱SNR(Z=-0.535,P=0.593)、基线稳定性(Z=-0.333,P=0.739)、自动匀场线宽(Z=-0.305,P=0.761)、抑水(Z=-1.232,P=0.218)、脂质峰高度(Z=-0.558,P=0.557)、脂质峰峰下面积(Z=-1.195,P=0.232)、水峰高度(Z=-0.647,P=0.518)、水峰峰下面积(Z=-0.118,P=0.9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后两次脂质峰面积、水峰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P<0.001)和0.799(P<0.001)。结论在体质子MRS单体素PRESS序列采集具有可重复性。
徐莉梁长虹萧远球张忠林张水兴谢淑飞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波谱可重复性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提高CT、MRI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18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CT、MRI特征。18例中10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MRI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腹部外病例发生于头颈部3例,胸背部2例,腹壁、腹股沟9例,腹腔内4例,1例与Gardner综合征伴发。本组中4例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至3年内发病。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病理:病变质地较硬。由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成。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或无。局部呈侵袭性生长,有局部复发倾向但不发生远处转移。免疫组化: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都强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肌纤维母细胞不同程度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T、MRI表现:良性,但呈现恶性肿瘤生长方式;可推挤周围脏器、血管,或包绕血管;边界多不清,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坏死或钙化少见;密度、信号特点:均匀。强化方式:12例三期均明显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结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具有特征性CT、MRI表现,CT、MRI对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张忠林梁长虹刘于宝谢淑飞余元新王秋实刘再毅李景雷
关键词: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病理学磁共振成像
肝脏3.0T质子MRS谱线后处理评估者间和评估者自身可重复性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在体肝脏3.0T质子磁共振波谱(MRS)谱线用SAGE软件Spectrum后处理方法处理评估者间和评估者自身可重复性。资料与方法19例自愿者,使用GESigna Excite HD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线圈,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分析法(PRESS)序列。采集参数为TR1500ms,TE30ms,信号采集次数(NSA)64次,感兴趣容积(VOI)2cm×2cm×2cm,共获得19条谱线。采用SAGE软件包,Spectrum后处理方法,测量者1测量2次和测量者2测量1次,经过5Hz高斯窗函数截趾(Apodization)处理,傅立叶变换,谱线自动基线校正,谱线自动相位校正,手动确定4.7ppm水和1.3ppm脂肪峰亚甲基峰位置,拟合积分共得到57组水峰和脂肪峰峰高及峰下面积。(1)计算评估者间和评估者自身等级相关系数。(2)采用多组配对样本秩和检验(FriedmanTest)比较三组的水峰和脂肪峰峰高及峰下面积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1)测量者1前后2次测量结果脂质峰峰高及峰下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P<0.000)、0.989(P<0.000),水峰峰高及峰下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989(P<0.000),测量者1第1次与测量者2测量结果脂质峰峰高及峰下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P<0.000)、0.988(P<0.000),水峰峰高及峰下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P<0.000)、1.000,测量者1第2次与测量者2测量结果脂质峰峰高及峰下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P<0.000)、0.988(P<0.000),水峰峰高及峰下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P<0.000)、0.989(P<0.000)。(2)三组水峰峰高(χ2=3.500,P=0.174)及峰下面积(χ2=1.500,P=0.472)和脂肪峰峰高(χ2=2.333,P=0.311)及峰下面积(χ2=1.600,P=0.4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SAGE后处理软件Spectrum后处理方法,在体肝脏3.0T质子MRS谱线测量者内及测量者间可重复性高,测量结果高度相关。
徐莉梁长虹张忠林萧远球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波谱可重复性
3.0T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3.0TMR表观弥散系数(ADC)检测射频消融治疗后肝细胞癌(HCC)变化的价值,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检测HCC射频消融治疗后不同病理改变的价值。方法40例HCC患者在射频消融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接受3.0TMRDWI检查,b值为600s/mm2,测量、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ADC值。结果射频消融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坏死区ADC值明显降低,2个月、6个月时射频消融中心坏死区ADC值高于治疗后3~7天;3~7天与2个月、6个月时坏死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个月与6个月时坏死组织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时活性残留或复发肿瘤组织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可用于鉴别射频消融治疗HCC后坏死组织与复发或残留肿瘤组织。
刘于宝梁长虹张忠林王秋实谢淑飞余元新刘再毅
关键词:导管消融扩散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