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022)

作品数:10 被引量:354H指数:8
相关作者:杨凯赵军陈静吴阿娜车越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和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土地利用
  • 2篇生态
  • 2篇河流
  • 2篇河流健康
  • 2篇城市河流
  • 1篇序参量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人文生态
  • 1篇生产前沿面
  • 1篇生态适宜性
  • 1篇生态适宜性评...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价值
  • 1篇前沿面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市环境保...
  • 1篇广西水利电力...
  • 1篇上海市城市化...

作者

  • 9篇杨凯
  • 3篇赵军
  • 3篇陈静
  • 2篇车越
  • 2篇张勇
  • 2篇白义琴
  • 2篇吴阿娜
  • 1篇徐启新
  • 1篇张宏伟
  • 1篇施展
  • 1篇汪冬冬
  • 1篇覃永良
  • 1篇袁雯
  • 1篇陈婷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原河网地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以上海市张江功能区域为例被引量:12
2010年
以上海市张江功能区域为研究对象,借助于ArcGIS和Fragstats的统计分析功能,研究2000~2006年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表现为区域工业用地增长过快,水域等自然下垫面明显减少,绿色廊道建设不足,区域景观格局空间分布有待优化。运用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划分了生态适宜性评价等级及标准,从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个维度,构建了以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河流廊道为主体的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值为0.82,三种用地类型得分处于0.79~0.84之间,均为中度适宜等级;工业和居住用地自然生态建设不足,生物资源保护、环境质量和绿地建设是主要自然限制因子;河流廊道生态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河岸建筑密度、河岸带舒适性、河流廊道连续性和植被结构完整性是主要限制因子。
白义琴阮关心张宏伟杨凯
关键词:土地利用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生态适宜性评价
灰色协调度模型在产业用水系统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揭示产业用水系统的时空动态发展规律,探讨其内部的协调关系,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然而,目前对产业用水系统的协调性分析还缺乏较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以往在利用协调度模型进行用水系统有序度研究时,通常采用两段叙述的线性分段函数表示,较不适用于描述产业用水系统内部要素的非线性结构。因此,针对产业用水系统的特性,利用灰关联原理建立有序度函数,以建立更适于用水系统分析的灰色协调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1997~2005年产业用水系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产业用水系统基本有序,发展比较协调,其用水综合效益较大,但距离最优状态尚有潜力可挖;其中,农业用水子系统的发展较为欠缺,在未来用水规划中应予以重视。
陈静杨凯张勇赵军
关键词:序参量
上海地区河流健康评价方法探讨被引量:36
2007年
界定了河流健康的概念,基于对国外河流健康表征指标的剖析,尝试从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状况、水质理化参数以及河流生物5方面对河流健康进行评价,初步提出由5个1级指标、17个2级指标架构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体系。通过国际调研、标准对照、专家咨询等方法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基于简明的评价模型将河流健康状况划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病态5个等级。以上海中心城区某河流为例,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吴阿娜车越徐启新杨凯
关键词:河流健康指标体系河流管理
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计算特征及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以水量丰富但水体污染程度普遍较高的平原河网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不同功能目标下环境流量的计算要素和特征;基于动态权重法提出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的等级设定和评价标准,并利用松浦大桥周围的水文水质数据,对上海环境流量状态进行了初步评价.本研究为实现以河流多元功能为目标的丰水地区环境流量计算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
覃永良袁雯
关键词:环境流量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247
2007年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和焦点。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价值构成、研究方法、时空过程等4个方面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当前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价值评估中评估基础、评价方法以及结论应用等问题。指出国内必须加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方法研究,展望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和工作的重点领域。
赵军杨凯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基于节水理念的工业水资源价格模型被引量:5
2008年
我国现行的工业水资源价格还处于较低水平,未能真正全面体现工业水资源的价值,使价格作为市场经济杠杆调节供求平衡与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受到削弱。本文基于工业水资源经济学分析和水资源价值理论,提出了工业水资源价格制定的4条基本原则:体现工业水资源价值原则;体现激励性、差异性和公平性原则;体现环境因素原则;体现社会承受能力原则。在此基础上,以节水理念为视角,产权为核心,社会保障机制为基础,综合考虑了水资源的价值属性和企业排污的环境影响等因素,构筑了工业水资源价格模型,其特征表现为:①具有时空效应和合理性;②形成较为有效的节水激励机制;③形成生态环保型工业水资源价格系统。最后,以上海市纺织行业为例,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分析。实证案例表明,构建的工业水资源价格模型既能体现工业水资源价值属性,为工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最优配置提供了价格信号;又能增强企业的节水观念和水环境保护意识,限制企业的用水、排污行为。
陈静杨凯张勇赵军
关键词:价格模型节水水资源价值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河流健康内涵及表征被引量:12
2008年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近10~15年中外文献中有影响力的36个河流健康概念进行分析,经过样本选取、指标提取、量化处理等过程提炼出最频繁出现的能代表其内涵的6个标准,即:维持结构完整性、自然生态功能发挥、满足人类社会合理需求、处于良好状态、河流管理工具和目标、建立河流基准状态。基于此,对河流健康概念进行了重新架构:河流健康是指河流生态系统特定的良好状况,可以作为河流基准状态以及河流管理的目标,在这一状态下,河流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其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充分发挥其自然生态功能,并满足人类社会合理需求,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对30个有关河流健康表征指标及评价方法的文献进行分析,识别生物指标、水质参数、形态结构、河床底质、水文条件以及河岸带状况等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6个指标,指出河流健康的表征指标及评价标准应根据区域特征、人类活动影响以及功能定位而有所差异。
吴阿娜车越杨凯
关键词:河流健康
城市河岸土地利用对河流廊道功能影响初探——以上海苏州河为例被引量:12
2006年
城市河岸土地利用往往改变河岸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河流功能产生影响。通过总结城市河岸廊道功能以及国内外城市河岸规划土地利用的实践,分析了河岸土地利用对城市河流廊道功能的影响,并以上海苏州河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苏州河河岸规划土地利用方式提高了河岸开放带宽度,改善了河岸舒适性,控制了河岸建筑高度,有利于保护和开发苏州河河流的景观、遗产和经济廊道的功能。干流河岸在自然廊道功能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与支流的部分河段相比仍有差距。
陈婷杨凯
关键词:城市河流河流廊道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行业最小需水定额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行业最小需水定额研究是用水定额管理的基础性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行业最小需水定额的定义,并提出3条编制原则,即因地制宜、先进性和合理性及动态调整原则.在此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行业在一定用水技术管理水平下单位产值的最小取水量,以此反映该行业的最小需水定额值.最后,以上海市2004年纺织行业为例计算其最小需水定额.结果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能表征最小取水量与一定产出的数量关系,以此确定的行业最小需水定额,能较准确地反映行业处于最优状态时一定用水水平下创造单位产值的理论取水量.
陈静杨凯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生产前沿面
城市河流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以上海苏州河为例被引量:12
2009年
在阐述城市河流滨岸带的界定、结构、功能以及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的基础上,选择以上海市苏州河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地利用解译、有机污染综合指数、野外调查评分等方法处理数据,将河流与河段两个尺度上的滨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与河流水质和调查河段的景观适宜性进行相关比较研究,进一步结合上海市不同历史时期和现状背景揭示了苏州河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所带来的自然环境效应和社会环境效应,同时提出城市河流滨岸带的适应性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业用地及农业用地的减少和居住用地、城市绿地与道路用地的增加、不透水面积的整体微减是苏州河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②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的变化趋势最为显著,并与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变化趋势的相关关系较显著;③不同河段的土地利用类型和不透水面积率与相应河段的景观适宜性之间的关联性很大。
汪冬冬施展杨凯白义琴
关键词:滨岸带土地利用环境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