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012204)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卢衍鹏王冬梅更多>>
- 相关机构:枣庄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时代狂欢的文化贫血症——评电影《泰囧》的叙事策略与文化症候
- 2013年
- 2012年12月,在关于“世界末日”沸沸扬扬的各种预言里,贺岁片《人再同途之泰同》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惊喜。《泰囧》以平均每天近5000万票房的超强攻势,连续刷新国内电影市场的各项纪录。据不完全统计,该片至少刷新了中国影史10项纪录:公映首日3900万票房,创下周三上映影片最高票房纪录;12月15日全国3.3万场排片、9300万票房、278万观影人次,创下国产片单日排片纪录、单日票房纪录、单日观影人数纪录。目前,《泰囿》累计票房破12.6亿,观影人数破3900万,创下国产片累计票房、观影人数最高纪录,并打破《泰坦尼克号3D》9.39亿票房的纪录,摘得2012年度票房桂冠。一系列惊人的数字让《泰固》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电影,也创造了华语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成为一匹疯狂的黑马。《泰囿》留下了令人炫目的数字,也引发了无数争议。我们推出这组研究文章,试图透过纷繁的表象,考察《泰同》的成与败,以期引起大家对《泰圊》和中国电影冷静而清醒的认识与反思。
- 王冬梅
- 关键词:文化症候叙事策略贫血症狂欢华语电影泰坦尼克号
- 从“私人生活”探究中国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现代性
- 2013年
- "个人化写作"、"私人写作"是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的标志性特征,是对公共生活变迁的文学反映,是文学自律的时代发展,是弥合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粘合剂。陈染、林白的文学创作是一种性别政治、时代症候和自恋共同体等多重因素的混合体,很有必要探究其文化隐喻、时代症候和合法性困境。
- 卢衍鹏
- 关键词:文学现代性
- 文化语境的嬗变与生产主体的选择——论20世纪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建立
- 2012年
- 20世纪90年代延续并改造了80年代的文化逻辑,其文化语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意识形态辐射至文学生产领域,实用主义、功利意识取代精神启蒙和理想主义,市场法则取代晕轮效应,文学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文学生产主体包括以"单位"为代表的组织化生产和以"自由撰稿人"为代表的个体化生产,在博弈中相互交流、渗透、交叉,表征着写作者的分化与知识分子的选择,彰显出该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延展性。
- 卢衍鹏
- 关键词:文学生产机制文化语境20世纪90年代文学
- 从文学与传媒的张力看电影《白鹿原》被引量:3
- 2012年
- 电影《白鹿原》注定要成为2012年的一个文化事件。电影改编之前,《白鹿原》就被改编为秦腔、话剧、舞剧、泥塑、连环画等,但都不太成功,电影改编的难度更大。一方面,多年筹划、版本之争、档期改换、导演更换等甚嚣其上,这些非文学因素、极具戏剧化的波折让它号称“史上最难拍的电影”,电影本身成为一种文化角斗场——文学、市场、政治、传媒等多方博弈、对抗、妥协。另一方面,身在局外的看客也在分化,有人看重的是小说《白鹿原》获得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有人看重题材的厚重、地方特色,有人看重演员的知名,有人主要是受到营销的吸引,等等。现在讨论电影、尤其是名著改编电影,已经不能单用文学或电影的单一视角,而是要在传媒与文学张力关系中展开。
- 卢衍鹏
- 关键词:《白鹿原》电影改编传媒文化事件多方博弈
- 以核心价值体系重塑中国主流文化被引量:7
- 2012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到国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命题。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与发展,要落实在文化实践、尤其是重塑主流文化的策略上。以主流电视剧为例,重塑中国主流文化的路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核心价值重塑主流文化的灵魂,二是将主流文化融入大众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三是以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主流文化的领导权。
- 卢衍鹏
-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主流文化大众文化
- 论1990年代中国文学中欲望叙事的多义、异化与悖论——以朱文、韩东为例被引量:9
- 2012年
- 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整体性转换的历史背景下,1990年代中国文学的欲望叙事显示出多义、异化和悖论的特质。按照八十年代的文化逻辑,延着八十年代关于"人"的追问,九十年代的基本主题就是欲望。对八十年代的基本认识是启蒙主题,启蒙主题又集中到一个焦点——"人"的主题,包括康德的思想、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观点、俄国典型理论、存在主义、“意识流”
- 卢衍鹏
- 关键词:欲望叙事中国文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多义悖论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