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009-2-386)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邵勇何芳刘伯锋李红霞姚珍薇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延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妊娠
  • 3篇胆汁
  • 3篇胆汁淤积
  • 3篇胆汁淤积症
  • 3篇妊娠期
  • 3篇肝内
  • 3篇肝内胆汁
  • 3篇肝内胆汁淤积
  • 3篇肝内胆汁淤积...
  • 3篇产后
  • 2篇胆汁酸
  • 2篇孕激素
  • 2篇妊娠期肝内胆...
  • 2篇妊娠期肝内胆...
  • 2篇鼠脑
  • 2篇胎鼠
  • 2篇胎鼠脑组织
  • 2篇脑组织
  • 2篇激素
  • 2篇后出血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延安大学
  • 2篇重庆市涪陵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邵勇
  • 2篇姚珍薇
  • 2篇李红霞
  • 2篇刘伯锋
  • 2篇何芳
  • 1篇于曼
  • 1篇张建华
  • 1篇刘彩茹
  • 1篇杨晓畅
  • 1篇罗红霞
  • 1篇曾丽

传媒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肝脏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筛查及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包括妊娠合并甲亢,妊娠合并甲减及产后甲状腺炎,其发病率分别为0.1%-0.2%,1%。2%,1.9%-16.7%。母体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对母婴产生多种并发症及不良结局如流产、早产、死胎、子痫前期和胎盘早剥等。因此对妊娠期妇女行甲状腺功能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极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有关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筛查及诊断的研究综述如下。
于曼邵勇张建华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期妇女妊娠合并甲亢产后甲状腺炎甲状腺疾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9
2014年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ICP患者妊娠中晚期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基因变异、免疫损伤及致痒源释放增多可引起母体皮肤瘙痒、胆汁酸水平升高及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及产后出血,孕妇预后佳,主要危及胎儿。类固醇物质代谢障碍、胆汁酸浓度升高可增加子宫肌层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促进宫颈成熟,诱发早产;胆汁酸在组织器官中沉积导致胎盘绒毛血管痉挛、胎盘储备能力下降,通过胎儿心脏及肺脏毒性作用引起胎儿窘迫、死产及新生儿死亡。
伍思玲邵勇何芳
关键词:胆汁酸类和盐类胎儿窘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血红素加氧酶1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鼠肝脏组织和胎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3年
目的:建立肝内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大鼠模型,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ICP孕鼠肝脏组织及胎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CP的发病机制。方法:40只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从孕15d起,实验组孕鼠每天后肢内侧皮下注射孕酮和雌二醇,对照组孕鼠注射精制植物油。至孕21d断头取血检测生化指标;取出母鼠肝脏及胎鼠脑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法检测脑海马CA1区HO-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孕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氮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病理组织学表现,实验组孕鼠部分肝细胞有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肝小叶结构正常;胎鼠脑组织疏松,空泡样变性明显,部分细胞溶解,甚至消失。对照组孕鼠肝脏和胎鼠脑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胎鼠脑组织HO-1免疫着色强度减弱,HO-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ICP胎鼠脑组织中HO-1表达下降,可能与ICP胎儿窘迫的不良结局有关。
李红霞刘伯锋姚珍薇邵勇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孕激素胎鼠脑组织
肝内胆汁淤积症胎鼠脑组织中NPY的表达定位及意义
2013年
目的观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鼠肝脏、胎鼠脑组织结构变化;分析神经肽Y(NPY)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孕15 d SD大鼠,用孕酮及乙炔雌二醇建立孕鼠ICP模型,观察孕鼠肝脏和胎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图像分析检测ICP孕鼠(20例,实验组)及正常孕鼠(20例,对照组)脑组织中NPY的表达及定量。结果 ICP孕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酸(TBA)明显升高;光镜下见部分肝细胞有颗粒样变性和空泡变性。电镜下见肝组织中毛细胆管扩张、微绒毛肿胀,毛细胆管周围肝细胞内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胎鼠脑组织疏松,空泡样变性明显,部分细胞溶解,甚至消失。实验组胎鼠脑组织NPY表达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海马区,免疫阳性细胞被染成棕黄色,免疫阳性颗粒主要分布在胞质和细胞膜表面。对照组海马区仅少部分细胞膜着色或无免疫着色。胎脑组织NPY的免疫组化结果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NPY平均光密度值(1.0486±0.0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297±0.027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CP母鼠肝脏及胎鼠脑组织有明显病变,胎鼠脑组织中的NPY表达升高,可能与胎脑组织受损有关。
李红霞刘伯锋姚珍薇邵勇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雌孕激素胎鼠脑组织
重症产后出血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产后出血进入中心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影响因素、重症产后出血母儿结局及产科危急重症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3例产后出血患者中进入中心ICU的40例重症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中进入中心ICU监护者40例占产后出血者16.46%(40/243)。我院分娩的重症产后出血者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进入ICU原因为失血性休克、胎盘植入、心功能不全、甲亢合并轻度子痫前期及心肺复苏术后。产后出血量大于2 000 ml者24例(24/40,60.00%)。多数患者合并至少一个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最常见的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进入中心ICU产妇平均输注红细胞悬液(2 544.74±782.60)ml,血浆(1 484.85±951.0)ml,血小板(2.70±2.30)U,冷沉淀(7.30±10.20)U。使用鼻导管吸氧14例,占35.00%,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4例,占10.00%,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22例,占55.00%。1例因严重DIC抢救无效死亡。围生儿病死率为52.63‰。结论:失血性休克是产后出血产妇进入ICU的主要原因。重症产后出血是导致DIC的重要原因之一,子宫切除率高。密切生命支持和成分输血是重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产科医务人员与重症监护医护人员的合作是救治危重孕产妇的有效途径。
罗红霞曾丽邵勇
关键词:产后出血重症监护治疗学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regnancy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PAT)孕妇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PAT孕妇血小板减少程度与产后出血及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PAT患者41例临床资料,检测其凝血象、血小板功能,测量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体质量。根据PAT孕妇血小板计数值分为3组:组1,血小板(80~99)×109个/L;组2血小板为(50~79)×109个/L;组3血小板<50×109个/L。结果:PAT孕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聚集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者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组3)产后出血量显著高于中度血小板减少组(组2)和轻度血小板减少组(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质量与孕妇血小板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0.18(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PAT孕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均为正常。轻、中度血小板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并不高于正常孕妇,但是重度PAT孕妇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PAT孕妇血小板减少程度不影响围生儿结局。
杨晓畅邵勇
关键词: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产后出血
胆汁酸代谢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2013年
胆汁酸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质营养素的吸收和消化,病理条件下胆汁酸代谢失衡发生胆汁淤积,这些与肝硬化,肝胆疾病,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肝癌、肠癌等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胆汁酸也是激活细胞核及细胞膜受体、控制代谢和能量平衡的内分泌信号分子。胆汁酸作为内分泌信号分子调节和整合靶基因的机制尚不清楚。最新研究表明,在胆汁酸代谢过程中,表观遗传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表观遗传调控辅助因子感受胆汁酸代谢变化,调节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PTMs)和染色质重塑,从而调节基因转录,维持胆汁酸的平衡。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一组不改变基因型而可决定细胞表现型的遗传机制与现象,其研究的内容是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可遗传变化,这种可遗传改变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是基因表达转录调控的另一种方式。
刘彩茹邵勇何芳
关键词:表观遗传调控胆汁酸代谢调控基因表达细胞膜受体分子调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