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2004031-09)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刘艳波沈维高芦丽莉孔繁利刘自强更多>>
相关机构:北华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炎
  • 2篇润肺
  • 2篇气管
  • 2篇气管炎
  • 2篇免疫
  • 2篇基因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ICAM-1...
  • 2篇IL-8表达
  • 1篇单链
  • 1篇单链构象
  • 1篇单链构象多态...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糖
  • 1篇星形

机构

  • 6篇北华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作者

  • 5篇刘艳波
  • 4篇沈维高
  • 4篇芦丽莉
  • 2篇葛贺
  • 2篇刘自强
  • 2篇孔繁利
  • 1篇刘絮
  • 1篇盖晓东
  • 1篇冯力民
  • 1篇何欣

传媒

  • 5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原发性子宫内膜癌与p16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研究p16蛋白表达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地位.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及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观察p16蛋白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结果 1)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2.78%和90.00%,两者相比无差异性;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为66.67%,明显低于正常子宫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2)在42例原发性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14例发生p16基因缺失突变,4例发生了p16基因点突变,突变率为分别为33.33%和9.6%,正常子宫颈组织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未发现p16基因缺失突变和点突变.结论 1)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16蛋白的表达在高分化癌明显低于低分化癌,表明p16蛋白缺乏与子宫颈细胞增殖失控及分化不良紧密相关.2)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存在p16基因点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但不是较频繁的事件;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存在p16基因缺失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是较频繁的事件.3)p16蛋白表达与p16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未被发现.
刘艳波芦丽莉盖晓东
关键词:免疫组化P16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润肺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支气管TNF-α,ICAM-1蛋白及IL-8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润肺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支气管TNF-α,ICAM-1蛋白及IL-8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B的疗效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支气管炎组及慢性支气管炎+润肺口服液治疗组,每组8只.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通过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入低剂量脂多糖制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TNF-α,ICAM-1蛋白及IL-8的表达情况.结果 熏香烟加气管内低剂量脂多糖注射可复制出较理想的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假手术组支气管上皮内可见TNF-α,ICAM-1蛋白及IL-8弱阳性表达;慢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TNF-α,ICAM-1蛋白及IL-8在支气管上皮细胞、支气管周围的淋巴滤泡炎性细胞和肺泡闻质细胞中可见强阳性表达;半定量图像分析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组TNF-α,ICAM-1蛋白及IL-8的表达明显强于假手术组(P〈0.05),慢性支气管炎加润肺口服液治疗组的表达则明显弱于支气管炎组(P〈0.05).结论 润肺口服液通过下调支气管上皮细胞中TNF-α,ICAM-1蛋白及IL-8的表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是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部分机制.
刘艳波沈维高芦丽莉葛贺孔繁利刘絮刘自强
关键词:支气管炎白细胞介素-8粘附分子
Ⅰ型糖尿病基因免疫治疗研究
2006年
I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胰岛β细胞免疫破坏所致.其基因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诱导免疫耐受、改变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及活性、改变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干扰协同刺激信号和调节细胞凋亡.
刘艳波沈维高
关键词:糖尿病基因免疫治疗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正常大鼠肾脏的有害作用及拟黑多刺蚁醇提物抑制糖基化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对正常大鼠肾脏功能和结构的有害作用及拟黑多刺蚁醇提物对糖基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大鼠血清蛋白在体外进行糖基化反应,将反应2个月的糖基化血清蛋白(Glycation serum protein,GSP)经尾静脉注射Wistar大鼠体内,运用病理形态学、生物化学等方法重点观察了糖基化反应产物对正常大鼠肾脏功能、结构的影响,并从整体和肾脏糖基化、自由基及肾小球病变等方面探讨肾脏病变发生机制,为糖基化在DM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更直接的证据.并在体外建立糖基化体系,应用该体系,以氨基胍为阳性对照物,研究了拟黑多刺蚁醇提物抑制糖基化的作用.结果大鼠体外GSP注射后,可使健康大鼠血浆、肾皮质AGEs明显升高,肾脏功能和结构受到明显的改变,使红细胞及肾脏发生明显自由基代谢异常,这些改变与DM的改变极为相似,提示糖基化反应在DM肾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结论外源性给予GSP引起正常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明显损害,拟黑多刺蚁醇提物具有明显抑制糖基化的作用.
刘艳波芦丽莉葛贺孔繁利刘自强
关键词:糖基化糖基化终末产物肾脏病变
大鼠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时海马CA1,CA3区和DG的ACh能纤维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动物模型,观察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DG)的乙酰胆碱(ACh)能纤维密度和含量的变化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从形态学上探讨中枢ACh和星形胶质细胞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建立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动物模型,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组织化学染色及GFAP标记星形胶质细胞.并用显微镜方格目测系统和图像分析仪对大鼠海马CA1,CA3区及DG的GFAP免疫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GFAP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各观察部位的AChE阳性纤维的密度和含量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白组和游水组相比大鼠各观察部位的AChE阳性纤维的密度和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内各组间两两比较大鼠各观察部位的AChE阳性纤维的密度和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各观察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GFAP的表达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白组和游水组相比大鼠各观察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GFAP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内各组间两两比较大鼠各观察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GFAP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过程中,大鼠各观察部位的AChE阳性纤维的密度和含量增高,说明中枢ACh参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过程;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过程中,大鼠各观察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GFAP表达的增加,说明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过程.
沈维高何欣冯力民
关键词: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润肺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支气管TNF-α、ICAM-1蛋白及IL-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润肺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CB,CB)支气管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白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B的疗效机制。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支气管炎组、慢性支气管炎氢化可的松治疗组及慢性支气管炎润肺口服液治疗组,每组8只。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通过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入低剂量脂多糖制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TNF-α、ICAM-1蛋白及IL-8的表达情况。结果熏香烟加气管内低剂量脂多糖注射可复制出较理想的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假手术组支气管上皮内可见TNF-α、ICAM-1蛋白及IL-8弱阳性表达;慢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TNF-α、ICAM-1蛋白及IL-8在支气管上皮细胞、支气管周围的淋巴滤泡炎性细胞和肺泡间质细胞中可见强阳性表达;半定量图像分析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组TNF-α、ICAM-1蛋白及IL-8的表达明显强于假手术组(P<0.05),慢性支气管炎润肺口服液治疗组的表达则明显弱于支气管炎组(P<0.05)。结论润肺口服液通过下调支气管上皮细胞中TNFα-、ICAM-1蛋白及IL-8的表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是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机制之一。
刘艳波沈维高芦丽莉
关键词:支气管炎脂多糖白细胞介素-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