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09SJGLX309)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孙桂英顾建敏任凤梅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英语
  • 2篇翻译
  • 1篇读写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环境
  • 1篇异化
  • 1篇隐喻
  • 1篇隐喻翻译
  • 1篇隐喻认知
  • 1篇隐喻认知观
  • 1篇英汉
  • 1篇英汉隐喻
  • 1篇英语读写
  • 1篇认知观
  • 1篇认知教学
  • 1篇释译
  • 1篇自主学习能力
  • 1篇综合培养模式
  • 1篇网络多媒体

机构

  • 4篇河南大学

作者

  • 2篇孙桂英
  • 1篇顾建敏
  • 1篇任凤梅

传媒

  • 2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隐喻认知观与英汉隐喻释译被引量:6
2010年
认知语言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和高度理解和阐释隐喻,将隐喻提升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隐喻本质上是将一事物的特征映射到另一事物中去,是基于相似性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由于汉英民族文化和思维的异同,作为思维表达工具的隐喻也折射出两个民族的认知共性和差异。隐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认知活动,本质上是源语篇章到目的语篇章的映射。隐喻翻译应以认知为取向,以语用等效为原则,根据源语的隐喻化过程采取异化和归化策略,以使源语中的隐喻形象得到准确完整的再现与传达。
孙桂英
关键词:隐喻认知观隐喻翻译异化归化
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被引量:6
2010年
翻译不仅是一项以符号转换为手段的语言活动,更是一种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交互式翻译教学旨在训练翻译思维,以技能训练和语言提高为双重教学目标,是一种直观的、立体的现代教学方法,能有效突破传统翻译教学中单向或双向的人际交往模式,改善翻译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顾建敏
关键词:翻译教学网络多媒体环境
认知模式在大学英语读写译教学中的应用
2010年
认知教学模式符合语言习得的一般规律,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倡导建立以认知理论为指导的认知教学模式,根据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意识,使其在策略学习中建构知识,培养批判性反思能力。同时,认知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认知活动设计和协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不断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孙桂英
关键词:认知教学
《高级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力图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探索一种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发展机会和空间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既能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其语言应用能力也能得到切实的培养。该模式框架由课堂教学、课外学习、语言实践三大模块构成。
任凤梅
关键词:综合培养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