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400551) 作品数:24 被引量:209 H指数:10 相关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韩雪 李红丽 李静敏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安徽大学 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濒危肇因与机制 被引量:27 2008年 对我国特有单属种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的地理分布、生境条件、种群数量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系、种群的生命表、生殖力表、有性生殖、无性繁殖和遗传变异等种群生态学特征及其濒危肇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合木种群为高群集分布,种群曲线属Leak凸型。年龄结构不合理,其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毢型,且将演化为小种群,群落内的生境异质性显著,种群处于不稳定阶段。四合木从开花期到结果期,生殖分配(RA)呈下降的趋势,生殖过程中胚胎发生败育、种子向幼苗难以转化使其有性生殖受阻,生活史趋于断裂,是最终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内因。分布区城市化、工业化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造成其种群孤立和生境破碎化是物种导致濒危的外因,四合木生态适应性和生境适宜性下降造成遗传多样性逐步丧失。同时提出对我国特有植物四合木进行异地保护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智颖飙 杨持 王中生 安树青 王再岚 李红丽 宿志安 王强关键词:四合木 孑遗植物 濒危机制 胚胎败育 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货币化评价 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市场价值法,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的角度对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的服务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结果表明:(1)洪泽湖其鸟类、植物产品、旅游价值、科研文化价值等直接使用价值为52 503×104元,占总价值的10.07%;(2)间接使用价值(固定CO2及释放O2价值、涵养水源及调蓄洪水价值、控制水土流失和侵蚀价值、废物处理价值和生物避难所价值)为30 4307.7×104元,占总价值的58.38%.目前非使用类价值、有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为164 467×104元,占总价值的31.55%;(3)洪泽湖湿地每年服务于人类的各种价值总和可达52×108元人民币.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可为其他湿地价值评价和生态恢复与保育提供借鉴.有关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智颖飙 韩雪 吴建军 王中生 邓自发 李红丽关键词:生态系统 湿地 货币化 洪泽湖 安徽资源环境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1 2008年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I)对安徽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中等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基本国情和省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迅速提升其地区综合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颖飙 王再岚 韩雪 王中生 邓自发 李红丽关键词:区域竞争力 环境治理 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 被引量:16 2007年 对内蒙古西部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小叶杨(Populussimonii)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Cu、Zn、Ni、Cr)和类金属元素(As和Se)含量以及根际土壤重金属(Cu、Zn、Pb、Ni和Cr)形态、土壤pH值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公路沿线不同绿化植物及其不同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特征。结果表明:绿化植物根际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以Cd为最高。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小叶杨和油松两种植物的根部和茎叶两种营养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表现出“N”字形变动趋势。而且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具有Zn>Cu>Ni,Cr,As,Pb>Cd>Hg的基本规律。小叶杨茎叶对重金属元素Cr、Ni和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为强,油松茎叶对重金属元素Cr、Ni、Cu和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为强。绿化植物根际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为Zn>Pb>Ni、Cr>Cu,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Zn>Cu>Ni、Cr、As、Pb>Cd>Hg并非趋于一致。公路绿化植物对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与重金属元素有效态所占的比例有关。 智颖飙 王再岚 王中生 马中 姚一萍 李红丽 崔艳 刘建平关键词:油松 小叶杨 公路 重金属 新疆资源环境绩效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综合绩效指数由2000年的212.8逐步下降为2006年的148.1,资源综合绩效虽有提高,但仍然处于全国(西藏除外)第27位。建设用地占用强度明显下降,COD排放强度逐步下降,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有所增加,用水强度降幅明显,能源消耗总量显著提高,用水总量略有上升。建设用地总量先降后升。SO2总体绩效均高于西部平均水平,SO2排放绩效指数呈现"S"型曲线。COD排放绩效指数下降不够明显,基本保持88.44的均值水平。绩效高于2000-2006年西部平均水平和2000-2003年中部平均水平,但远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提高新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任重而道远。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新疆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区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提升新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颖飙 邱爱军 王再岚 吴建军 韩雪关键词:区域竞争力 环境友好型社会 鄂尔多斯地区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34 2007年 采用Tessier A连续提取法对鄂尔多斯地区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Pb、Zn、Cu、Ni、Cr)化学形态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土壤pH值、重金属含量和公路绿化植物重金属(Cd、Hg、Pb、Cu、Zn、Ni、Cr、As和Se)含量进行了分析,对该区域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与潜在生态风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为Zn>Pb>Ni、Cr>Cu,与重金属元素在绿化植物中含量大小序列Zn>Cu>Ni、Cr、As、Pb>Cd>Hg并非完全趋于一致。不同公路段土壤重金属与其不同形态存在较大的变幅。公路沿线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占其总量为G109(东胜-准格尔段)15.7%~46.1%,G210(达拉特-东胜段)8.0%~40.9%,G109(东胜-鄂托克段)9.1%~33.9%,而且以有机态和Fe-Mn氧化结合态的比例较大,为各元素有效态的主要形态特征。Cu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较高,可能在鄂尔多斯地区特定环境条件下随植物的蒸腾拉力、水分和营养盐运移的生理生态作用下使其在植物体中富集。土壤重金属Zn的有效态含量较高,而残渣态含量低,须特别注意其对区域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智颖飙 王再岚 马中 王中生 邓自发 李红丽关键词:重金属 生物有效性 土壤-植物系统 新疆生态足迹与环境压力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23 2010年 提高生态现代化总体水平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核心和关键。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现代化指数(EM 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足迹和环境压力的变动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新疆生态现代化指数在全国排名为27位,仍然为我国生态现代化水平落后的地区之一。1980—2005年,新疆综合现代化水平远低于高收入国家、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发达国家。1998年新疆人均生态足迹由25957hm2增加到2007年的4055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3.1270hm2减少到2.8266 hm2。区域环境水平呈下降趋势。资源转化率、生态保护指数呈明显上升态势。环境治理指数呈剧烈变动,1996-2003年呈"N"型变动态势,区域生态脆弱性没有明显逆转。 李红丽 智颖飙 张荷亮 陶文辉 王再岚 Emmy Komada 杜永春 白志刚 刘秀珍关键词:生态足迹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我国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 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国际环境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以及环境政策制定的取向,提出我国环境政策的建立应该综合应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环境影响评价(EIA)、生态补偿(PES)、协议保护机制(CCM)和企业社会责任(CSR)等政策工具,并把这些政策工具传递到国家政策与制度层面以及区域协议上,推动跨国企业与金融信贷履行环境责任与义务。促进项目建设中对环境保护的规划,加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保护和更新资源,建立以政策工具包为基础的综合环境管理体系。同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优化与创新。 陶文辉 孔令红 智颖飙 Emmy Komada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补偿 企业社会责任 西鄂尔多斯八种沙生植物的花粉形态与地史演化意义 被引量:2 2010年 西鄂尔多斯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特有植物和沙生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该地区植物区系表现为古地中海旱生植物后裔的古老性。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西鄂尔多斯地区四科八个种的沙生植物柽柳(TamarixchinensisLour)、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Ledeb)、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Maxi m.)、沙竹[Psammochloa villosa(Trin.)Bor]、白刺(NitrariatangutorumBobr)、白山蓟[Olgaea leucophylla(Turcz.)Iljin]、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L.)DC.]、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Turcz.)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形态差异较大,孔沟有单孔,三孔沟,三沟等不同类型。外壁纹饰主要是细网状纹饰和刺状纹饰。花粉形态相对于植物其它性状在演变过程中较为保守,与植物早期生长环境息息相关。这八种沙生植物对极其干旱的沙生环境都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生境适宜性,是西鄂尔多斯地区古环境与其长期协同进化和长期适应的结果。这对重新认识西鄂尔多斯地区古气候环境的演化和荒漠地区地史变迁与沙地植被恢复和重建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智颖飙 李静敏 王再岚 韩雪 张荷亮 宿志安 余永和 贾秀婷 白志强关键词:沙生植物 花粉 地史 共同进化 西鄂尔多斯 基于生态现代化的区域资源环境绩效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10 2010年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实现生态现代化及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环境质量指数(EQI)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中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山西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国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年增幅为7.1%的背景下,山西在全国的排名从2000年的24位上升为2007年的15位。但山西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山西建设用地绩效、COD排放绩效、SO2排放绩效和用水绩效逐步上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绩效和能源绩效呈现不稳定的变动态势。SO2排放绩效指数呈平稳后上升接着下降的偏"S"型曲线。COD总体绩效指数呈现平稳态势,基本保持88.1的均值水平,绩效指数高于2000—2007年西部平均水平和2000—2003年中部平均水平,但远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山西须采用综合配套措施,缩短目前能源和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和改变其路径依赖,提升山西在我国中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改进生态效率,进而实现绿色发展。 李红丽 智颖飙 王再岚 张荷亮 田闻瑾 李艳山 马晓 徐希一关键词:生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