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327130)
-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6
- 相关作者:赵晓鹏王宝祥左朝阳唐宏尹剑波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高岭土基三元纳米复合电流变液材料及其性能被引量:6
- 2005年
- 从物理设计和化学设计出发,研制了一种高岭土/二甲基亚砜/羧甲基淀粉三元纳米复合电流变液材料.该体系采用二步复合法制备,即先将极性液体二甲基亚砜直接插入到高岭土片层之间,然后再用溶液法复合羧甲基淀粉.XRD测试表明高岭土的层间距由0.715nm扩大到1.120nm.SEM显示羧甲基淀粉以纳米颗粒复合于化合物内.在颗粒/硅油体积比30%和DCE=5kV/mm下,这种材料的静态剪切应力可达17kPa,分别是相同条件下纯高岭土电流变液和高岭土/羧甲基淀粉电流变液的14和4.25倍.三元体系电流变液还具有较好的温度效应和抗沉降性能,放置30d后沉降仅为9%.研究表明,当三元体系质量配比为1︰0.75︰0.6时,协同效应最佳,表现出最强的电流变效应.介电性能测试表明三元体系电流变液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比原材料电流变液有很大改善,增强了极化能力和介电失配,从而使电流变性能大幅提高.
- 王宝祥赵晓鹏姚远
- 关键词:电流变液插层沉降性能土基
- 电流变液与压电陶瓷复合的自耦合阻尼器被引量:7
- 2006年
- 基于智能结构的思想,率先提出设计制作电流变液和压电陶瓷复合的自耦合阻尼器.相比于通常的电流变液阻尼器,该自耦合阻尼器采用压电陶瓷响应外界振动而输出高电压,激励电流变液体工作,从而省去了外加高压电源.随外作用力变化,激励电流变液的压电陶瓷电压自动改变,阻尼器具有自适应的特征,省去了通常的计算机等控制系统.研制的第1代电流变液/压电陶瓷阻尼器实现了自适应的控制过程,显示了良好的减振性能.在第2代产品中采用了新的设计,提高了阻尼器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阻尼器整体性能得到提高.
- 赵晓鹏唐宏刘曙尹剑波
- 关键词:智能结构电流变液压电陶瓷阻尼器
- β-环糊精聚合物与取代水杨酸、3-羟基-2-萘甲酸超分子配合物的构筑及其电流变性能被引量:6
- 2004年
- 从化学设计的观点出发,研究了环糊精聚合物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性能.采用“固相自组装技术”合成了6种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与取代水杨酸及3-羟基-2-萘甲酸的超分子配合物,并利用NMR,FT-IR,UV-vis和荧光分析等技术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所合成的超分子配合物与二甲基硅油配制了电流变液.在4kV/mm的直流电场作用下,超分子配合物较β-CDP电流变活性提高了34%-72%,且以β-CDP/3-羟基-2-萘甲酸超分子配合物电流变液的屈服应力为最高,可达9.8kPa;同时发现,变更不同客体分子也可对超分子配合物电流变材料的流变效应起到调节作用,当水杨酸苯环上含有其他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置及其数量对相应超分子配合物电流变液的力学响应性具有微调节作用,并由材料的介电性能测试得到证实.
- 高子伟赵晓鹏孙平司刚
- 关键词:Β-环糊精聚合物取代水杨酸超分子配合物荧光分析电流变材料
- 电场调控的智能软材料及其性能
- 智能软材料是一大类性能在服役过程可调控的软材料,在机械控制、机器人、人工肌肉、显示等领域都有许多潜在应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研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场调控的智能软材料及其性能》一书基于作者及其课题组二十年来在国内外杂志...
- 赵晓鹏尹剑波
- 关键词:电流变液电流变材料
- 文献传递
- 包覆型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的电流变效应被引量:13
- 2004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电流变液材料.XRD、FT-IR、SEM分析表明TiO_2以纳米晶的形态包覆于高岭土表面.电流变性能测试表明,不同的TiO_2质量比的复合颗粒电流变液效应不同,且都比纯高岭土电流变有显著提高.同时当复合颗粒中TiO_2质量百分比在34%,颗粒硅油体积分数为25%,直流电场为3kV/mm时,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静屈服应力达3.4kPa,是纯高岭土电流变液的5倍.
- 王宝祥左朝阳赵晓鹏
- 关键词:高岭土二氧化钛电流变液溶胶-凝胶法
- 自耦合电流变阻尼器及其性能被引量:6
- 2004年
- 电流变液与压电陶瓷组合的阻尼器是一种自耦合阻尼器。对直压式自耦合电流变阻尼器的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制作了直压式自耦合电流变液阻尼器。性能测试表明:压电陶瓷激励了电流变液;电流变液阻尼的变化改变了阻尼器的共振频率,并使振动幅度降低最高达30%。
- 刘曙尹剑波唐宏王允韬赵晓鹏
- 关键词:电流变液压电陶瓷自适应阻尼器振动
- 三元纳米复合电流变液材料的协同效应
- 采用二步复合法制备了一种以高岭土/二甲基亚砜插层化合物为核、羧甲基淀粉为壳的三元纳米复合电流变液材料.XRD测试表明高岭土的层间距由0.715nm扩大到1.120nm.介电性能测试表明三元体系电流变液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比...
- 王宝祥姚远赵晓鹏
- 关键词:电流变液插层
- 文献传递
- 聚N-甲基苯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协同电流变效应被引量:4
- 2005年
- 用插层聚合法制备了聚N 甲基苯胺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微粒 ,通过IR、XRD及T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观察发现聚N 甲基苯胺插入蒙脱土层间后 ,蒙脱土片层间距由 0 96nm扩大至 1 34nm .将其分散在甲基硅油中 (2 0wt% )配制成无水电流变液 ,该复合材料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 ,具有较好的电流变行为 .实验表明在电场作用下聚N 甲基苯胺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流变效应比聚苯胺、蒙脱土都有显著提高 ,在 3kV mm(DC ,74 5s- 1 )时 ,剪切强度达 6 0kPa ;同时抗沉降性极好 ,静置 6 0天沉淀率小于 3% .介电性能测试表明聚N 甲基苯胺 蒙脱土纳米颗粒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较蒙脱土和聚N 甲基苯胺明显提高 ,电导率也达到了最佳范围 .
- 路军王宝祥赵晓鹏
- 关键词:N-甲基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效应蒙脱土插层聚合法电性能测试沉降性
- 高岭土/羧甲基淀粉复合颗粒及其协同电流变效应被引量:13
- 2003年
- 通过二次插层取代法 ,以二甲基亚砜为前驱体 ,羧甲基淀粉二次插层取代制备了高岭土 羧甲基淀粉纳米复合材料 .结合XRD ,FTIR ,SEM和ED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发现 ,羧甲基淀粉经过二次插层取代引起了高岭土片层之间的剥离 ,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 .该复合材料制备成电流变液出现了较大的协同效应 ,具有很好的电流变行为 。
- 王宝祥李佳赵晓鹏
-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电流变效应
- 改性高岭土/钛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高电流变活性被引量:5
- 2004年
- 采用sol-gel法和机械化学法相结合制备了改性高岭土/钛氧化物颗粒,与甲基硅油配制成电流变液。XRD、FTIR分析表明,钛氧化物以含介孔的非晶态形式包覆在经过机械化学法制备的高岭土/NaCl复合物上,形成改性高岭土/钛氧化物复合颗粒。电流变性能测试表明,当颗粒体积分数为25%,E=3 kV/mm时,复合颗粒电流变液的静态屈服应力达7 kPa,是高岭土电流变液的9倍。同时发现钛氧化物含量对电流变效应有重要影响。电流变液介电性能的变化是其流变学性能提高的起源。
- 王宝祥左朝阳赵晓鹏
- 关键词:电流变液高岭土SOL-GEL机械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