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IARRP-2011-15)

作品数:2 被引量:45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莉杨鹏吴文斌周清波李正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东北三省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邹金秋
  • 1篇唐华俊
  • 1篇李正国
  • 1篇周清波
  • 1篇张小飞
  • 1篇吴文斌
  • 1篇杨鹏
  • 1篇张莉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东北三省耕地物候期对热量资源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5
2011年
选取1998-2010年期间的SPOT/VGT NDVI逐旬时间序列数据、物候观测数据和气候数据,利用函数拟合方法、GIS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东北三省不同耕地物候期对热量资源变化的响应关系。首先,基于拟合数据提取了耕地物候期特征(包括生长季开始期、峰值期、结束期与生长季长度等),验证结果显示与不同作物的观测物候期存在明显对应关系,能较好地反映作物物候期特征的宏观时空分异。其次,分析了1991-2009年期间区内主要农业热量资源(≥10oC初日,初霜日,温度生长期天数和≥10oC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重点分析了1998-2009年期间耕地物候期特征对热量资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生长季开始期与≥10oC初日在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东部和吉林省中东部的正相关系显著(P<0.01);生长季长度与温度生长期天数亦在上述区域内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然而,生长季结束期与初霜日的相关关系整体上较不明显;此外,生长季长度与≥10oC积温的相关关系存在两种相反的情形,在松嫩平原西北部、三江平原、吉林省中部和辽宁省中部的负相关关系显著(P<0.05),而黑龙江省中南部和三江平原部分区域,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55(P<0.05),分别反映了作物生长发育周期的缩短态势和中早熟作物被中晚熟作物替代的趋势。
李正国唐华俊杨鹏周清波吴文斌邹金秋张莉张小飞
关键词:气候变化东北三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