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91341-11-9)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伍勇刘卫东王彩虹谭帅郭勇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液晶
  • 2篇棒状
  • 1篇内酯
  • 1篇自组织
  • 1篇微观结构
  • 1篇向列相
  • 1篇磺酸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伍勇
  • 2篇刘卫东
  • 1篇郭勇
  • 1篇谭帅
  • 1篇王彩虹

传媒

  • 1篇合成化学
  • 1篇液晶与显示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棒状硫氰液晶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硫氰酸盐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以苯甲酸联苯酯为液晶基元的硫氰棒状分子,一端尾链中的碳原子数为6、8和10。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液晶相的表征,结果表明,这些硫氰化合物均表现出热致性近晶A相、向列相及尚未定性的液晶相M。随着尾链的增长,向列相温度区间变窄,清亮点降低。
刘卫东伍勇
关键词:向列相
基于有机自组织的质子传导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分子可通过相分隔、静电和氢键等作用形成特定微观结构的自组织。氢键或磺酸基、咪唑等官能团在有机材料中自组织后会形成空间连续分布的质子传递通道,通过Grutthuss机理或运载机理实现稳定的质子传导。基于不同的自组织及传导机理,有机质子传导体系可由共混物或单组分构建。评述了有机自组织在质子传导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双亲聚合物-水体系、酸-碱对共混物、嵌段共聚物、有机-无机复合体和液晶材料的质子传导特性进行了比较。
刘卫东伍勇
关键词:自组织微观结构
新型棒状磺酸液晶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2年
以联苯为液晶基元,通过磺酸内酯的开环反应合成了新型磺酸基团位于分子末端的棒状分子——4-烷氧基-4'-丁氧烷磺酸基联苯(3a和3b),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偏光显微镜观察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3在高于180℃时表现出热致性近晶A相。
谭帅王彩虹郭勇伍勇
关键词:磺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