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AJY015)

作品数:11 被引量:188H指数:6
相关作者:张杰谢晓雪李植宋玮王冬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金融
  • 3篇货币
  • 2篇演进
  • 2篇银行
  • 2篇市场化
  • 2篇绩效
  • 2篇场化
  • 1篇地产
  • 1篇演进机理
  • 1篇演进视角
  • 1篇银行改革
  • 1篇银行绩效
  • 1篇银行业
  • 1篇争执
  • 1篇政府
  • 1篇政府作用
  • 1篇中国房市
  • 1篇中国货
  • 1篇中国货币
  • 1篇中国经济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张杰
  • 1篇欧阳珑
  • 1篇王冬丽
  • 1篇谢晓雪
  • 1篇宋玮
  • 1篇李植

传媒

  • 3篇经济理论与经...
  • 2篇东岳论丛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管理世界
  • 1篇金融研究
  • 1篇金融评论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市场化与金融控制的两难困局:解读新一轮国有银行改革的绩效被引量:73
2008年
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节奏自2004年以来陡然加速,而围绕改革方式及其绩效的议论和争执也接踵而至。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国家、国有银行体系以及其他当事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理论上为人们提供一个判断和估价改革绩效的全新框架和角度。为了厘清国有银行问题的要害和来龙去脉,本文从一开始就切入国有银行这种特殊金融制度安排的内部机理,结果发现,国家与国有银行体系曾经订立过一份特殊的金融合约,其要害是前者通过风险救助承诺换取经由后者提供的金融支持,随后的改革过程便合乎逻辑地围绕这份合约的调整而展开。可是虽经几番合约调整,风险救助承诺非但未能如国家所预期的那样被成功转移,反而蜕变为一种无形资本凝结于国有银行的资本结构之中;原本出于支持改革而刻意设置的利差补贴也就因此成为扭曲国有银行利益激励进而诱导其机会主义行为的因素。本文随后的讨论揭示出,国家与国有银行对于改革收益的时间偏好差异为后者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规模、增加账面利润从而获取短期红利提供了空间,资产负债规模的扩张又通过提升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之于宏观经济的敏感度而不断内生着对国家金融控制的需求,最终改革被牵入两难困局。本文的结论是,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要害并不在于追求一些技术指标的短期改进,而在于通过有效的制度替换削减银行行为的外部性。
张杰
关键词:国有银行改革市场化
中国的货币本位困境:历史根源与演进机理被引量:11
2009年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低值货币本位形成以及长期延续的历史原因,梳理隐藏在这种货币本位格局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机理与变迁逻辑,并尝试性地揭示,作为一种本位演进环节缺失的货币制度,在遭遇已然经历本位嬗递完整过程的外部货币体系的挑战时,所必然面临的货币困境的性质。本文的考察发现,在中国货币演进历史上存在着一种十分奇特的"恋铜情结"现象,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各种利益诉求都纠缠于此,从而形成了一个低水平的货币制度均衡。正是基于这种均衡,曾经负载着无数货币文化荣耀的"交子体系"才显露出其真实的货币面目,这种被誉为全球最早的纸币体系竟然只是覆盖在铜本位之上的一层绚烂"外衣"!循着此后的货币演进路径,铜本位与贵金属货币的冲突此起彼伏,到明清以降则愈演愈烈,并形成了"本位困局"。表面看是货币本位之争,实质上则是既得政治利益与新兴商业利益的殊死竞争,这种竞争随着近代西方高本位货币因素的进入而变得更加纷乱复杂。中西货币体系的冲突迅速凸显出低本位货币制度的"先天劣势",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货币本位的长期低水平徘徊使其丧失嬗递升级的基本功能,从而未能与银行体系建立应有的联系,最终使得中国的货币演进机制一直缺乏微观金融基础的有效支撑。重要的是,这种货币演进机制的缺陷无疑会对当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产生长远影响。
张杰
全球经济调整与中国的选择:一个历史演进视角被引量:3
2008年
历史地看,中国曾经遗憾地错过了融入并主导16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的机遇,作为其直接结果,晚明以来中国的经济贸易在外部因素的撞击下由盛而衰。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合理的政策选择是走出传统的"天下主义"窠臼,确立平等而积极的角色,在全球经济竞争的新平台上,促使国家利益与民族经济利益的有机结合,以推动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张杰
关键词:全球经济调整国家角色
制度金融学的起源:从门格尔到克洛尔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试图对涉及制度因素的早期货币金融理论加以梳理,据此探究制度金融学的理论渊源。基于对新古典金融学基本假设与理论困境的重新认识,首先确认长期被新古典学派推崇的瓦尔拉斯(Walras)均衡框架难以成为讨论货币金融问题的合适基础,因此金融学的制度分析便应运而生。随后对在制度金融学基本分析框架形成过程中具有启蒙与奠基意义的相关经典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论,主要涉及门格尔(Menger)的货币演进范式及其货币内生起源观点的制度含义;希克斯(Hicks)的交易成本货币理论与金融制度演进观点;克洛尔(Clower)以构建货币理论微观基础为核心并试图在新古典金融学与制度金融学之间建立逻辑联系的相关观点以及尼汉斯(Niehans)等的补充与扩展等。
张杰
制度金融理论的新发展:文献述评被引量:35
2011年
制度金融理论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框架正日趋成形,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若干新进展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在Merton等提出的"功能与结构金融学"框架中,制度金融理论的独特面目渐趋清晰。Stiglitz等通过将一些关键制度因素"内生化"于既有的货币经济分析框架,为长期行进于宏观路径的货币经济学找回了微观(制度)基础,不过,他们并未触及货币经济运行背后的金融权利内涵。所幸Soto发现并强调了货币金融所有权的制度涵义。Borland和Yang则将分工、货币与信贷以及法律、政府等多种因素引入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货币的性质以及货币制度演进的深层涵义;而在金融中介理论初步接纳了金融企业家因素之后,被主流经济学长期搁置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企业家的演进与结构也正式进入制度金融理论的核心框架。
张杰
关键词:金融产权结构金融企业家
中国货币金融演进之谜:王亚南与彭信威的解读
2010年
20世纪中期以来,王亚南和彭信威对中国货币金融制度演进逻辑与运行机制多有发现与阐发。王亚南观察到了中国货币本位的"二元结构"特征、货币制度的信任内涵,以及货币金融制度变迁的"博弈均衡"性质。他特别揭示了货币形制混杂所体现的利益诉求与货币价值(银价)频变所凸显的利益格局。他发现,中国近代以来之所以出现"低货币化"现象,其根源不在"内生"机制之委靡,而在外生制度之扭曲。相比之下,彭信威对中国货币金融制度变迁的刻画与评判则投注了更多的实证精神与制度关怀。他发现了中国货币史上的"铜币跨期等重"现象,并在纸币、铜本位以及银行制度发育迟滞之间建立了有趣的内在联系;循着由货币购买力牵系出来的逻辑,彭信威还尝试性地破解了货币理论长期停滞与国民财富贮藏偏好两大谜团。
张杰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1
2009年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份额越大、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业整体绩效越低;国有股比例和国内生产总值与我国银行业的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银行业绩效的提升有赖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杠杆比率和营业费用率等影响因素的进一步优化。
宋玮李植王冬丽
关键词:市场结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银行绩效
中国货币金融制度的早期景象:猜测与争执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早熟"的纸币制度是惟一有别于希腊贵金属铸币惯例的"重大例外;"美洲金银流入中国之所以没有引致"价格革命",则根源于"内生货币供给机制"与特定储蓄偏好的交互影响;晚明以来的(白银)货币需求异象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咎于当时货币结构的变化以及财政税收制度的变革;而就其内质而言,一度被国人引为自豪的纸币制度其实是货币制度"内生转型"受挫以及"外生货币革命"的结果。
张杰
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制度原因:主流文献的讨论被引量:6
2010年
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文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制度机理多有阐发。McKinnon发现了中国金融改革方式选择的特殊性,借助"金融剩余"、"金融控制"等概念,他勾画了"金融支持型"经济增长的大致轮廓,世界银行和Maddison则分别通过强调"初始条件"和居民储蓄的重要性而佐证了上述观点。一些文献对经济改革中银行体系的制度结构与行为方式有所刻画,它们发现,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银行体系的高不良贷款、高盈利、高流动性与经济的高增长长期并存不悖。另外一些文献进一步觉察到,在国家财政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依赖金融方式实现巨额债务融资构成改革中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邹至庄与陈志武等华裔主流学者则试图深入到历史文化层面探究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金融制度机理。
张杰
关键词:金融制度
政府的市场增进功能与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被引量:37
2008年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基于开发性金融的案例,通过修正传统经济学中的信贷均衡模型,本文尝试性地建立了考虑政府因素的市场模型,并对各国金融发展方式以及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理解金融发展"中国模式"的要害是剖析政府因素和其他市场因素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的博弈与磨合。特别重要的是,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参与市场形成实际上是改革逻辑的一种内生需要,由此也决定了政府因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弥补市场不足和增进市场功能的正向作用。这种作用无疑会挑战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判断,它也时刻提醒我们需要格外关注现有金融市场化理论的适用性,从而将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的注意力放在探寻政府因素与其他市场因素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的有效组合与合理兼容。
张杰谢晓雪
关键词:金融发展中国模式市场化改革政府作用市场增进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