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190009)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琳黄喜珊梁碧珊马晓辉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绘画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研究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成绩
  • 1篇小学生
  • 1篇理学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启示

机构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黄喜珊
  • 3篇张琳
  • 1篇马晓辉
  • 1篇梁碧珊

传媒

  • 2篇心理研究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评价学校适应的新视角:学校动态绘画被引量:4
2012年
学校动态绘画为研究学校适应打开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作为一种投射技术,学校动态绘画可以用于评价学生在学校对自己、老师、同伴及其之间关系的感知,也用于评价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及其学校态度。文章从学校动态绘画的概念、操作实施、分析解释的基础、实证的信效度研究等角度介绍了国外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采用KSD评价学校适应时应注意的问题。
张琳黄喜珊
关于表扬的心理学研究及其教育启示被引量:7
2012年
表扬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育手段。文章从近年来心理学关于表扬的代表性文献中梳理出线索,并着重探讨既有研究对教育实践中使用表扬的启示。首先总结了表扬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影响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而从影响因素的角度梳理了以往关于表扬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提高表扬有效性和科学性的若干建议。
张琳黄喜珊梁碧珊
关键词:教育启示
小学生学校动态绘画与学业成绩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初步了解国内小学生学校动态绘画指标的特点,探讨小学生学校动态绘画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82名施测学校动态绘画。以人物尺寸、人物距离、朋友数量、人物顺序等为绘画指标,以学生绘画前最近一次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学业成绩标准。将学业成绩排在82名同学中前27%的被试作为高学业成绩组(n=22),排名后27%的作为低学业成绩组(n=22)。结果:样本学生绘画的教师像尺寸大于西方小学生[(65.7±28.3)mm vs.(54.3±25.3)mm,P<0.05],师生距离小于西方小学生[(56.1±41.2)mm vs.(90.0±79.5)mm,P<0.01];师生距离[(56.1±41.2)mm vs.(98.8±55.9)mm]、同伴距离[(34.9±33.2)mm vs.(53.2±30.8)mm]和朋友数量[(1.4±0.7)vs.(2.4±1.2)]小于日本小学生(均P<0.01)。高学业成绩组学生的自画像尺寸大于低学业成绩组[(59.2±20.9)mm vs.(44.0±23.5)mm;P<0.05],同伴距离小于低学业成绩组[(22.6±14.0)mm vs.(42.7+40.3)mm;P<0.05]。自画像尺寸(r=0.22,P<0.05)、教师像尺寸(r=0.24,P<0.05)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朋友顺序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r=-0.23,P<0.05)。结论:国内小学生的学校动态绘画指标可能与西方、日本小学生存在差异,动态绘画的某些指标与学业成绩存在相关性。
黄喜珊张琳马晓辉肖冬梅
关键词:学业成绩小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