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SHZ090134)

作品数:2 被引量:40H指数:2
相关作者:许炯心王军邦肖桐齐永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氮沉降
  • 1篇氮收支
  • 1篇输沙
  • 1篇水库
  • 1篇水库修建
  • 1篇水沙
  • 1篇水沙变化
  • 1篇径流
  • 1篇干支流
  • 1篇长江
  • 1篇长江上游
  • 1篇长江源
  • 1篇长江源头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1篇齐永青
  • 1篇许炯心
  • 1篇肖桐
  • 1篇王军邦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降水和径流的长江源头氮素收支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江河源区的生态系统过程和生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氮素作为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的重要限制性因子,其平衡和收支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和分析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利用降水,径流,输沙等数据,建立了长江上游源头地区简单的氮素收支过程,计算了长江上游源头区域的大气氮沉降总量,径流氮输出总量,泥沙氮输出总量,长江源头地区的氮收支总量,并得出以下结论:(1)长江源头地区氮素湿沉降主要集中在夏季,沉降量占到全年总湿沉降量的近70%,春季和秋季的沉降量基本相同;(2)长江源头地区氮湿沉降量为0.290—0.307gN/(m.2a),总沉降量为0.345—0.385gN/(m.2a)。在考虑径流损耗后,长江源头地区陆面实际获得的氮沉降总量为0.275—0.315gN/(m.2a);(3)输沙是流域氮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泥沙携带的氮素有约10%溶解在径流中被径流携带。平均每年由于输沙造成的氮损失约为0.606gN/(m.2a);(4)整个长江源头地区平均每年由降水、径流和输沙作用产生的平均氮损失为-0.306N/(m.2a),说明整个长江上游源头流域是一个氮源。
肖桐齐永青王军邦
关键词:长江源氮收支氮沉降径流输沙
长江上游干支流近期水沙变化及其与水库修建的关系被引量:31
2009年
基于水文站实测的长系列水沙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长江上游干支流的近期水沙变化。屏山站年输沙量的变化自1999年以后开始减小,扭转了1980~1998年的增加趋势。高场站年输沙量由1990~2000年的减小趋势,变化为2000~2007年的增大趋势。北碚站的年输沙量呈进一步减少的趋势。武隆站年输沙量改变了1990~2000年的增加趋势,2000~2007年显著减小。宜昌站的年输沙量延续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减少趋势,2002~2007年急剧减小。采用输沙量-径流量双累积曲线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各站双累积曲线上最近一次转折点的出现,均与水库的修建有关。基于双累积曲线估算了近期各站的减沙量(或增沙量)。研究还发现,近期屏山、北碚、武隆、宜昌4站含沙量均呈现减小趋势,与水库的拦沙作用密切相关。但是,岷江近期水电梯级开发的大规模展开,巨量弃土、弃渣进入河道,导致了2002~2007年间含沙量的增大。建立了宜昌站年输沙量与长江上游流域内累计水库库容量及宜昌站年径流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出它们对于长江上游产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71.4%和28.6%。这表明,水库拦沙是导致长江上游产沙量减小的主要原因。
许炯心
关键词:水沙变化水库长江上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