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598)

作品数:2 被引量:39H指数:2
相关作者:吝涛黄洁张国钦李新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动态特征
  • 1篇三大城市群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建设
  • 1篇生态指标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分析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化
  • 1篇城市群
  • 1篇大城市
  • 1篇大城市群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城...

作者

  • 2篇黄洁
  • 2篇吝涛
  • 1篇李新虎
  • 1篇张国钦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化动态特征对比被引量:28
2014年
1990年代以来,中国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其中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成为引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本研究耦合城市异速增长和标准化区位商分析方法,对三大城市群1990年代至今的城市化动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城市形态扩张与功能演变的耦合作用过程。结果显示:①在城市形态扩张方面,三大城市群异速增长类型差异显著,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分别呈现持续的负异速增长和正异速增长形式,分别表现为人口高度聚集和建成区急剧扩张特征;而京津冀呈现正负异速增长交替增长形式,人口集聚与建成区扩张程度均较低;②在城市功能演变方面,三大城市群第二产业发展阶段不同,第三产业格局演变差异明显;③城市形态与功能耦合作用促成了城市群城市化进程向不同方向发展;对外开放、技术创新、政府干预等是影响城市群形态扩张和功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鉴于三大城市群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导作用,对其形态扩张与功能演变动态特征的对比研究能够深入理解国家及区域尺度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和机制,并对我国其他城市群的科学、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黄洁吝涛张国钦李新虎
关键词:城市群城市化动态特征
基于网络分析的生态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定量选取--以福建省为例被引量:11
2015年
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是开展区域生态建设评估以及规划、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目前在生态指标体系构建中仍缺乏对指标内涵的系统研究,同时指标的选取过程不够透明,掺杂诸多主观臆断,损害了生态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针对福建省生态建设实践,将网络分析与量化指标选择过程相结合,(1)根据福建省生态建设规划和目标,建立主题导向的生态省建设评估网状指标体系;(2)从因果联系、生态过程和管理需求三方面分析各个备选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基于主题导向的生态指标网络;(3)根据生态指标应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标准,基于网络分析原理,建立生态建设评估指标选择标准矩阵和备选指标矩阵;(4)构建面向经济社会成本和生态完整性的指标选取模型,定量化选取符合福建省实际发展特征的生态建设评估操作指标体系。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生态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提高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提升生态指标体系在实际生态建设评估、规划和管理应用中的效用。
黄洁吝涛胡灯进
关键词:生态指标网络分析生态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