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1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159)
- 作品数:46 被引量:668H指数:16
- 相关作者:周文斌胡春华王毛兰肖化云曾凡萍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枯水期赣江流域氮磷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0
- 2007年
- 于2006年1月对赣江流域地表水进行了系统采集,分析研究了水体中各形态氮磷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赣江水体中主要的氮素形式是NO3--N,支流中以袁水NO3--N(2.57 mg/L)和TN(3.32 mg/L)含量最高,赣江中支NH4+-N(1.26 mg/L)和TP(0.07 mg/L)含量为全流域最大值。沿水流方向赣江主干流TN开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后又呈上升趋势。赣江流域从上游至下游NO3--N、TN有明显的上升趋势,NH4+-N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TP在中游处最低,下游比上游高。赣江水中三态无机氮处于较稳定的热力学平衡状态。
- 王毛兰周文斌胡春华
- 关键词:氮磷
- 江西省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究江西省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方法]利用GC-ECD检测江西省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的DDTs残留。比较了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水平,分析了DDT来源,评价了DDT生态风险。[结果]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s残留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平均残留量为0.37μg/g。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s残留量:桔树生长地土壤>水稻种植地土壤>茶树生长地土壤>河滩草地土壤>蔬菜种植地土壤>板栗树生长地土壤>棉花种植地土壤。DDT组分中,仅p.p′-DDT被检出,这表明7种土壤均有新的DDT污染源输入。生态风险评价表明,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的DDTs对该地区鸟类、土壤生物及哺乳动物的风险较低。[结论]DDT对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
- 胡春华周文斌陈文芳王毛兰
- 关键词:土壤DDT生态风险
- 垂向归纳模型下鄱阳湖丰、枯水期初级生产力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于2014年1月(枯水期)、7月(丰水期)对鄱阳湖湖水进行采集,测定相应的理化参数、叶绿素a浓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结合初级生产力垂向归纳模型估算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析湖区初级生产力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鄱阳湖枯水期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波动范围为83.50~355.43 mg C/(m^3·d),平均值为193.33 mg C/(m^3·d),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水体类型的影响,枯水期初级生产力与氮、磷营养盐浓度呈负相关,其中与铵态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枯水期不会出现营养盐限制现象;丰水期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波动范围为113.80~1134.06 mg C/(m^3·d),平均值为412.12 mg C/(m^3·d),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主要受河流注入的影响,丰水期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总磷及悬浮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由于悬浮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鄱阳湖丰水期会出现磷营养盐的限制;鄱阳湖整体平均流速约为0.28 m/s,易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南鄱阳湖平均流速约为0.21 m/s,而北鄱阳湖平均流速约为0.35 m/s,所以南鄱阳湖比北鄱阳湖更容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并暴发水华.
- 李艳红葛刚王茂林周晓岚胡春华
-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鄱阳湖
- 丰水期鄱阳湖氮磷含量变化及来源分析被引量:41
- 2008年
- 通过系统测定丰水期鄱阳湖湖水、主要支流水、长江水及部分农田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的氮磷含量,对其氮磷含量变化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中主要的氮素形式是硝酸盐氮(0.90 mg/L),赣江是其主要贡献者。鄱阳湖五大支流氮磷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赣江NO_3^--N含量明显高于鄱阳湖其它主干流,而NH_4^+- N和TN含量以饶河的最高,TP以信江的最高。农田水、城市废水以及地下水含有较高的氮磷含量,是鄱阳湖及其五大支流氮磷的主要来源。农田水TN和TP含量最高,分别为13.47、28.63 mg/L。高含量的NO_3^--N(7.35 mg/L)和NH_4^+-N(5.48 mg/L)分别出现在地下水和城市污水中。鄱阳湖水体氮负荷较大,N/P比值远大于7:1。受滞留区及赣江和修水补给的影响,鄱阳湖主河道氮含量变化从上游至下游呈总体上升趋势。鄱阳湖湖体氮含量以下游最高,滞留区次之,上游主河道最低,TP含量呈相反的趋势变化。底层沉积有机物的降解和扰动导致鄱阳湖水体底层NO_3^--N、NH_4^+-N、TN、TP的含量高于表层。
- 王毛兰胡春华周文斌
- 关键词:氮磷富营养化丰水期鄱阳湖
- 鄱阳湖五河入湖口浮游藻类及营养现状评价被引量:6
- 2013年
- 为研究鄱阳湖五河入湖口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营养现状,于2011年2、5、8、11月份对鄱阳湖五河入湖口进行了采样分析。4次调查共观察到浮游藻类5门52属86种,以绿藻门种类最多,占总数的39.53%,其次是硅藻门,占32.56%;浮游藻类细胞密度的变化范围为(10.25×105~24.75×105)个/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3.045~5.209 mg/L。根据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判定五河入湖口水质为富营养化;基于生物量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并结合同期水质类别结果判定五河入湖口水质为轻度或中度污染。
- 陈格君周文斌胡春华
- 关键词:鄱阳湖浮游藻类营养现状污染评价
- 鄱阳湖流域砷的理化特性及来源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对鄱阳湖湖区以及江西省五大河流中溶解态砷的跟踪调查,研究不同区域砷含量的空间分布、污染特征及与水体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砷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鄱阳湖区不同断面采砂前后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主湖区以及赣江、饶河、抚河、修河水体砷浓度在检测限水平以下,而在信江中游的鹰潭市和长江流经的九江砷含量出现局部高浓度,其平均值分别为12.53、1.33μg·L-1,污染最为严重,主要是受到了鹰潭冶炼工业和九江火山岩层下地热水的影响;水体理化性质与溶解性砷含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水体砷含量与pH、TP、TN具有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是0.48、0.44、0.34,水体中砷含量与Eh、S2-、砂粒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2、-0.31、-3.13,表现出负相关关系,TC与砷的相关关系不明显;水体中Eh-pH通过控制水溶液中砷的形态影响可溶性砷含量,高浓度的溶解性砷存在于pH较高、还原性的地下水体中,但在低pH并且含有高浓度自由S2-的还原性水体中溶解性砷含量很低;水体中砷的存在形态与TP、TN具有相似性,深度富营养化加速浮游藻类的繁殖从而可降低溶解性As含量,同时禁砂之后的时间段内水体中砷也相应的下降。
- 李艳红王茂林周晓岚葛刚胡春华
- 关键词:鄱阳湖砷污染富营养化
- 微波消解-GFAAS测定浅水湖泊底泥中重金属元素被引量:5
- 2012年
- 探讨了采用微波消解作为底泥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浅水湖泊底泥中Cu,Pb,Zn,Cd,Cr含量的实验条件。方法的RSD为2.0%~4.1%,平均回收率为97.4%~101.5%,Cu,Pb,Zn,Cd,Cr的检出限分别为0.4,5,2.8,0.25,2.5ng。该法适合于浅水湖泊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王毛兰赖劲虎倪妍周文斌
- 关键词: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浅水湖泊底泥重金属
- 鄱阳湖悬浮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2
- 2012年
- 为了分析鄱阳湖悬浮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实地采集水样分析了悬浮物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特征。根据分析成果,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鄱阳湖悬浮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南湖区的悬浮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大于北湖区;具有潜在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是Cd和Cu;鄱阳湖大部分区域已达中度以上危害程度,轻度危害水平区域只占1/8;悬浮物重金属的赋存含量不仅与其赋存方式有关,与元素本身也有关联性。
- 胡春华于婷周文斌
- 关键词:悬浮物重金属污染分析生态风险评价鄱阳湖
- 鄱阳湖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被引量:45
- 2010年
- 利用分级提取法对鄱阳湖沉积物进行了磷形态的分级提取和测定,系统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包括铁磷(Fe-P)、钙磷(Ca-P)、铝磷(Al-P)、可溶性磷(DP)等无机磷(IP)及有机磷(OP),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基本具有从河口地区监测点向湖区监测点方向升高的趋势,垂向分布上总磷及各形态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沉积物(0-2cm)中总磷含量为578.36-813.55mg/kg,主要由无机磷组成,无机磷中以Fe-P含量最高,最大值达350.24mg/kg,占总磷的40%以上,Ca-P、Al-P含量相当,约占总磷含量的20%左右,而以DP的含量最低,含量在5%以下.有机磷含量约占总磷含量的15%左右.另外,沉积物中TP含量与Fe-P、Al-P、Ca-P及OP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OP含量与Fe-P、Al-P也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Ca-P的相关性较弱.
- 向速林周文斌
- 关键词:沉积物磷赋存形态鄱阳湖
- 鄱阳湖叶绿素a空间分布及与氮、磷质量浓度关系被引量:16
- 2012年
- 采用2009年7月以及9-12月鄱阳湖监测数据,对鄱阳湖水体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总氮、总磷质量浓度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叶绿素a质量浓度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湖区南边>湖区北边,而总氮、总磷在湖区南边的质量浓度<湖区北边,通过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对数与总氮、总磷质量浓度的对数分析得出,2009年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总氮、总磷质量浓度的相关关系在9月的湖边及入湖口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7月份的湖上相关性较小,其他月份无明显相关性。
- 区铭亮周文斌胡春华
- 关键词:鄱阳湖叶绿素A总氮总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