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218)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大伟陈静娟陈春华杨永清王忠兵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池
  • 1篇电池负极
  • 1篇氧化铜
  • 1篇镍粉
  • 1篇锂离子
  • 1篇锂离子电池
  • 1篇锂离子电池负...
  • 1篇离子
  • 1篇离子电池
  • 1篇可逆
  • 1篇可逆容量
  • 1篇活性剂
  • 1篇反应机理
  • 1篇分散性
  • 1篇分散性能
  • 1篇负极
  • 1篇CUO
  • 1篇表面活性
  • 1篇表面活性剂
  • 1篇不可逆容量

机构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陈春华
  • 2篇陈静娟
  • 2篇张大伟
  • 1篇何孝军
  • 1篇杨晨戈
  • 1篇李彩翠
  • 1篇王忠兵
  • 1篇杨永清

传媒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CuO的可控合成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溶液沉淀加水热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铜。通过循环伏安法、充放电法等研究氧化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的氧化铜电化学性能差异很大,首次嵌锂容量均在700mA·h/g以上,而结晶性能较好、形貌较规则的氧化铜粉末呈现出较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400 mA·h/g。对氧化铜负极材料的反应机理、首次容量高于理论容量及不可逆容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张大伟陈静娟杨永清杨晨戈王忠兵陈春华何孝军
关键词:氧化铜反应机理锂离子电池不可逆容量
电化学研磨法制备超细镍粉
2012年
以锂离子电池为微反应器,电化学还原NiO制备了超细镍粉。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得粉末为纯相Ni,晶粒尺寸约5nm。激光粒度分布测试结果表明Ni粒度分布较窄,中位径集中在200~600nm。透射电镜照片显示颗粒粒径在80~200nm之间;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加和放电温度的提高都使产物粒径有变大的趋势;在分散过程中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产物Ni的分散性能。
李彩翠张大伟陈静娟陈春华
关键词:超细镍粉分散性能表面活性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