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05050)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曹柱荣袁铮陈韬刘慎业丁永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同济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发展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5篇核科学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X射线
  • 4篇射线
  • 3篇微通道板
  • 3篇光阴极
  • 3篇
  • 2篇等离子体
  • 2篇阴极
  • 2篇条纹
  • 2篇条纹相
  • 2篇条纹相机
  • 2篇透射
  • 2篇透射式
  • 2篇灵敏度
  • 2篇敏度
  • 1篇带通
  • 1篇等离子体诊断
  • 1篇动态范围
  • 1篇多色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软X射线

机构

  • 14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3篇曹柱荣
  • 9篇袁铮
  • 8篇刘慎业
  • 8篇陈韬
  • 7篇董建军
  • 7篇江少恩
  • 7篇丁永坤
  • 6篇邓博
  • 6篇黎宇坤
  • 5篇李晋
  • 5篇杨正华
  • 5篇张海鹰
  • 4篇缪文勇
  • 4篇杨志文
  • 4篇陈伯伦
  • 3篇胡昕
  • 3篇张继彦
  • 2篇袁永腾
  • 2篇黄天暄
  • 2篇穆宝忠

传媒

  • 8篇物理学报
  • 5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蚀RT不稳定性X射线分幅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在神光Ⅱ装置上,利用高动态范围高性能X射线分幅相机开展了辐射驱动烧蚀RT不稳定性面背光实验研究.在神光Ⅱ8路2ns辐射源和第九路Mo背光条件下,利用二维时空照相获得了周期20μm、初始扰动1μm烧蚀RT样品清晰的增长过程,并通过掺Br比例1.1%样品观测到RT非线性增长的结果.实验为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confinement fusion,ICF)RT不稳定性定量表征和数值模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曹柱荣缪文勇董建军袁永腾杨正华袁铮张海鹰刘慎业江少恩丁永坤
关键词:ICF
透射式X射线光阴极的M带平响应设计被引量:4
2013年
获取高时空分辨的M带X射线辐射能流信息是黑腔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条纹相机平响应存在谱响应耦合、谱改造元件结构设计等问题。通过对条纹相机和透射式X射线光阴极谱响应特性的研究,提出组合滤片调制法以实现条纹相机M带带通平响应。计算表明,在M带能区内谱灵敏度不平整度仅为2.7%,带通效果良好。
高扬曹柱荣李晋杨志文陈韬黎宇坤刘慎业
关键词:条纹相机
X射线高空间分辨多色显微成像系统研制及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在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领域中,获得具有极高空间分辨率(优于5μm)的X射线辐射图像,是研究烧蚀不稳定性、内爆流线等关键物理过程的数据基础。基于掠入射反射式成像原理的Kirkpatrick-Baez(KB)显微成像系统作为一种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集光效率的X射线显微诊断设备,目前已成为国际ICF装置的X射线关键诊断设备。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条件上开展了KB诊断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在KB系统的光学设计、光学元件和物镜与系统装调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研制了大视场KB、多色KB等高分辨率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这些系统已应用于我国的ICF内爆芯部发光和流线测量、流体不稳定增长测量等实验中,为关键物理量的测量提供了高空间分辨率的清晰图像。
曹柱荣丁永坤董建军邓博黎宇坤穆宝忠伊圣振吴俊峰陈韬张继彦杨志文袁铮李晋胡昕杨正华缪文勇蒋炜袁永腾黄天晅陈伯伦陈家斌詹夏雨张海鹰康洞国谷建法叶文华王占山刘慎业
关键词:等离子体诊断惯性约束聚变
软X射线条纹相机光阴极能谱响应灵敏度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对条纹相机光阴极在光电转换过程中光电子产生过程的分析,推导了光阴极在软X射线波段的能谱响应灵敏度计算公式,并运用该公式探讨了阴极厚度、掠入射角度等参数对能谱响应灵敏度的影响,计算并分析了Au,csI在0.1~10 keY范围内的能谱响应曲线和特性,并利用标定试验数据对共识和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sI阴极的最佳厚度在60 nm左右,Au阴极的最佳厚度在10 nm左右;CsI阴极的能谱响应灵敏度比Au阴极高1~2量级.
黎宇坤陈韬邓博袁铮曹柱荣
关键词:条纹相机软X射线光阴极
辐射驱动内爆最大压缩时刻芯部状态的研究
2012年
辐射驱动内爆最大压缩时刻芯部的状态的研究是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中的核心的研究内容.芯部的状态是指温度和密度.利用Multi1D模拟的芯部温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通过局域热平衡模型计算了芯部区域归一化的发射强度的空间分布,提出了芯部的温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满足高斯分布的假设,采用参数最优化算法,可以推断芯部的温度和密度空间分布的峰值和半高宽.SGⅢ原型装置上的内爆芯部发射实验处理结果表明,芯部的温度峰值为1.7keV,密度峰值为1.2g/cm3,温度和密度分布的半高宽分别为20μm和18μm.
董建军丁永坤曹柱荣张继彦陈伯伦杨正华邓博袁铮江少恩
关键词:高斯分布
金阴极微通道板探测器X射线段的能谱响应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表面镀金阴极膜的微通道板(MCP)构成一种金阴极MCP光电探测器,根据MCP的电阻电容特性提出了一种特殊的能谱响应测量方法。在北京同步辐射3B3中能束线上对该探测器在2.1~6.0keV能段的谱响应进行了实验标定。以美国NIST绝对定标的美国IRD公司生产的AXUV-100硅光二极管为次级标准探测器,标定金膜厚度分别为25和100 nm的金阴极MCP探测器的能谱响应。经分析发现,阴极材料和MCP材料的元素吸收边是造成量子效率曲线出现突变点的原因。对比两种MCP的能谱响应标定结果,金膜厚度为100 nm探测器的能谱响应高于金膜厚度为25 nm的探测器。
袁铮陈韬曹柱荣孙可煦易荣清刘慎业
关键词:微通道板
高动态范围激光等离子体诊断系统及其在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基于高功率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辐射谱特性,设计和研制了一种大画幅高动态范围MCP选通型分幅相机.单画幅宽度13mm,长度36mm,曝光时间0.5—5ns可调.与X射线CCD比较,系统在1.0—10keV的谱响应相对平整,无高能增强效应.利用高功率激光打靶实验进行了性能考核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信噪比明显好于X射线CCD系统,动态范围大于3×103.系统已经在神光Ⅱ装置ICF物理实验中获得成功应用.
曹柱荣张海鹰董建军袁铮缪文勇刘慎业江少恩丁永坤
关键词:动态范围分幅相机
碘化铯薄膜光阴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碘化铯(CsI)薄膜因对X射线及紫外光具有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而倍受关注。在核物理、高能物理以及天体物理研究的推动下,研制高量子效率(QE)、性能稳定的CsI薄膜光阴极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人们对某些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还不完全清楚或确定。本文综述了CsI薄膜光阴极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影响QE的因素和光阴极的老化机理,重点关注了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樊龙黎宇坤陈韬李晋杨志文袁铮邓博曹柱荣胡昕
关键词:光阴极量子效率
基于Abel逆变换的辐射驱动内爆壳层密度分布研究
2012年
给出了一种利用Abel逆变换反演壳层压缩密度分布的方法.使用微焦点X射线光源对直径1 mm、密度已知的空心CH球壳进行了透射照相,通过Abel逆变换反演得到了空心CH球壳的壳层密度,反演密度与实际密度符合,表明通过Abel逆变换反演壳层密度的有效性.对16分幅相机记录的辐射驱动内爆靶球图像进行Abel逆变换,得到了不同时刻壳层压缩密度分布.定性分析了背光空间分布、针孔成像系统和壳层厚度变化对密度反演的影响.
董建军曹柱荣陈伯伦黄天暄缪文勇张继彦刘慎业江少恩丁永坤谷渝秋单连强
自支撑CsI/PC膜及其X射线光电转换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获得大面积自支撑的高效率X射线光电转换材料,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和热蒸发镀膜工艺,制备出了大面积自支撑的CsI/PC膜,其中PC(聚碳酸酯)膜厚度为300nm,CsI膜厚度在100nm到1μm。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镀膜速度和受潮对样品表面形貌结构的影响。利用MANSON光源的X射线对不同沉积速率和受潮程度的样品的X射线转换效率进行了研究。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标定了样品X射线光电转换效率,其响应灵敏度峰值大于3000μA/W;将样品作为X射线光电阴极应用在X射线条纹相机上,在神光Ⅲ主机平台上获得了清晰的X射线图像。
黎宇坤樊龙陈韬邓博李晋邓克立胡昕
关键词:CSI光电转换X射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