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09231200200)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廖少明徐意智徐进肖敏孙璕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盾构
  • 2篇地铁
  • 2篇盾构施工
  • 2篇隧道
  • 2篇泥水
  • 2篇泥水盾构
  • 2篇开挖
  • 2篇非开挖
  • 1篇大直径
  • 1篇大直径泥水盾...
  • 1篇地表
  • 1篇地铁盾构
  • 1篇地铁盾构隧道
  • 1篇地铁隧道
  • 1篇盾构穿越
  • 1篇盾构施工参数
  • 1篇盾构隧道
  • 1篇盾构选型
  • 1篇选型
  • 1篇施工控制

机构

  • 4篇上海城建市政...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廖少明
  • 1篇徐意智
  • 1篇孙璕
  • 1篇肖敏
  • 1篇徐进

传媒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城市道桥与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单管双线大直径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与监测被引量:11
2013年
上海市轨道交通16号线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单管双线地铁隧道,本文以其为工程背景,给出了单管双线隧道的施工控制标准,针对此标准制定了长距离高精度单管双线地铁盾构施工控制技术措施;针对盾构穿越一系列重要管线的风险点,开发了一套非开挖自动水平测斜监测技术,具有及时、灵敏、准确的特点,为穿越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证;针对东区隧道始发井空间不足的问题,进行了盾构车架转换,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了切口失稳和泵壳爆裂的风险;对单管双线隧道特有的口型构件同步施工及预制中间隔墙的施工进行了阐述。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隧道施工取得了成功。
周松荣建陈立生王洪新
关键词:地铁隧道泥水盾构
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机场的施工控制被引量:27
2012年
上海仙霞西路隧道穿越虹桥机场绕滑道工程采用直径11.58 m泥水盾构施工。通过分析盾构穿越的风险,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在盾构正式穿越前,通过现场推进试验研究盾构施工参数的调控规律,指导盾构穿越的施工参数设置,最终沉降达到了机场滑道的控制要求。为解决穿越飞行禁区对地表沉降监测范围和频率的限制,采用非开挖技术设置地层水平测斜监测断面,该方法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盾构推进对上方土体的扰动情况。监测数据分析表明非开挖水平测斜监测方法可以在飞机不停航条件下反映盾构穿越机场的土体变形规律,通过该方法可避免监测对机场运营的干扰,对类似工程有重要借鉴意义。
周松荣建陈立生王洪新
关键词:隧道工程泥水盾构盾构施工参数
近距并行盾构穿越机场的相互扰动实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仙霞西路下穿机场南、北线隧道采用两台直径为11.58 m的大型泥水盾构并行推进,南线隧道先于北线隧道两个月施工。由于穿越机场的特殊需要,通过非开挖方式在穿越区埋设了平行及垂直于隧道的水平测斜管进行土体沉降的实时监测。该论介绍了其实测情况。并分析了南线盾构推进时北线隧道上方土体的初始扰动、北线隧道盾构推进时隧道上方土体的二次扰动及对南线隧道上方土体的二次扰动情况。通过实测数据得出了大直径泥水盾构并行推进施工相互扰动的规律。
荣建
穿越不同建(构)筑物的地铁盾构选型与控制被引量:18
2012年
结合上海市穿越不同建(构)筑物的地铁盾构工程实践,对盾构分别穿越运营地铁隧道、危旧敏感建筑物、浅基建筑群和桩基础时的盾构选型、微扰动控制参数以及相关应力与变形规律等进行了分析.在盾构掘进引起的动态位移场条件下,提出了盾构选型及其施工参数的控制方案;另外,在分析盾构穿越桩基础时桩端应力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桩端距离的建议.
廖少明徐意智陈立生沈成明
关键词:盾构地铁危房桩基础
水平测斜监测技术及其在盾构穿越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复杂穿越工程中岩土体竖向位移监测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可用于盾构穿越施工控制的非开挖水平测斜监测技术。阐述了该项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数据计算处理方法;介绍了水平测斜管的埋设过程,包括导向钻进、扩孔护壁、牵引回拖等;在强调了初始值的读取和管口高程修正之后,分别描述了采用人工测量和自动测量两种方法的监测程序;最后,用三个工程实例说明该监测技术在地下穿越工程中具有数据准确灵敏、受外界条件干扰小、监测数据连续等优点,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周松荣建王洪新赵国强
关键词:非开挖盾构
盾构施工引起的横向沉降模式及其识别被引量:6
2012年
地表沉降是盾构施工质量及环境控制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具体施工参数、地质条件及地表边界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实测地表沉降大小及其分布形态往往与理论、经验的预测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正确解读这种差异性,分析其隐含的物理、力学意义,对信息化施工控制意义重大。鉴于此,根据大量实测数据以及盾构施工力学原理,归纳提出几种常见的典型沉降曲线模式,并将其形态特征与施工工况条件对应起来,可以将实测地表沉降数据的变化及时、科学地解读出来并指导施工合理进行。此外,由于施工数据与监测数据量巨大且离散性大,人工模式识别需要实时在线且经验丰富的专家,且存在耗时长、工作量大等缺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建立的计算机模式识别和远程数据传输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且经过工程实例验证是可行的。
廖少明徐进孙璕肖敏
关键词:盾构施工模式识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