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2B597)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明华杨秀花赵爽陈彦光祝保真更多>>
- 相关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河南省区域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2013年
- 区域承载力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描述,依据河南省区域的统计资料,针对河南省区域承载力发展现状,宏观分析河南省区域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于河南省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
- 杨秀花刘明华徐丰
- 关键词:区域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 淮河流域城镇群体空间组织特征及结构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以行政区划全在淮河流域范围的26个地级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对其产业结构、客运总量水平、对外交通设施网络的匹配程度进行分析,结合26个城市城市化水平、城镇职能、空间结构等特征,运用城市空间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初步确定了整体淮河流域的中心城市,并基本勾勒出整体流域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最后指出,淮河流域水系、区位等地理要素的过渡性、多变性对流域整体城镇群体的集聚—扩散功能具有阻滞作用.
- 刘明华王立祝保真王超杰
- 关键词:空间结构淮河流域
- 河南省区域综合承载力动态评价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区域综合承载力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当前区域综合承载力研究的不足,综合考虑区域压力、承压和区域交流等方面的因素,根据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建立区域综合承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物元的评价方法,构建可应用于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的模糊物元欧氏贴近度模型。依据2001—2012年河南省的统计资料,评价河南省的区域综合承载力,分析长时间序列变化规律,探讨促进和制约河南省区域综合承载力的单项指标。研究表明,2001—2012年间河南省区域综合承载力呈上升态势,可持续发展状况越来越优化。
- 刘明华赵爽杨秀花
- 关键词:模糊物元模型
- 淮河流域未发育完整城镇体系的历史和地理原因被引量:4
- 2013年
- 中国的城镇体系与江河流域形成了较好的对应关系,但淮河流域是一个例外——淮河流域从古到今似乎从未形成完整的城镇体系.一个解释是,由于黄河与淮河水系的相互作用,破坏了淮河流域城镇体系发育的自然条件(天灾论点).作者通过历史资料分析,提出另外一种解释:对于农业社会而言,城镇体系的发展需要漫长的时间,但由于极权政治导致的体制固有缺陷,中国历史演化很难维持百年以上的和平.淮河流域之所以没有发育成完整的城镇体系,主要原因是战争的破坏作用(人祸论点),而不是黄河泛淮.淮河水系是中国南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分界线,在政治地理和军事地理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历史上各种政治势力的南征北伐常常扫荡淮河流域,城镇体系在此地无法平稳地发育成型.
- 陈彦光刘明华
- 关键词:军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