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059)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覃重军李雷芦银华薛小莉姜卫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底盘
  • 1篇质粒
  • 1篇噬菌体
  • 1篇细胞
  • 1篇线型质粒
  • 1篇链霉菌
  • 1篇进化
  • 1篇菌体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合成
  • 1篇合成生物学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篇覃重军
  • 1篇姜卫红
  • 1篇薛小莉
  • 1篇芦银华
  • 1篇李雷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作为一门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工程学科,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各种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y)的创新开发与应用.从基本功能元件的构建与标准化,到高通量的微芯片基因合成技术与各种尺度(从bp至Mb)的DNA拼接组装方法,再到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在过去十几年里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新颖的使能技术也为遗传学、癌症治疗、疾病监测以及生物制造等领域提供了优秀的研究工具,促进了多个学科的发展.如果将这些使能技术作为"配件工具",那么相对应的"主体设备"——底盘细胞也因工具的不断创新得到了快速发展.微生物最小基因组的分析以及对基因组的连续删简优化,为构建一个具有可预测、可控制表型的优良底盘细胞奠定了基础.为促进基于细胞疗法的人类疾病治疗,哺乳动物细胞作为底盘细胞也正在开发中.本文对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总结和梳理,探讨了这些使能技术在合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
李雷姜卫红覃重军薛小莉芦银华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基因合成
链霉菌质粒的复制与进化被引量:2
2013年
近年来,随着大质粒提取和检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通量DNA测序技术的应用,使得链霉菌大的环型质粒和线型质粒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相比于研究透彻的细菌Theta型复制的质粒,链霉菌Theta型质粒在复制区的结构、复制蛋白和调控蛋白作用的分子机理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和新颖性。新鉴定的许多线型质粒的中心复制区表明中心复制的起始可以靠近端粒,一个质粒也可以有2个以上的复制区。新分离的端粒序列显示端粒"折返"不是必需的,而形成二级结构对于端粒复制是重要的。链霉菌环型和线型质粒的测序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存在亲缘关系。环型质粒可以与噬菌体共整合,实验证明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链霉菌环型、线型质粒和噬菌体从结构到功能到进化具有多样性、新颖性和亲缘关系。
覃重军
关键词:链霉菌线型质粒噬菌体进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