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SH025)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金轲马得汶马进李小虎姚万禄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政法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珞巴族尼西人的传统社会生活被引量:3
- 2013年
-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尼西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西藏山南地区卡门河至西巴霞曲之间的地带。20世纪50年代至今,尼西人一直处于印方控制之下。由于相关资料缺乏和实地考察不便,目前国内学界对这部分珞巴族人口的情况关注较少。本文结合中外文资料,对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尼西部落的传统社会生活做了粗浅探讨。
- 李金轲马得汶马进
- 关键词:珞巴族
- 珞巴族阿迪人的传统社会生活被引量:1
- 2014年
- 仅以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阿迪人的情况来看,20世纪中期以前,珞巴族阿迪部落延续着古老的生活习俗。其传统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在政治方面,科邦是阿迪人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教育方面,集体宿舍是培养青年男女协作精神和生活技能的学校;在经济方面,兼顾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和家禽饲养;在宗教方面,信仰以万物有灵、宰牲祭祀为特征;在文化习俗方面,能歌善舞,以口头方式承传部落文化历史。
- 马得汶李金轲姚万禄
- 关键词:珞巴族
- 珞藏传统贸易文化联系考述被引量:3
- 2013年
- 珞巴族与藏族是我国西藏地区的古老民族,彼此之间的贸易与文化联系历史悠久。珞藏之间食盐、藏刀、毛皮、染料等的交换活动往来频繁。藏文化对珞巴族影响较大,体现在其部落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珞巴族人口生活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受边界争议影响,珞藏之间的贸易文化联系也趋于弱化。对这种古老关联的考察,对于我们了解珞巴族与藏族之间的密切民族关系和深厚民族情谊有一定价值。
- 李金轲马得汶李小虎
- 关键词:珞巴族藏族文化
- 基督教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中的传播与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珞巴族的宗教信仰以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宰牲祭祀为基本特征,属自然色彩浓厚的泛灵信仰。早在20世纪初期,英国殖民势力便通过阿萨姆的教会学校对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珞巴族进行宗教渗透。1960年代至今,基督教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中传播迅速。
- 李金轲马得汶
- 关键词:基督教珞巴族
- 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塔金人及其社会变迁被引量:8
- 2012年
-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塔金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山南、林芝两地交界处的西巴霞曲流域。20世纪50年代至今,绝大部分塔金人都处于印方控制之下。由于相关资料缺乏和实地考察不便,目前国内学界对这部分珞巴族人口的情况关注较少。本文结合中、外文资料,对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塔金部落的基本状况及其社会变迁做了粗浅探讨。
- 李金轲马得汶
- 关键词:珞巴族社会变迁
- 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阿帕塔尼人及其社会变迁被引量:2
- 2014年
- 珞巴族世居中国西藏南部珞渝一带,受领土争议影响,目前绝大部分生活在所谓"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印两国领土争议东段地区。阿帕塔尼部落是珞巴族支系之一,主要聚居于西巴霞曲西边、错那县东部济罗村一带的阿帕塔尼山谷。20世纪中期之前,阿帕塔尼部落保持着自己别具特色的传统生活习俗。1948年,阿帕塔尼人对印度入侵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反抗。20世纪后半期至今,这支珞巴族部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迁。
- 李金轲马得汶
- 关键词:珞巴族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