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048)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蕊杨树德图力古尔程显好包海鹰更多>>
- 相关机构:鲁东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姬松茸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 2022年
- 本文以姬松茸子实体为研究材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姬松茸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索了超声波法提取姬松茸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1∶2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 ℃,乙醇浓度60%时,黄酮的总提取率可达3.446%。本研究为姬松茸的综合利用及功能性食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于明星楚建芝崔琪张蕊
- 关键词:超声波姬松茸总黄酮
- 茯苓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茯苓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揭示其在体内的传输机制。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分析茯苓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猝灭机制、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热力学方程计算热力学参数和作用力类型,根据荧光共振能量转换理论计算结合距离。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构象变化。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分析相互作用模式。结果:茯苓酸通过静态猝灭机制猝灭人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温度对结合过程影响比较大。结合过程中能够发生能量转移,结合距离为3.87 nm。结合过程轻微地改变人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微环境。茯苓酸主要在位点Ⅱ与人血清白蛋白进行结合。Lys-414、Lys-545是结合过程中的重要氨基酸残基。范德华力、氢键、疏水相互作用是结合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结论:茯苓酸能够在位点Ⅱ与人血清白蛋白进行结合,通过人血清白蛋白的传输功能到达靶点部位。结合距离为3.87 nm,范德华力、氢键、疏水相互作用是主要作用力。结合过程轻微地改变人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微环境。
- 张孟丽杨树德刘宇吴芳芳王华丽张蕊
- 关键词:茯苓酸人血清白蛋白荧光相互作用分子对接
- 鹅膏蕈氨酸与人血清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分析鹅膏蕈氨酸(Ibotenic acid,IBO)与人血清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相互作用的猝灭机制、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热力学方程计算热力学参数和作用力类型。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IBO通过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猝灭机制猝灭人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温度对结合过程影响比较大。结合过程轻微地改变人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微环境。范德华力和氢键是结合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
- 张孟丽陈慧慧郑世杰吴芳芳谭栀恩张蕊
- 关键词:鹅膏蕈氨酸荧光光谱相互作用
- 鹅膏毒肽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研究鹅膏毒肽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利用分子对接方法获得了9种鹅膏毒肽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的结合模式、结合位点、对接能和抑制常数等信息,并对鹅膏毒肽的毒性与结构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利用分子对接方法获得的鹅膏毒肽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的信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不同R2取代基引起毒素与聚合酶II结合能力强弱不同,从而导致鹅膏毒肽分子间的毒性差异。结果证实了运用分子对接方法探索多肽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可行性,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多肽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开拓了新的思路。
- 张蕊杨树德程显好包海鹰图力古尔
- 关键词:鹅膏菌分子对接
- 蘑菇毒素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误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是食物中毒中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农村山区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毒蘑菇中主要的毒素包括鹅膏毒肽类、鬼笔毒肽类、毒伞素类、丝膜菌毒素、毒蝇碱、鹿花菌素、鹅膏蕈氨酸、蝇蕈醇、毒蝇蕈腙、裸盖菌素类、鬼伞菌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不同的毒素作用于机体的机制不尽相同。根据中毒的症状大体可分为肝脏损害型、肾脏损害型、神经精神型、光过敏性皮炎型、胃肠类型、溶血型和横纹肌溶解型7种类型。主要对蘑菇毒素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毒蘑菇、蘑菇毒素及其蘑菇中毒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 楚建芝崔琪杨树德伍国超程显好图力古尔张蕊
- 关键词:毒蝇碱鹅膏蕈氨酸蝇蕈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