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034)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劼张璞进于红博赵利清宋炳煜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中国沙棘
  • 2篇沙棘
  • 2篇水分
  • 2篇丘陵
  • 2篇丘陵沟壑区
  • 2篇黄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沟壑...
  • 2篇皇甫川流域
  • 2篇沟壑
  • 1篇单株
  • 1篇雄株
  • 1篇叶片
  • 1篇液流速率
  • 1篇预浸
  • 1篇针茅
  • 1篇蒸腾
  • 1篇植被
  • 1篇植物
  • 1篇植物蒸腾

机构

  • 4篇内蒙古大学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杨劼
  • 3篇于红博
  • 3篇张璞进
  • 2篇宋炳煜
  • 2篇赵利清
  • 1篇刘瑞香
  • 1篇刘芳
  • 1篇徐延达
  • 1篇朴顺姬
  • 1篇高丽
  • 1篇清华
  • 1篇刘华民
  • 1篇刘鑫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砒砂岩—黄土沟谷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以晋、陕、蒙交界地区常见的砒砂岩—黄土丘陵沟谷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5年7月和10月对沟谷不同部位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时空变化特征明显。(1)沟谷不同部位土壤平均含水量大小为7月份:沟谷底部14.44%,阳坡顶部9.29%,阴坡顶部9.01%,阴坡中部8.25%,阳坡中部6.36%;10月份:沟谷底部9.96%,阴坡顶部9.81%,阳坡中部9.48%,阴坡中部9.09%,阳坡顶部8.06%。(2)砒砂岩平均含水量季节变幅小,属稳定型;黄土及有冲积层的黄土平均含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属波动型。(3)在砒砂岩剖面上,泥岩含水量显著大于砂岩,砒砂岩坡面平缓的地段贮水能力比陡的地段大。(4)在黄土剖面上,明显出现土壤干层现象,在夏季、秋季降雨较少的情况下,土壤水分会严重降低,土壤水分处于负补偿状态,土壤干层距地表更深。在半干旱地区的砒砂岩—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剖面土壤干层的发生是一个自然现象,随降雨量的多寡,呈消长状态。
赵利清杨劼张璞进宋炳煜
关键词:土壤剖面水分半干旱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物蒸腾和植被蒸散估算尺度转换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对蒸散估算的尺度放大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选择有大量数据积累的鄂尔多斯高原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补测,以生物学为基础,建立了植物蒸腾和植被蒸散模型,经验证,模拟效果较好。从而在植物叶片-个体-群落-景观尺度上实现了转换,为实现好的蒸散模拟提供了方法。
于红博杨劼宋炳煜
关键词:植物蒸腾
藏锦鸡儿群落土壤资源空间异质性被引量:21
2009年
在内蒙古高原,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群落分布在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带上,在植被区划中常作为由草原进入荒漠的指示物种。藏锦鸡儿是一种旱生垫状矮灌木,由于其垫状生物学特性,在地表覆沙的生境中常形成较均匀的、非常醒目的灌丛沙堆。不同大小的灌丛沙堆可对应其不同的发育阶段,选取不同大小的藏锦鸡儿灌丛沙堆,划分成小、中、大3组,小、中两组灌丛沙堆对应其发育阶段,大沙堆组对应于稳定阶段,通过测定沙堆间、沙堆内(顶部、中部)及沙堆下的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SOM)、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土壤质量含水量(Mass water content of soil,Wm),分析了藏锦鸡儿群落土壤资源的特点。结果显示,随着沙堆的发育,沙堆内和堆下0~20cm处的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平均含量呈递增趋势,大沙堆、中沙堆及堆下0~20cm处的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平均含量均大于沙堆间,小沙堆的土壤有机质、堆下0~20cm的土壤全磷和质量含水量的平均含量大于沙堆间。不同大小的灌丛沙堆,在垂直方向上,土壤有机质、全磷含量基本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质量含水量呈递减趋势;在水平方向,随着灌丛沙堆的发育,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土壤质量含水量在同一部位的同一土层基本呈递增趋势;不同大小的沙堆表层0~20cm处的土壤有机质由顶部、中部、沙堆间依次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大沙堆和中沙堆的全磷由沙堆顶部、中部、沙堆间依次呈递减趋势,而小沙堆土壤全磷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灌丛沙堆的发育,藏锦鸡儿灌丛截获的植物残体量呈增加趋势。研究显示,藏锦鸡儿在发育过程中形成"沃岛效应",这种效应不仅表现在沙堆内,也表现在沙堆下,同时也引起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分布。
张璞进杨劼宋炳煜赵利清清华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中国沙棘雌雄株叶片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特征被引量:20
2010年
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中国沙棘雌雄株叶片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时,中国沙棘雌雄株的叶片结构旱化特征较明显,并且雌株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侧脉维管束距离均较小,而下表皮毛厚度、密度和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均较大,表现出较强的干旱适应性和生态可塑性;雌雄株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其中雌株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大于雄株,而雄株叶片的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明显大于雌株.随着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变,雌雄株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较大.在干旱胁迫下,中国沙棘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多元隶属度值大于雄株.雌株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和生理调节能力更强.
高丽杨劼刘瑞香
关键词:中国沙棘雌雄株叶片生理生化特征
皇甫川流域单株本氏针茅的蒸腾模型
2009年
采用快速离体称重法,测定皇甫川流域本氏针茅每日6:00—19:00蒸腾强度的日动态;用自动气象站同步连续监测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1、0 cm处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同步测定本氏针茅每日6:00—19:00的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因子,并用Excel 2003,Visual C++6.0和SPSS 13.0处理所测定数据。通过分析本氏针茅每1 h单株蒸腾量与环境因子以及植物特性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皇甫川流域单株本氏针茅瞬时蒸腾量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及分析,认为该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可以获得满意的数值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株本氏针茅的日蒸腾量数学模型。
于红博杨劼徐延达张璞进刘鑫
关键词:本氏针茅皇甫川流域
皇甫川流域中国沙棘的树干液流量数学模型被引量:1
2009年
运用热耗散(TDP)法对皇甫川流域中国沙棘的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测定,用自动气象站同步连续监测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10cm处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用LI-6400系列光合仪同步测定每日6:00-19:00的沙棘气孔导度等因子,并用Excel2000、VisualC++6.0和SPSS13.0处理所测定数据。经过分析沙棘单位叶干重的液流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了沙棘单位叶干重的液流量[gH2O/(h.gDW)]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及分析,模型拟合优度较好;用所建模型对该地区2006年7月23日和2007年7月2日的中国沙棘单位叶干重的液流量进行了预测,可以获得满意的数值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株沙棘的日树干液流量[gHO/(d.株)]模型,经验证,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模型二的精度更高一些。
于红博杨劼徐延达臧春鑫
关键词:液流速率中国沙棘皇甫川流域
褐沙蒿种子对干热生境的适应性研究
2008年
褐沙蒿(Artemisiaintramongolica)是分布于我国典型草原带沙地中的优势灌木,由于长期生长在草原区沙地高温、干旱的环境中,形成了一系列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特性。设计不同温度,不同干湿度处理,对褐沙蒿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沙蒿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15℃和25℃,10℃和30℃时,种子萌发率比较低,萌发在35℃时受到抑制。在不同温度下对种子进行抗热抗旱的预浸—回干实验表明,在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内,预浸—回干处理不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而在种子萌发受抑制的温度条件下,预浸—回干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刘芳朴顺姬刘华民
关键词:种子萌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