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5036)

作品数:4 被引量:105H指数:4
相关作者:薛峰刘长征何卷雄陈玉英魏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热带
  • 2篇西太平洋
  • 2篇副热带
  • 2篇副热带高压
  • 1篇亚洲季风
  • 1篇亚洲季风区
  • 1篇雨量
  • 1篇越赤道
  • 1篇越赤道气流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流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西太平洋副高
  • 1篇西太平洋副热...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降水
  • 1篇马斯克林高压
  • 1篇南半球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2篇薛峰
  • 1篇刘长征
  • 1篇巩远发
  • 1篇何卷雄
  • 1篇魏娜
  • 1篇陈玉英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Influence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ic Circulation on East-west Oscilla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被引量:12
2005年
XUE FengHE Juanxiong
关键词:降雨量
中等强度ENSO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与强ENSO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0
2007年
选取1979年以来6次主要ENSO事件,并按其强度划分为强和中等强度,合成分析了ENSO对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发现ENSO的影响随夏季季节进程有明显变化,6月影响较弱而8月影响最强,这显示ENSO的影响有很长的滞后效应.此外,强ENSO造成的环流和降水异常强度大,影响开始的时间也较早,而中等强度ENSO的影响在8月才较为明显.同时,中等强度ENSO年的合成结果显示,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为北方型,这也与经典的ENSO型降水分布有很大差异.在合成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个相似的中等强度ENSO年(1995和2003年)做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发现在6~7月期间,亚欧大陆中高纬度环流和南半球环流的变化可在相当程度上调制东亚夏季风环流对中等强度ENSO的响应,并进而在中国东部形成不同的降水分布.与1983年的强ENSO事件对比表明,强ENSO不仅造成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而且能进一步控制其他因子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这与中等强度ENS0是不同的.
薛峰刘长征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夏季降水
南半球环流变化对西太平洋副高东西振荡的影响被引量:33
2005年
研究了南半球环流变化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季节内东西振荡的影响,发现马斯克林高压(马高)的低频振荡可引起澳大利亚高压(澳高)及越赤道气流的振荡,并通过平流过程进一步影响到副高.马高增强后,副高增强西伸,而澳高增强后,副高减弱东退,从而造成副高的东西振荡.此外,马高和澳高的变化超前于副高10~25天,这对于副高和相关的梅雨预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薛峰何卷雄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马斯克林高压西太平洋副高环流变化南半球越赤道气流
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汇的气候特征被引量:18
2008年
用1950—2005 a共56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倒算法计算了全球的大气热源、热汇,分析了亚洲季风区的大气热源、热汇的基本气候特征和年变化气候特征,主要结论包括:(1)从气候平均看,亚洲季风区的南亚-热带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是全球范围最大的大气热源区,西太平洋暖池区是最强的热源中心。(2)在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热汇的季节差异明显。从青藏高原南侧和孟加拉湾北部到中国东部和南海地区,冬季是较强的热汇区,夏季则是强的热源区;而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和澳大利亚北部洋面上,冬季是强热源区,夏季是弱的热源或热汇。(3)亚洲季风区中,青藏高原、东亚大陆、西太平洋地区三个经度带内热源、热汇的年变化明显不同。
陈玉英巩远发魏娜
关键词:亚洲季风区青藏高原西太平洋
共1页<1>
聚类工具0